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主力”是国军五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军级单位,其实这个称号是抗战后才有的,但之所以能有这个称号却与其在抗战中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以往的文章中,“五大主力”装备和战绩是大家侧重谈的问题,那么这几支部队的兵力情况如何呢?本文就来一起了解下。
第18军是“五大主力”中资格最老的,其基干部队是11师,该师前身为是福建陆军曹万顺部和陈诚组建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2个警卫团。
陈诚先后任11师师长和18军军长,其随后收编和扩充了大量部队,由于汉字“十一”合为“土”,汉字“十八”合为“木”,因此陈诚体系的部队被称为是“土木系”。
该派系的部队为国军中央军嫡系部队的一大派别,巅峰时期曾有数十万人之众,而18军一直是陈诚系的骨干部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18军下辖有11师、14师、67师、98师4个师的兵力,人数达5万人之众。
这4个师中,11师、14师、67师都在前两批调整师之列,所谓的调整师也就是民间所称的“德械师”,其武器装备要由于其他部队;而98师虽然不在前两批之列,但由于陈诚的关系,也有不少德式武器,淞沪会战时坚守宝山县城的姚子青营即在98师作战序列。
淞沪会战结束后,18军损失过半,而随着战争烈度的上升,国军开始大范围扩军,其基本原则是以老的步兵师为基干成立新的军,再杂以新成立的师。
如以原18军14师为基干成立54军、以18军98师为基干成立79军,因此之后18军一度只有2个师,后来67师也调了出来,补进来的是18师和199师。
频繁的编制变化其实一方是出于战争需求,但更多的原因则是陈诚有意而为之。
陈诚的策略是将中央军旁系和杂牌部队混编入其基干部队中,将之“土木化”或称“18军化”,最终归入自己的体系。因此当时很多地方实力派的军队都很担心被陈诚“吃掉”,但若是不服从调遣的话,自己的部队就得不到粮饷和兵员补充,所以陈诚系部队的规模仍是不断扩大。
1940年后,18军常态化下辖3个作战师。当时国军的师编制调整为3团制,满编兵力为9000人,18军加上附属部队的编制兵力为35000人左右。
当时国军绝大多数部队是不满编状态,而18军的缺额仅为1338人,可以说几乎是最近接满编的单位。
1945年春,18军被列入三十四年甲种军编制,接受美械装备。该编制体系下,一个军的满编兵力为38000余人,18军在1945年夏基本完成人员及装备的调整。
74军是淞沪会战时成立的部队,在中央军中的资格并不太老,该军成立时所属51师和58师,由于是新捏合的部队,因此军属部队很少,全军总兵力约2万余人。
该军成立后在淞沪会战中战损4707人,随后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损失不亚于淞沪会战。若不是74军军长俞济时在关键时刻找来一只小火轮将该军残部轮渡过江,74军大概率要折在南京了。
战后 ,该军两个师各收容了3000人和4000人,后续有2000名散兵归队,全军兵力不到1万人。
好在该军在实战中的表现较好,因此得到了优先补充,很快便恢复了实力;后来又将57师调入,使得该军有3个作战师,也有了“三五”部队之称,军总兵力超过了3万人。
1940年,74军被列入“攻击军”编制,除了在师以下部队中部分换装了苏式的轻重机枪外,还直辖一个炮兵团,装备了4门苏式115毫米榴弹炮、8门76毫米野战炮和4门37毫米反坦克炮。此外,该军军属部队也大量扩充,编制员额超过了4万人。
以该军1945年初的实力数为例,全军编制人数42693人,但因去年战损尚未补齐,故缺额7000人左右,实有兵员为35000余人,与18军实有兵员相当。
不久,74军也被列入三十四年甲种军编制,接受美械装备。该编制体系下,一个军的满编兵力为38000余人,74军完成改编的时间与18军相同。
第5军也是全面抗战后成立的新部队,但这支部队却比较特殊,因为它是机械化部队的底子。
上世纪30年代初,中央军曾组建有少量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成建制的只有一个陆军装甲兵团,由杜聿明任少将团长。
该部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时曾被零散使用,但损失极大;1938年后,该部战车部队到湖南整编,并扩编为了200师。
200师主要以当时进口的苏联重武器为基础组建,包括2个战车团、1个汽车团、1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炮兵团及其他附属部队,全师兵力高达20000人左右。
其装备有82辆苏制T26坦克、92辆意大利造CV35坦克以及原先剩下的部分英国造坦克。
最初200师下属部队是计划被分割使用加强到步兵师中作为突击部队之用的,鉴于分割使用中其他步兵部队不具备协同经验以及苏联顾问的建议。于是后来又扩编出了新编11军,原200师改为步兵师,所属机械化部队改为军属,以200师部分军官及新兵编组出了新编22师,又调入了荣誉第1师。
新编11军的番号没有持续很久就被改为了第5军,该军武器精良,人员充足,总兵力约5万人。军事委员会曾校阅全军,第5军为第一名。
1939年底,该军在昆仑关之战中,以17000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重创了日军王牌部队第5师团的21旅团,并击毙了其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
第5军补齐编制后,也被列入“攻击军”序列,但其装备要远超同样序列内的第1军、第2军及74军。
1942年,以该军为主力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其3个主力师各有兵力9000人,军直属部队出动15000人,全军参战兵力达42000人。
此次入缅作战,第5军各部作战表现尚可,但无奈指挥混乱,再加上英国人极不地道,使得出国作战一败涂地。在回国途中第5军翻越野人山损失极大,最终仅有20000人撤了出来,其中损失的22000余人中,战斗损失占三分之一,其余都是非战斗损失。
入缅作战使得第5军遭到重创,新22师退入印度后不久也脱离了第5军建制。该军除了主力200师之外,其余补齐的2个师都不是王牌部队,后来第5军再也没能以军级建制出现在抗日战场上,只有其主力200师参加了后来的滇西反攻作战。
1945年初,该师编制41467人,但缺额10966人,实有兵员只有3万多点。后来该师也被列入三十四年甲种军编制,兵力补充到38000余人(编制数),并换装美械武器,换装时间略早于18军、74军。
相较于前面几个军,新1军和新6军就更年轻了。
新1军是由第一次入缅作战后撤退到印度的新22师和新38师残部为基干编成的,新22师原先隶属于第5军,新38师隶属于66军,当时新22师余部只有不到3000人,新38师余部加上其收容的各路溃兵还有7000余人。
之后从国内空运兵员,迅速补齐了这2个师的编制,按照当时美国人调整后的驻印军编制,其每个师的兵力达到了12500人。
由于美国对空运兵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驻印军兵员的身体素质比国内部队要高很多,其到印度后补给也远好于国内,这是驻印军作战能力强的重要因素。
最初新22师和新38师合编为新1军,军部最初只是协调中美军官的作用,大量的附属部队归驻印军总部,并不是新1军所辖,因此该军当时不到3万人。
后来随着国内空运的14师、新30师、50师抵达,一个军部显然不够用,于是又成立了新6军。
其编制为新1军所辖新30师和新38师,原新38师加强的部分兵器归军属(如105毫米榴弹炮营),因为军属部队大大增强,因此全军兵力超过了3万人。
而新6军以新22师为基干,又加入了14师、50师,全军兵力近5万人,实力要超过新1军。
除了新1军和新6军外,驻印军总部还直辖炮兵、工兵和战车部队,整个驻印军的编制人员为102000人。
后来情况发生了些变化,新6军提前空运回国,该军50师转隶新1军,因此两个军的实力数又调转了过来。
调转之后,新6军回国担任战略预备队角色,其实到抗战结束时没有参加过大战;而新1军则继续在缅甸攻城略地,1945年夏回国,驻防在南宁一带,到抗战结束也没有参加过大战。
所以总的来说,抗战时期这几个军的兵力基本都在3万人以上,而且这是实数,不是吃空饷上报的数字。
因为驻印军的后勤是美国人负责,没法吃空饷;18军是陈诚基干部队,也不允许吃空饷;第5军是机械化部队的底子,也没有吃空饷的必要;74军王耀武严禁吃空饷,因为该军除了正常补给渠道外,王本人的工厂所得还可接济官兵。
相对充实的兵力是这几个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但反过来说,这样的部队也只能挑出这么几支了。
要知道当时国军上百个军中,只有一万多兵力的军可也不少,所以经常出现一个军打不过日军一个联队的情况,其实就从兵员来说,也是没多大优势的,再加上武器的劣势和混乱的指挥,这样的军也很难像前面提到的这几个主力军那样有较好的表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