近年来,大足区扎实开展政务、市场、法治、创新、要素保障“五个环境”提升行动,坚定不移贯彻“1224”服务理念,让办事不求人、不受气、不为难成为大足更加鲜明的标识,全区营商环境显著提升,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
大足高新区鸟瞰图。受访单位供图
再造流程 经营主体更活跃
因地制宜“创新办”。大足区积极争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将五金、汽摩等两千余种经营行业大类,全部归集到涵盖制造、研发、设计、销售等具有大足特色的12个经营范围“套餐政策包”内,使该类经营主体设立时间更短、精准度更高、影响力更广。目前,辖区五金类经营主体达1.5万户,形成西部最大、配套最全、辐射最强的五金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集散地。
电子登记“随时办”。设置“营业执照办理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流动办照点,并由专人进行全程指导服务,实现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年报、简易注销等线下“网上办、就近办、马上办”。今年以来,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7395余张。承诺办结时间比法定时间减少91.3%,全程网办比达到95%,平均跑动次数降低到0.12次,即办程度达到95%以上。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堵点”“难点”,目前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府平台身份认证等超过30个部门和领域得到应用,在经营主体办理高频服务事项过程中“减填报”“减材料”发挥巨大作用。今年以来,全区下载电子营业执照18403次,累计调用电子营业执照应用27783次。
工作人员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事权下放“就近办”。将企业开办10个具体审批事项下放到镇街市场监管所,进一步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办”和“网上办”,缩小登记服务“半径”。目前已上线运行企业开办、企业变更登记、企业注销登记等11个“一件事、一次办”场景。2024年1—11月,全区经营主体达84050户、增长11.55%,其中民营企业达22183户、增长8.85%,民营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6.25%。
内通外联 市场环境更开放
扩大对外贸易,增动力。大足龙水五金市场成功开发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系统、“渝采通”一站式跨境贸易服务平台,畅通“1039+中欧班列、中老班列、跨境公路、江海联运”出口通道,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从零到亿”的突破。截至目前,市场采购综合管理系统备案用户存量累计达到200家,服务企业877家。成功开行“重庆大足—白俄罗斯明斯克”市采专列24个(货值7亿元),市采累计出口5381票、26.38亿元人民币。
加速电商孵化,优服务。打造大足区跨境电商企业孵化园,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关务服务、政策普及和业务培训等服务。截至目前,大足区跨境电商企业孵化园累计签约入驻跨境电商企业52户,服务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共91户,其中已有18家企业取得跨境电商实绩。
深化数字改革,提效率。实行“全程网办”,推广“不见面”开标,规范化开展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进一步提升交易透明度。2024年1—11月,交易101宗项目,全部采用“电子化+不见面开标”方式,共计1054家(次)投标单位通过不见面开标系统“在线”参与交易活动,电子化率100%。
推广投标保函,降成本。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以银行保函、电子保函、担保保函、保证保险等非现金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低价风险担保等。今年以来,共采用各类保函、保险共计1162笔,释放企业占压资金约7.36亿元,切实降低经营主体的交易成本。
“个性定制”,政务服务更优质
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坚决贯彻“1224”服务理念。“1”即“一个目标,包企业满意”;“2”即“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2”即“帮办墙内事、包办墙外事”;“4”即“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今年1—11月,共签约招商项目78个,正式合同额323.6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招商项目74个,正式合同额322.8亿元。签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等竞争力较强的企业22家,占比28.2%。
选好办理事项“集中地”。集中办理企业群众申请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医保、社保、税务、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公安出入境等分领域单位整体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线下“只进一门、就能办成”;推出“工作日延时服务、周末预约服务”,打造“7*24小时自助办理区”;创新推出“一枚公章管全部”,在全市推行109项公安户政业务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跨镇街通办,为办事群众提供星级服务,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做好帮办代办“跑腿人”。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全面推行“网格化+政务服务”模式,在全区建立“1+27+N”的区、镇(街)、村(社)三级帮代办服务队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政务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免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一对一”服务,帮助群众实现“不出村、不出镇”就能办成事、拿到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对全区老弱病残及7个偏远镇73个村推出“群众点单、邮政上门揽件”帮代办服务。
当好咨询投诉“协调员”。坚持做到每天巡查政务服务大厅,对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督导,每天随机选择10名办事群众对窗口和工作人员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设立咨询服务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现场受理、协调解决办事企业和群众在政务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诉求。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管理制度,做到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有机衔接,反馈率、整改率保持100%。强化监督,架起政民企“连心桥”,充分发挥纪检专员、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的督查“利器”作用,助力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