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突破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外界的认知。从歼-35A的首次公开亮相,到各类先进无人机等武器装备的集中曝光,中国的军工技术正在迅速崛起。然而,12月15日晚的湖南卫视专题片中首次公开的高超声速宽域飞行器,彻底点燃了军迷们的热情。

在由中科院和湖南卫视联合制作的《以先辈之名 立时代新功》系列宣传片中,出现了国产宽域飞行器进行返场试飞的高清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D-19与“双尾蝎”无人机分离

具体看来,一架“双尾蝎”大型无人机挂载了一款名为MD-19的飞行器,在飞到比云层还要高得多的高度上,释放了MD-19飞行器,然后由后者转入自主飞行和返场。

宣传片内容证实,这款宽域飞行器在6年时间内完成了9次试飞任务,特别是“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临近空间发射航空器试验,实现跨域机动飞行和安全返回”。

根据中科院之声的消息来看,“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从六年前开始,就已经逐步进行了相关飞行器的试飞。

根据我国科研界一向“不打无准备之仗”的风格,公开情报就基本说明我国相关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有趣的是,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出现过MD-22“鸣镝”宽域飞行器的PPT,根据公开资料,MD-22的长约10.8米、宽4.5米,起飞重量仅4吨,但却能以7马赫的速度飞行8000公里。这种性能参数不仅令人震撼,也超出了许多军迷的认知。况且这还仅仅是展示出来的,显然还有更大提升的空间。

既然MD-19的各类试飞任务进展顺利,恐暗示MD-22“鸣镝”也已展开试飞并表现良好,国内在宽域飞行器这一高端装备领域的发展势头颇为乐观。

那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宽域飞行器拥有跨洲际飞行航程,且还能达到比普通飞机高得多的飞行高度,以及可飞出不低于5马赫的高超音速,那类似轰-20这样的“传统”的战略轰炸机,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和发展呢?

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级核大国来说,我们才不做选择,只会是“全都要”。对于MD-19这种军用价值巨大、尤其是具备战略打击潜能的宽域飞行器,与略显“传统”的轰-20战略轰炸机绝非是“谁比谁先进,谁就能淘汰谁”的关系,二者更应该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目前MD-19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在临近空间飞行和安全返回,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尤其是美国。于是,五角大楼迅速发表声明,美国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发展。

这下估计真把老美给整不会了,因为美国整个PPT出来可能是在吓你,你就猜我有没有在研发吧。但中国整PPT出来,那可能几年后就能见到真家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