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成勇 记者 张宇)说起江苏省中医院的200多种院内制剂,“老南京”们少不了要竖起大拇指,不少外地患者专程到南京,点名要的也是省中医院价廉而有效的自制明星药。因为独到的临床疗效,也有不少制剂成为众多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呵护良方。而“调脾合剂”作为其中的明星产品之一,因为口感好、无副作用、疗效显著,尤其适合不愿意配合服药的孩子使用,被很多家长推崇。
“孩子吃啥都没胃口,身体哪哪儿都不舒服”“我家孩子脾胃功能差,瘦得皮包骨头”“孩子总是胀气、腹痛、便秘怎么办?”……在生活中,孩子的脾胃问题成为不少家长担心的问题。中医素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之说。按中医理论,脾主运化,意味着脾具有将后天通过饮食纳入的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作用。而对于小朋友来说,各个器官及功能还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而供给这些器官功能发育成长的“原料加工厂”——脾自然十分重要。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医师李辉介绍,中医学说认为,儿童的生理特点是“脾常不足”,也就是说儿童的脾胃吸收、消化食物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一旦吃得不对、吃得不好,脾胃就会受到影响。而谈到健脾助运化,江苏省中医院的调脾合剂就有此功效。
“中医理论讲‘脾喜燥恶湿’,调脾合剂就是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选用炒苍术燥湿以健脾,配以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的陈皮,使脾湿得消。并借陈皮之力醒脾开胃,恢复运化。同时佐以健胃消食的焦山楂、炒鸡内金,达到调理因运化失司、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甜腻、恶心呕吐等小儿常见病症,来护佑好小儿的‘后天之本’。”李辉介绍,调脾合剂的研制者,正是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江育仁教授针对小儿脾胃病,特别是春夏多发的厌食症,提出“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的理论。
江育仁教授认为,历代医家在治疗小儿脾胃病上,重补轻运,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条件的改善,治疗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他提出,小儿体质特点之一是“脾常不足”,对脾胃运化功能的需求相对比成人更为迫切,小儿运化功能未曾健全,是否能健康发育成长,与其脾主运化的功能状况有直接联系。脾健则运,脾运则健。因此提出调和脾胃,扶助运化的治疗原则。
上世纪50年代初,江育仁教授就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针对小儿“脾常不足”之症,辨证开方。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药汤剂改良,为了更适合小儿服药特性,利于携带,江育仁从现代小儿脾胃病病因特点“饮食不足者少,伤于饮食者多”入手,提出“运脾法,属于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中的利法,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者谓之运”,并依此改良中药剂型,研制出“调脾合剂”。
江苏省中医院中药制剂研发中心副主任倪昌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调脾合剂具有燥湿健脾,理气和胃的功效。临床用于运化失司所致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甜腻,恶心呕吐等厌食症。目前,是儿科、消化(脾胃病)科、普内科的常用药。
制剂名片
江苏省中医院特色制剂——调脾合剂(Ⅱ)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液体,放置后有少量沉淀;气香味甜。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理气和胃。用于运化失司所致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甜腻,恶心呕吐等厌食症。
【规格】250ml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3次;儿童一次5~10mL,一日3次,服时摇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