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开阳,烟雾蒙蒙。在乡村产业发展朝气蓬勃,绿树掩映,白墙灰瓦,山水如画,田园如歌,笑颜如蜜;那绿水青山的乌江河畔,山水相连,景色秀丽,处处透露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景致;干净整洁的村庄,文明乡风浸润心田。
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
今年以来,开阳县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发展,弘扬文明新风,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产业发展加速,村民腰包“鼓起来”
大雪过后,走进开阳县南龙乡2000余亩蜜橘基地,金黄饱满的柑橘挂满枝头,果农们抢抓时节趁着晴好天气喜摘“黄金果”,酸甜可口的蜜橘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我家已经种了二十多年柑橘,种的柑橘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接下来椪柑、杂柑也会陆续成熟,一直能卖到来年三四月份,每年能有50—60吨的产量,收入可观得很呢。”果农李崇玉笑着说。
丰收后,果农喜气洋洋。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美乡村建设才会有持久的内生动力。如今的开阳,“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的乡村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支撑。立足生态、富硒、有机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即重点抓好蜂糖李、茶叶、樱桃等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同步发展马铃薯、蔬菜、猕猴桃、生猪等富硒特色产业基地。
“村有特色产业,启发我们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开阳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融入品牌体系,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研发和推介,打响做靓‘富硒’品牌。”开阳县硒产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提升村庄颜值,宜居环境“绿起来”
“干净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别具一格、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整洁宜人……”来到南江乡龙广村的旅居游客吴女士,沿途的风景让他感叹不已。如今,农村硬件条件好了,村子亮丽了,更多人愿意留下来,扎根乡土。
开阳县将农村“五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美好乡村。
聚焦生态优美,聚力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南江乡龙广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治房”“治厕”“治垃圾”“治水”“治风”,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升村民宜居质量。目前,全县111个行政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规划合理,人居环境提升效果明显。
“锚定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目标,大力破解群众上学、托育、就医、养老等难题,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便利度、群众生活舒适度。”南江乡相关负责人说。
深入推进“蓝天、绿地、碧水、清洁、田园”生态保护计划,不断完善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清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村寨绿化等设施,禾丰乡穿洞村以“一户一宅”为基础,强化农房管控,抓实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颜值”。同时,在用畜(禽)圈粪污处理效率,拆除废弃圈改造为菜园、果园、花园,改造闲置圈为厨房、库房等功能性用房,目前改圈139户(提质82户、拆除28户、功能改造29户),实现三个试点村全覆盖。采取“三格化粪池+沉渣池+净化池”和“三格化粪池+庭院消纳”模式就地资源化利用,新增分散处理设施1490个,覆盖农户1720户,污水治理率提升至66.7%。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群众幸福加码。
摒弃陈规陋习,文明新风“树起来”
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开阳好人”“最美基层奋斗者”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群众比学赶超、向上向善。通过宣传学习,把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化成“参与者”,有效提高了村庄的整体素质和人居环境,营造了崇德向善、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乡风。
坚持以融合善治模式引导村民,健全完善村民大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广泛开展“和美”系列评选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同时,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工作,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夯实和美乡村建设基础。
“以前村里吃酒席,要讲排场、讲面子,家家都在攀比。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办酒也不浪费了,面子也不讲究了,我们去吃酒也开开心心的。”说起村里的变化,龙水乡龙江村村民赵小明连称赞。
开阳县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乡村“红白”理事会等好的做法,越来越多人把“村里事”当成“自己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乡村变美了、产业兴旺了,群众富裕了,社会风气好了……如今,在开阳县的村村寨寨,乡村蝶变绘新景,山笑水笑人欢颜,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图/文 杨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