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北票县曾有个营子村,村里住着一户张姓老农民;说“老”也不算太老,刚过五旬坎,只是经常爬山,多年风吹日晒,显得面皮发黑。
“张家”是营子村的老户,祖上几代都在将军山里采药、打猎;传至“老张”这代,将军山上的一草一木皆烂熟于胸,登山更是如履平地。
1965年9月,山里落了几场雨,十里八乡没人敢上将军山,生怕湿滑出点意外;“老张”艺高人胆大,别人不敢上山,他反倒高兴了,想着雨后能捞不少山货。
也确实如此,将军山本就是“富山”,几场雨过后,山里的菌子、木耳、药材等肥的流油;“老张”高兴了,只顾着捡山货,却忘了看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滚下山沟。
可把“老张”吓坏了,还好他反应快,抓住了一根藤枝,但看着脚下滚滚而落的石块,心里不免一阵后怕;他也发现了不对劲,石头滚落,没掉山沟,纷纷落入新出现的“地洞”里。
前面说过,山里落了好几场雨,塌出个新窟窿,这在将军山很常见;虽说“常见”,还是引起了老张的注意,也是好奇,他就想看看“窟窿”里有啥好东西。
按理说,山窟窿里能有啥好东西?要么是碎石,要么是狐、兔的窝。
老张的脚刚落在洞口附近,“轰隆”一声,窟窿口竟然又塌一大块,老张也落入山洞;还好洞不深,老张挣扎起身,他敏锐的发现,山洞并非完全由下雨导致,而是本身早就存在,竟是一座古墓!
在东北,诸如“黄仙”、“柳仙”的传说不少,这些东西多出没与古墓;老张久在山里活动,类似故事听过不少,如今又身陷古墓,只吓得撒丫子往外爬。
以后的日子里,老张生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他的经历就成了村里人的谈资,内容更是丰富充实了不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事很快传到专家耳朵里,哪有什么“黄白大仙”,古墓倒是可以去将军山一探究竟。
也是凑巧,当地文管部门正在宣传“文物保护”,组建不久的考古队蓄势待发,刚好找“老张”练练手;就这样,人们再次找到那座古墓,竟然发掘出47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还有一件“禁止出境”的国宝。
概括来讲,这座古墓是千年前“魏晋南北朝”时的产物,墓主人是“北燕宰相”冯素弗;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算一时的英雄吧,有兴趣可以自行查找资料,单说出土文物。
其中有5件“玻璃器”,包括:碗、杯、钵、残器座和一件“鸭形玻璃注”;“鸭形玻璃注”就是“禁止出境”的国宝文物,玻璃也是国宝?
没错,这件“玻璃器”真是国宝!
别看今天的“玻璃”随处可见,但在千年前,那可是比“水晶”、“琉璃”还贵重的珍宝。
众所周知,“玻璃”最先由石头烧成,其余还有“滤渣”、“塑形”、“研磨”、“雕刻”等程序,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千年前的中土没有“玻璃”,暂且不提其他,仅“烧石头”就十分困难,“木火”达不到融化石头的高温。
自古“物以稀为贵”,中土不产玻璃,以至其贵如琉璃、水晶;这说的还是一般玻璃器,玻璃塑形要在高温下人工进行,千年前既是高危职业,成品率又很低。
因此,一件造型精美的玻璃器,价值甚至超过了琉璃、水晶等宝石类器皿;《魏书》记载,北魏武帝时,有大月氏国商人来中土传授玻璃烧造技术,这才“铸石为五色玻璃。自此,国中琉璃始贱,亦不复珍之”。
再说辽宁出土的5件玻璃器,本就是易碎品,又历经1500余年,到今天居然仅是表面浸蚀,能保存如此完整,连专家都感叹“奇迹”;尤其“鸭形玻璃注”,长颈鼓腹,长尾细细,宛若一张大开的鸭嘴,颈部还雕琢着象征鸭羽的纹带。
“鸭形玻璃注”不仅样子怪,用起来更“怪”。
经测,“鸭形玻璃注”长20.5厘米,腹深5厘米,重70克,重心在前,空腹时,器身不稳;用时经“鸭嘴”注清水,当“鸭腹”中的水量充至一半时,前后相对平衡,器身才能放稳。
这东西怪模怪样,“肚子”里灌水,还不能灌满,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没有标准答案,主流说法有两种,一说欹(yī)器。
《荀子·宥坐》有载“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据说,孔子常在座右放“欹器”,以此“三省吾身”;古帝王也要效仿,为引以为戒,便将“欹器”置于座右,这也是“座右铭”的由来。
现故宫博物院有一对铜质鎏金欹器,是1895年的“光绪御制”,用途和构造原理与“鸭形玻璃注”类似;请注意,只是“类似”,可没说两者肯定是一类东西,“鸭形玻璃注”是舶来品,1500年前的“外番”,会有欹器吗?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说法,有专家认为,“玻璃”始与古罗马,也是西方非常流行的高贵容器;比如优质葡萄酒、珍贵精油等液体,古罗马人会将其灌入“鸭形玻璃注”这种开口狭窄的容器内。
储存时,需将“鸭形玻璃注”两端瓶口一齐封死。
使用时,只需将细小一端打开即可,“鸭形玻璃注”构造特殊,液体可自行流出;又由于瓶口细小,“珍贵液体”流出很慢,如此既能起到节约的作用,同时也能体现液体的高贵。
今天看,“鸭形玻璃注”的装饰大抵由玻璃条、玻璃丝盘卷,再热粘贴于容器表面;这是典型的“玻璃热装饰”,属于古罗马制玻璃的经典特征,如今叫“吹制技术”。
太复杂的不讲了,今天甚至能找到“吹制热玻璃”的视频,感兴趣的朋友自查资料;既然“鸭形玻璃注”并非中土之物,那它究竟怎么来到华夏的?
今多认为,“丝绸之路”始与西汉,传至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虽狼烟不断,东西方交流却日益密切;这就引出了一个草原强国“柔然”,也是这支游牧民族,扛起了“丝绸之路草原道”的大旗。
不少专家认为,这件“鸭形玻璃注”应该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
2002年,“鸭形玻璃注”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2010年,“鸭形玻璃注”与《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一同入选上海世博会,在中国馆内向全世界公开展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