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食品≠健康“金牌”?小心被“高蛋白”标签忽悠了!“补充蛋白质,增强抵抗力!”“高蛋白,健身必备!”如今,市面上各种打着“高蛋白”旗号的食品琳琅满目,从能量棒、蛋白粉到植物人造肉,似乎只要和“蛋白质”沾边,就成了健康的代名词。然而,一项发表在《营养素》杂志上的新研究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很多所谓的“高蛋白”食品,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健康,甚至暗藏着不少健康风险!“蛋白光环”下的陷阱这项来自西班牙米格尔·埃尔南德斯大学的研究,通过分析西班牙食品数据库中4325种加工食品的数据,揭示了“高蛋白”食品背后的一些真相。研究发现,约13%的食品都声称含有蛋白质,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强化”的,也就是额外添加了蛋白质。消费者普遍认为,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更有营养,有助于增强肌肉、保持健康甚至延长寿命。但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看法可能存在误导性。很多“高蛋白”食品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暗藏着高钠、高脂肪、高糖和高热量等健康隐患。这就像给食物穿上了一件“蛋白光环”的外衣,让人误以为只要含有蛋白质就是健康的,从而忽略了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 “高蛋白”食品,究竟“高”在哪?研究人员重点分析了能量棒、植物人造肉、酸奶和牛奶替代品等几种常见的“高蛋白”食品,发现:- 植物蛋白“唱主角”: 在这些“高蛋白”食品中,植物蛋白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动物蛋白,其中麸质、牛奶和大豆蛋白是最常见的添加来源。- 强化是“主旋律”: 超过60%的“高蛋白”食品都经过了蛋白质强化,尤其是能量棒和植物人造肉,强化比例接近90%。- 蛋白质含量“确实高”: 与未标注蛋白质的同类产品相比,标注了蛋白质的代乳品和能量棒的蛋白质含量是其四倍,植物人造肉的蛋白质含量也高出两倍多。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看来“高蛋白”的宣传并非虚假,至少蛋白质含量确实有所提高。但研究的重点并非仅仅关注蛋白质含量,而是更深入地剖析了这些食品的整体营养成分。 “高蛋白”背后,隐藏的“高风险”研究人员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营养成分模型对这些“高蛋白”食品的营养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令人担忧:- 九成“不太健康”: 约90.8%的“高蛋白”食品被归类为“不太健康”,超过一半的食品脂肪和钠含量较高。要知道,过量摄入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糖”“脂”难分家: 四分之一的“高蛋白”食品含有较高的游离糖和饱和脂肪,五分之一的食品甚至添加了甜味剂。- 比普通食品更“糟糕”: 与没有蛋白质声明的食品相比,有蛋白质声明的食品中“不太健康”的比例高出17%,其中脂肪、钠或甜味剂含量高的比例也更高。这意味着,很多消费者为了追求“健康”,选择购买“高蛋白”食品,结果却可能摄入了过多的钠、脂肪和糖,反而对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就像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一件“金镶玉”的宝贝,结果仔细一看,发现“金”的含量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石头。 理性看待“高蛋白”,健康选择需谨慎这项研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被“高蛋白”的标签所迷惑,盲目追求所谓的“健康食品”。那么,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高蛋白”食品,做出更健康的选择呢?- 仔细阅读营养标签: 不要只关注蛋白质含量,还要仔细查看钠、脂肪、糖和热量等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 均衡膳食是关键: 不要过分依赖“高蛋白”食品来补充蛋白质,均衡的膳食才是获取各种营养素的最佳途径。- 选择天然食物: 天然食物,如肉、蛋、奶、豆类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而且通常含有更少的添加剂。“高蛋白”并非健康的“通行证”,更不能代替均衡的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擦亮双眼,理性看待“高蛋白”的宣传,做出真正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参考资料:Beltrá, M. 2024. Are Foods with Protein Claims Healthy? A Study of the Spanish Market. Nutrients.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6/24/428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