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王羲之的巅峰之作,后世普遍认为是《兰亭序》,毕竟此作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当年王羲之醒酒后,临摹数遍无法复刻,而且初唐时期,李世民费尽心思获得真迹,命宫内书法家制作摹本,并四处推行,名气远传海内,历经千年毫无衰败,堪为书法界的传奇神作,似乎立“不败之地”。
然而艺术多姿多彩,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即便崇高如《兰亭序》,也并非无法匹敌,若是全方面的客观分析,“王书”之所以精妙,只要是其没有单一的风格,不同的感受和状态,所展现的风姿和气韵,也各有特色,每个临摹者,皆能从中找到自我特点,就像《兰亭序》,主要呈现秀媚俊逸之风。
而王羲之身处魏晋,彼时篆隶和碑学,依然是兴盛状态,自然他也深受熏陶,书法存在苍劲、拙质的一面,比如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展出一幅王羲之墨迹,字字醇和浑穆,一别常见风貌,此作就是《丧乱帖》,乃琅玡王氏祖坟被毁之后所写,彼时内心十分悲痛,激烈的情感,顺应笔画宣泄而出。
全卷共计62字,笔随心走,开头几字略显平缓,墨色润丽,风姿绰约,随着情绪的递进,笔势逐渐舒展和飞动,墨色时而干涸,结体奇宕潇洒,大小欹正、粗细收放等变化,极具对比性,视觉冲击强烈,饱含生涩悲怆之气,意韵十分鲜明,令人与之共鸣。
后世以及当代的很多学者,认为《丧乱帖》才是“王书”正统风貌,比学《兰亭序》靠谱,确实此类率然浑健的风格,没有经过雕琢和包装,极具自然本真之美,从质感和境界分析,远比柔媚经得住品析,乃是王羲之当之无愧的“巅峰之作”。
专家们看后,对其赞不绝口,比方邱振中曾说:“摆动幅度较大的折线轴线、奇异连接的重新出现、行轴线之间的微妙配合……这一切,使它们的轴线图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动人变化”,甚至有人依据此作,推测和证明《兰亭序》是伪作,支持郭沫若的观点。
同时个别书家,也是临摹《丧乱帖》之后,才悟透“二王”笔法的精髓所在,就像近代“书圣”白蕉,曾自述:“我初学王羲之书,久久徘徊于门外,后得《丧乱》,《二谢》等唐摹本照片习之,稍得其意”,这种质朴醇和的风姿,更具感染力和率性,远比秀逸风姿易于领悟。
当代学者的基本功普遍较差,高深的古人风韵也很难感受,若是一直难以掌握《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作品,大家不妨多多临摹,《丧乱帖》、《频有哀祸帖》等雄浑字帖,这些字帖风格鲜明,容易感受王羲之的情绪和走笔状态,时常钻研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由此把握“二王”技巧。
您对《丧乱帖》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