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破产办理质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17日)上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订《关于建立庭外重组协作及破产衍生纠纷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备忘录》,通过对庭外重组协作、破产衍生纠纷诉仲协作机制的探索,提升破产案件的办理质效。

“去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新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方法论手册,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评估的唯一样本城市。新的十大指标就包括‘解决商业纠纷’和‘办理破产’,其中,‘办理破产’在全球的排名是51位,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一是破产案件的办理效率,二是如何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发挥好市场的作用。”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席建林表示,如何打通破产企业重整的“最后一公里”是业内人士长期思考的课题。

建立庭外重组机制,就是打通这“一公里”的重要一环。“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时,大多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挽救无望,债权人也往往遭受很大损失。庭外重组的目的,是让企业在陷入困境的早期,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尽早获得救助,帮助企业脱困。”席建林说。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设上海贸促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有丰富的经济和法律事务人才。根据《备忘录》的相关内容,贸促会与三中院未来将就庭外重组协作、破产衍生纠纷仲裁衔接等事宜开展合作,将有助于更早挽救困境企业,提升破产办理质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据介绍,2019年,上海三中院成立上海破产法庭,集中管辖全市大部分破产案件。从2019年至2023年,上海破产法庭每年受理各类案件分别为1125件、1567件、2382件、3378件,4911件,呈持续大幅增长态势。通过走破产途径,很多僵尸企业合法有序退出市场。同时,通过引导当事人通过“债转股”和公开市场招募重整投资人等方式,破产重整的成功率和债权回收率也不断提高。

与会专家提到,在破产衍生纠纷大幅增加的当下,上海建立庭外重组机制并推动破产衍生纠纷的诉仲衔接,积极引入仲裁、调解,能为困境企业寻求债务化解提供多元化商事解决方案,不仅符合世界银行B-Ready评估体系对破产程序启动合规性的要求,更是对破产预防和破产风险防范理念的重要实践与回应。

“破产衍生诉讼的矛盾和常规的争议解决有较大区别,需要既能管理财产、推进程序、执行事务,懂判断、懂协调,能招募投资商,也能监督执行的专业人才。”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季诺表示,目前上海有一支能力精湛的管理人队伍,会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法院提升办案质效。

12月初,上海三中院还曾与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共同签署《关于加强破产案件衍生纠纷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会商纪要》,建立破产衍生纠纷与仲裁衔接新机制。此次《备忘录》的签署,将进一步助推破产纠纷衍生案件的诉仲衔接,形成破产衍生纠纷的多元化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