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低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下称《筹建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低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开展所属领域标准化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低碳领域标准涵盖节能、节水、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绿色制造、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标准框架如下图所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低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其中基础通用、术语定义、标识与方法、综合评价、数据质量、综合管理等综合性、基础性标准制修订。
2023年4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一部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2024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一系列相关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制定和发布,再到本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筹建绿色低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方案公示,无不彰显出国家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信心以及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上述意见和指南也成为工业制造业领域加快建立双碳标准体系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工业制造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制定和落实是时代要求,是对接国际市场的要求,是产业结构深化转型的要求,也是在新竞争态势下赢得新一轮战略机遇的要求。为此,线缆行业积极践行ESG管理理念与体系,将碳足迹评价提上日程,为电线电缆产品贴上碳标签,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碳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碳足迹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已发布NB/T 10196-2019《架空导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NB/T 10195-2019《架空导线生产企业能效指数计算导则》、T/CEEIA 466-2020《漆包铜圆绕组线生产能源消耗》等标准文件。
NB/T 10196-2019《架空导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规定了架空导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要求,统计范围、计算范围及计算方法和节能管理与措施;适用于架空导线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和考核评定,以及对新建或扩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NB/T 10195-2019《架空导线生产企业能效指数计算导则》,规定了能效指数的计算方法、基准能耗的确定、数值修约和统计;适用于架空导线生产企业能效指数的计算。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团体标准T/CEEIA 466-2020《漆包铜圆绕组线生产能源消耗》,提出了以单位产品电耗计算考核漆包铜圆绕组线生产能源消耗的指导意见,规定了漆包铜圆绕组线生产电耗值的要求、计算原则、计算方法和统计范围、节能管理与措施;适用于企业综合能耗管理比对及对日常运行中的能耗控制和设备选型参考。
当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团体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线电缆》、《电工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 高压电力电缆》和《电工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 架空导线》正在制定中。
日前,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创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顺利获得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机构资质,并于今年10月召开的电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合格评定创新平台启动大会上,向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创蓝检测首张“线缆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
2024年以来,创蓝检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高质量发展合格评定工作,成为“电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合格评定创新平台”发起单位之一。该平台是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联合8家原机械部的电工行业研究院所及合格评定机构发挥自身优势组建而成。加入该平台后,创蓝检测与上缆所中央研究院、信息会展中心加强合作,协同发力,先后完成制定线缆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及创建数据库,其开展的“线缆产品碳足迹认证”项目获评平台的首批引领绿色低碳发展项目。
今年6月,在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会议上,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授予“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样本”。12月6日,2024金牛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中天科技凭借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获得“碳中和二十强”荣誉。
近年来,中天科技着眼绿色可持续发展,于行业首家发布“绿色低碳制造(GLCM)行动方案”,目标2030年前实现绿色能源完全替代;成立“碳减排工作专班”,紧盯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万元产值碳排放比、绿色能源消费比等四项指标;持续加大对储能、光伏、海上风电、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投入,致力成为对区域经济承担责任的绿色制造科技集团。
7月18日,中广核宁波东方电缆园区虚拟电厂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内首个全绿电供应虚拟电厂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工业园区可溯源全绿电供应,通过光伏、储能、充电桩、工业负荷协同运行,可实现多种电源参考实时经济性智能切换。
据了解,园区内建设分布式光伏12.012MW,并配备5MW/11.2MWh储能系统,以及2台120KW双枪直流分布式充电桩和10台14KW双枪交流充电桩。通过整合光伏、储能、充电桩等灵活性资源,可解决园区80%的日常用电需求,剩余20%电量缺口通过中广核浙江涂茨海上风电场绿电补充。
在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3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中,创新与环境责任板块和可持续价值链板块相关数据显示,废物回收率达50%,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下降13%,温室气体年度减排量3818.96吨,环境投资金额达116.37万元,主要供应商碳足迹数据收集达90%。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立足电网功能定位,积极开展碳排放管控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今年7月,南方电网公司发布碳排放管控智能服务平台“智慧碳脑”。该平台由南网能源院研发,融合经济、环境、能源、电力等海量多维数据信息,创新运用物理系统精细建模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等技术,基于电碳耦合实现精准看碳、高效核碳、可信算碳、灵活管碳,为碳排放管控提供全面支撑。
南方电网公司在国内率先布局开展电碳耦合技术研发攻关,已取得显著成效。“自2022年起,南网能源院组建研发团队开展电碳耦合技术攻关,在该领域已实现十余项基础技术突破,发表SCI、EI索引等高水平科技论文近5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形成国内领先的电碳领域科研积累。”南网能源院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政介绍,“智慧碳脑”能面向社会提供覆盖碳排放监测、核查、认证、市场、规划等一站式服务支持。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入选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在标准引领方面,南方电网公司编制并印发了行业首个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标准体系表,累计发布“双碳”相关各级技术标准230余项,覆盖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碳交易等绿色低碳重点领域,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减排。
2023年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牵头承建的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通过验收。该平台聚焦碳排放、碳足迹等重点领域,为国家研判趋势、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为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消纳、交易结算提供一站式服务。
早在2022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就已首次提出将电力大数据应用于碳排放核算中,基于电力数据计算能耗,进而计量碳排放的电-碳模型可以实现高频度的碳核算,全面真实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产业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副主任刘前卫此前在采访中表示,国家电网在碳足迹的关键技术方面制定了重点标准研发计划,目前已经推进完成变压器、铁塔及表等典型装备的PCR标准工作,同时还积极推进研究国内外环境信息审定与核查制度体系,构建满足认可制度的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评价体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