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矛盾的尖锐化(上)
北美各殖民地建立以后,英国仅将它看成是一个原料供应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因此,对殖民地始终采取控制政策,不允许其独立地发展自己的经济。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696年,英国政府将自1660年起设立的管理殖民地的两个机构--海外拓殖总会和贸易总会合并成为贸易与殖民地局(简称贸易局),制定控制北美殖民地的具体政策和业务。这样,就加强了对殖民地进行统治的行政机构。
在经济上,英国从贸易和工业等方面进行了种种限制:1650年和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的《航海条例》虽然主要目标是打击荷兰,但同时对殖民地也是一种限制,使殖民地不能使用自己的船只运输产品出口。
1660年,颁布的《列举商品法》中规定,殖民地的商品如烟草、砂糖、棉花、靛青等只能输往英国,若运往欧洲其他国家,必须先在英国卸货,由英国商人转手再输往外国。颁布这项法律的目的,显然是想把北美殖民地变为英国工业原料供应地,使英国工业资本家买到廉价原料。
1663年,英国又颁布《主要商品法案》,其中规定,除少数几种商品以外,凡北美殖民地从欧洲进口的商品,必须首先在英国靠岸卸下,由英国政府征税,然后改装英船方可运往殖民地。此项法案的目的在于保护英国商品在北美的市场,以便与欧洲其他国家竞争。这项法律是把北美殖民地变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的第一步。此后,英国又在殖民地设置税关,以征收英国以外的欧洲其他国家的商品入口税。
这些规定,将殖民地的全部对外贸易都控制在英国手中。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国感到殖民地工业发展甚速,殖民地商品有与宗主国商品竞争势头越来越激烈,因此,又开始实行限制殖民地工业发展的政策。1669年,禁止北美殖民地之间运销羊毛、棉纱和毛织品,以保护英国羊毛产品在殖民地的销路。第二年,英国国会又取消英国本土的羊毛织品出口税,使其有力量与殖民地生产的毛织品竞争。
由于北美的波士顿、纽波特和纽约等城市发展为制帽业的中心,到1732年,英国政府又在北美殖民地颁布《制帽条例》,禁止将帽子由一个殖民地运往另一个殖民地去销售,并且规定帽业的雇佣工人不得超过两名。
1750年,英国国会又通过《制铁条例》,规定殖民地的铁块、铁条输入英国时可以豁免入口税,但同时禁止殖民地建立制钉和制铁工业,强迫殖民地购买宗主国的高价工业品,甚至连纽扣和钉子等微不足道的轻工业品都要由英国商人向殖民地销售,以换取廉价工业原料和农产品。该条例的倡议人之一查坦姆在解释这一条例时毫不隐讳地说:那怕是一枚小铁钉,我们也不允许在各殖民地制造。
英国采取这种遏制殖民地工业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的目的是,在经济方面,使北美殖民地成为英国国内工业制成品倾销的市场,成为供应英国国内工业生产的原料基地。这种工业制成品和原料的不等价交换,保证了英国贸易额的顺差,使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得了巨额利润。在政治方面,割裂各个殖民地,使其相互之间尽量少地发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以利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稳固统治。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严重损害了劳动人民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种植园主的利益,引起了北美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不满和愤怒。
不过,1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英国正忙于"七年战争",无力严格执行这些政策。许多北美殖民地的工商业者置英国法律于不顾,照旧生产英国所禁止的商品,并大规模地从事走私活动。因此,北美的工商业发展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到18世纪60年代,虽然农民家庭手工业在整个工业中仍占压倒的优势,但是已经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在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不断增多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较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新英格兰及中部殖民地的工业技术有的已达到欧洲的先进水平。铁制品不仅运往南部殖民地,而且也行销于西印度群岛。生铁和铁条的出口量在1745年为2000吨,到1771年猛增至7500吨。在各工业部门中,发展最为突出的是中部和北部的造船业,其生产出来的船只,质好价廉,连英国都大批购买殖民地的船只。1775年,英国用于海上贸易的船只,有30%是从北美购到的。到1775年,北美殖民地从事运输货物的船只达2000艘,水手3.3万人。造船业水平的提高还促进了捕鱼业的迅猛发展。18世纪60年代,新英格兰的捕鱼业平均每年总收入达25.5万美元,其渔船甚至能远航至南美和非洲海岸。由于商人的大规模走私,使殖民地的对外出口额到独立战争前夕增加到了2000万美元。这种状况,对宗主国英国的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763年,"七年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但是,英国在战争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财政亏空高达1.4亿英镑。为了弥补由于战争造成的损失,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搜刮。此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急需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广阔的商品市场。英国当局对殖民地经济在"七年战争"期间的发展深感不安,因而对北美殖民地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控制措施。
英国政府于1763年颁布英王敕令,宣布禁止北美殖民地人民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迁移,以保证英国王室对这片土地的垄断权和英国商人收购这一地区印第安人皮革等货物的专利权。这一敕令,打击了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纽约和南、北卡罗来纳的土地投机者以及与印第安人进行皮货贸易的商人,受打击最沉重的是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因为他们指望向西部土地扩展和投机的希望被彻底打破了。这一敕令也激怒了殖民地的劳动人民,特别是新到的欧洲移民,他们在东部既饱受压迫,无法生活下去,希望向西部迁移又被禁止,愤怒的情绪日益高涨。西部的土地问题,成为北美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纷起进行反英斗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1764年,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食糖条例》,对从西印度群岛输入北美的蔗糖等制定了新关税。英国政府还增派了收税官吏,严格控制殖民地的关税收入;同时,派遣军舰沿北美海岸巡逻,坚决取缔走私。而北美新英格兰各殖民地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与西印度群岛进行走私才繁荣起来的;食糖又是走私贸易中的一项大宗商品。因此,《食糖条例》的公布、实施,实际上断绝了走私商人和以食糖为原料的制造商、加工商们的财源,北美各殖民地居民的生活也因食糖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受到侵害。
1764年,为了保障英国在北美殖民地投资者的利益,英国还颁布了通货条例,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禁止用贬值的州纸币偿还宗主国债权人的债务。这个条例,沉重地打击了殖民地负债的小农和手工业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南部种植园主的经济利益,他们都因不再能使用贬值货币偿还英国商人的债务而濒于破产。
英国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直接限制了北美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各阶层人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国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1765年3月22日,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的印刷品包括报纸、书刊、证书、票证、债券、执照、商业单据及其他印刷品,一律加贴印花税票,税额从两便士到几英镑不等,违者罚款或监禁。该法案定于当年11月1日起生效。根据这一规定,一份大学毕业证书就要交纳两英镑的印花税。英国政府估计这项税收每年将带来6万英镑的收入。
对殖民地人民来说,征收印花税的政策,是一种新的榨取政策。首先,在此之前,英国政府只能在殖民地征收关税,其它税种都由殖民地当局征收,而现在英国政府竟开始征收关税以外的税了,这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心:如果此例一开,英国政府很可能会进一步征收其它苛捐杂税。其次,印花税涉及的范围甚广,它直接威胁到殖民地每一个人的生活。第三,在殖民地人民看来,唯有殖民地人民代表参加的议会,才有权力征收殖民地的税,而英国国会并无殖民地人民的代表参加,所以它向殖民地人民征收印花税,就是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因此,《印花税条例》公布后,积压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的反英怒火,立即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形成了殖民地抗税斗争的第一次高潮。
各殖民地人民纷纷举行集会,群众高呼:"要自由、财产,不要印花税!"许多殖民地人民还组织了"自由之子"、"自由之女"等群众团体。"自由之子"最先出现于康涅狄格,后来迅速发展到马萨诸塞和纽约各地。在纽约,"自由之子"率领几千名群众捣毁了贮存印花税票的炮台,并火烧总督府。其他各地的群众也按照当地惩办恶棍的习惯,对于那些拒不交出税票、态度恶劣的英国税吏,在他们的身上涂上柏油,粘上鸡毛,游街示众,并当众焚毁印花税票。在殖民地群众的坚决斗争下,有的地方的税吏被迫辞职,有的被驱逐出境。
"自由之子"和"自由之女"等群众团体的基本群众是手工业者、工人、农民、水手、渔民和贫民。领导这些组织的是革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律师和新闻记者,其中最知名的是新闻记者萨缪尔.亚当斯。
早在1743年,正在哈佛大学读书的萨缪尔.亚当斯就发表过激烈的言论,无情地抨击英国统治者。他同情劳动人民,宣称:手工业者和农民是"两大可敬的等级"。在反印花税的斗争中,他不倦地写文章,散发小册子,鼓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他不但在商人、政客中间进行活动,而且也到码头上、工厂里进行宣传鼓动。他有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政治知识,擅长组织领导工作。他锐利的笔锋,象匕首一样刺中了敌人的要害。英国的总督伯尔纳曾这样形容他:"该死的亚当斯,他的笔锋的每一划,都像带角的蛇一样。"1765年,北美殖民地风传英国将派军队和舰队前来镇压。"自由之子"便决心以武力来对付。他们成立军事组织,秘密准备武装斗争。到1766年,康涅狄格殖民地上的"自由之子"武装了1万名会员。马萨诸塞和新罕布什尔两个殖民地有4万人武装起来了。
在人民群众反对印花税斗争的推动下,各殖民地的立法议会也进行了抗议斗争。弗吉尼亚立法议会在1765年5月30日通过决议,指出英国国会关于印花税的决定是非法的。一星期后,马萨诸塞立法议会也通过了这样的决议,并且发出倡议,邀请各殖民地在10月举行各殖民地间的代表大会。同年10月7日,9个殖民地的28位代表在纽约召开大会,其余几个州也致信表示赞同。这是殖民地联合反对英国暴政的第一次会议。大会通过的《权利与自由宣言》宣布: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本土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只有殖民地的议会才有权决定征税,而殖民地在英国国会里没有议员,因此,英国国会无权在殖民地征税;必须取消印花税法和各种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法令。在这次会议上,南卡罗来纳的克里斯托弗.加兹登提出:"这个大陆上不应当有人称为新英格兰人、纽约人等等,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美利坚人。"这一观点在此后的反英斗争和独立战争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赞同,对后来各殖民地互相支援、联合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大会的影响下,殖民地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抵制英货运动。他们不穿英国丝绸,不饮英国茶,不买英国货,妇女们提出"宁穿土布衣,不愿失自由"的口号。
抵制英货运动使得英国对殖民地的出口额大幅度下降,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工商业。许多企业甚至被迫停工,商业也出现巨大亏损。英国30个城市的商人和制造商联合向国会呈递请愿书,要求废除《印花税条例》。在殖民地人民的坚决斗争和英国商人的强烈要求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在1766年3月18日废除《印花税条例》。据统计,从《印花税条例》颁布到废除期间,北美殖民地没有正式使用过一张印花税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