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萧纪龙的眼中,父亲萧劲光是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长辈。管教他们这些孩子时,父亲严格认真;可说起自己喜欢、擅长的事物时,父亲又是那样鲜活生动。

读初中时,萧纪龙对手风琴产生浓厚兴趣,回家天天痴缠母亲,希望母亲能给他买,母亲架不住儿子的撒娇,就在某天和萧劲光商量:“小龙很喜欢手风琴,咱们给他买一个吧。”

不料,话音刚落,萧劲光即大发雷霆,冷着脸教育萧纪龙:“买什么手风琴,你为什么一定要学西洋乐器,咱们的民族乐器不好吗?”

萧纪龙从未见过父亲这般生气的模样,整个人缩在母亲身边,一句话也不敢说。

萧劲光又念叨了几句,转而道:“学二胡吧,既然你喜欢乐器,我觉得二胡就不错。”

当时,萧纪龙以为父亲只是说说,并未放在心上。过了几天,萧劲光忽然把萧纪龙叫到跟前,当真给了他一个破旧的二胡。

萧纪龙拉了几下,感觉那声音好像拉锯,立刻没了兴趣。他想,既然父亲让他学民族乐器,不如就学竹笛吧。他没有再求助母亲,而是自己辛苦攒了一些零花钱,给自己买了一个竹笛。

只是,在家练习竹笛时,萧劲光听到,非说萧纪龙吹得太难听,又让他学习二胡,还要把萧纪龙送到歌舞团,请专业老师教导萧纪龙。

萧纪龙实在拗不过父亲,只好听从。学了一段时日后,萧纪龙在老师的影响下,也渐渐喜欢上二胡。

或许正因为这件事,让萧纪龙愈加觉得父亲是一个非常威严的长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某一天,他跟在父亲身后,走入琉璃厂。

在那里,平日少言寡语的父亲忽然变得健谈起来,他就像一位极具耐心的老师,每走几步,便停下来给萧纪龙介绍各种官窑瓷器、民窑瓷器,告诉萧纪龙,如何分辨它们,如何辨别画的真假等等。

讲解时,萧劲光仿佛担心儿子听不懂过于专业的语言,专门用萧纪龙能听懂的通俗话语,细致地给他讲。

萧纪龙后来回忆当天种种,说:“父亲在那一刻,不像是一位威严的将军,而像是一个文人,往日定格在他脸上的刻板不见了,他变得丰富生动又鲜活。”

实际上,那时对父亲不太了解的萧纪龙并不知道,他的父亲萧劲光,除了是一位征战沙场的战将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

长征时,萧劲光曾和战友们登台演过话剧;1951年,中苏两国举行谈判期间,他曾以一曲洞箫演奏的《喀秋莎》惊艳四座。

他之所以坚持让萧纪龙学习二胡,也是由于萧劲光本人精通二胡与月琴。

除了乐器,萧劲光还喜欢绘画,具有非常扎实的文学功底。

战争年代,萧劲光十分重视部队的报纸、板报等工作,经常亲自指导美术工作者绘制宣传画,将成品丢到敌人阵中,用如此特殊的方式瓦解敌人的士气。

到海军工作后,他十分关注文化工作,组建海军美术创作组,鼓励大家积极创作。率团访问苏联时,萧劲光还曾把一幅海军工作者绘制的油画赠送给苏联友人。

平日生活里,他喜欢和画家朋友们往来,大家坐在一起,谈论作品,互相评价,无比畅快!

不过,让女儿萧凯未曾想到的是,如此喜欢古画、费尽心思收集各种名画的父亲,居然会在国家需要时,毫不犹豫将这些画无偿捐赠出去。

那是1964年的事情。几个画家朋友拜访萧劲光时,提到故宫正在为建国15周年收集书画与艺术品。萧劲光听完,送走画家朋友,便立刻让人整理他的藏品,把几幅名画均捐赠给故宫。

萧凯是美术专业的学生,也明白那几幅画的价值,不解问父亲:“您不是最爱那几幅画嘛?怎么把它们捐出去了?它们是国宝呀!”

萧劲光笑笑,理所应当地回道:“国宝当然要属于国家了!”

就这样,那几幅名画成为了故宫的展览品,至今仍在展览柜中供全世界游客欣赏。

在萧劲光的一生中,其实并没有太多诗词作品问世,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擅长诗词创作,没有太深的文学造诣。如前文所提,萧劲光亦是一位文采飞扬的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当年,难得有空的萧劲光回了家乡一趟。他在村前一里多外下车,一边和乡亲们聊天,一边步行进村。

路过村头一座土地庙时,萧劲光一眼看到庙门两侧的老对联,不由停下脚步,幽默和乡亲们道:“少年时,咱们读不懂这副对联,如今才明白,土地公只说了半截话啊!万物不会平白无故自己生,吉祥不会平白无故自己降,唯有跟随中共的领导,用自己的双手才能谋得想要的生活啊!”

顿了顿,他又道:“我看啊,这副对联,该改一改咯!”

说完,便将那副对联改了几个字,获得乡亲们一致称赞。

萧劲光的女婿李海涛是一位美术工作者,出生在海滨城市青岛,一生最爱大海。上个世纪80年代中,李海涛突发奇想,想要创作一幅以华夏万里海疆为主题的作品,得到萧劲光的支持。

他从1985年开始动笔,以双脚丈量海岸线,走访无数海边村庄、小岛,收集大量素材。1986年,李海涛完成小样稿,拿给萧劲光,请他提意见。

彼时,萧劲光已患有严重白内障,可他还是用放大镜,一点点欣赏这份样稿,给李海涛提出多个意见,并许诺,等到李海涛完成这份作品,他要亲自给这幅画题词!

然而,遗憾的是,李海涛完成这幅作品前,萧劲光就因病住入医院。每回李海涛来探望他,他都要问几句作品的进度。又拍拍自己的手,苦笑着告诉李海涛:“我不能实现对你的承诺啦,我的手,现在写不了题字啦!”

李海涛赶忙安慰萧劲光:“那咱们就找别人代笔?”

萧劲光笑笑,道:“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画好好完成!”

李海涛谨记萧劲光的叮嘱,历时整整5年,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创作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萧劲光,不再如年轻时那样威严、古板,他变得更加随和,也更爱和儿女唠叨。但某些品质,却从未从他的身上消失,在某些方面,他一如既往相当较真。

他少年时居住的房屋是一座普通民居,多年无人打理,已然破旧不堪。上个世纪80年代,家乡人一致认为应该修缮萧劲光的故居,以便后人瞻仰学习。

故乡的主要负责人特地带着图纸到京城拜见萧劲光,萧劲光十分开心,拉着对方的手,耐心询问家乡和乡亲们的近况,愉快与对方交谈。

话说到一半,带着“任务”来的家乡人话锋一转,提到他们那里如今已变了大模样,家家都盖了新房,只有萧劲光的旧居破败不堪,非常陈旧,因而大家决定拿一些钱,修缮一下。

萧劲光听罢,面上神色当即变得严肃,他连连摆手,拒绝道:“不修,不修,你们别把钱浪费在这件事上,要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家乡人还想再劝,可萧劲光的态度告诉他们,即便他们说得再如何天花乱坠,他也不会同意。于是只好作罢,无功而返!

萧劲光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坚持艰苦朴素,不肯占家国与人民一丁点便宜。萧纪龙说,萧劲光晚年仍坚持穿补丁衣服袜子,不舍得扔那些破旧物件,家人们都觉得萧劲光过于节俭,可萧劲光却坚持自己只是一个“念旧”的人。

他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无怨无悔,至死不渝。

参考资料:

《儿子眼中的萧劲光大将》

《多才多艺萧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