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多年不回家,就是不想再被他们压制!”
2000年,辽宁农村女孩获得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农村父母借钱让她出国留学。
女孩在国外功成名就,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她却不愿回国见患有癌症的父母,这是怎么回事?
女孩跟父母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作为子女,为何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呢?
1979年,曹茜出生在辽宁大连,是家里的独女,在哪个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的年代,曹茜已经很幸运了。
父母将所有的疼爱都给了她,也没有兄弟姐妹分走父母对她的爱,在那个大多数人都在饿肚子的年代,曹茜每隔几天都可以吃到一次肉。
比起其他家庭的放养模式,曹茜却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而父母也是尽可能的将最好的都留给女儿。
为了培养女儿的兴趣爱好,夫妻俩从小就陪着女儿做游戏,让她通过游戏学习一些知识。
想着以后还要靠女儿养老,父亲曹肈纲想着一定要将女儿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才,让她将来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自从曹茜上学之后,父母就从没让她干过活,让曹茜全部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不仅如此,曹妈妈经常会对曹茜说:“我跟你爸这么辛苦赚钱就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
好在曹茜果真按照他们安排的轨道发展,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曹茜的奖状。
学习方面,曹茜从未让父母操心过,她总是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从未反抗过父母的意愿。
也许正是曹茜的懂事听话,激发了曹肈纲夫妇的管控欲,他们不再单一的希望曹茜成绩优秀就行。
他们开始将“魔抓”伸向曹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到学习时间跟饮食,大到交朋友,父母都要一一过问。
曹茜的生活成了两点一线,没有社交,没有朋友,回家之后还要被父母念叨。
渐渐地,曹茜学会了反抗,可面对父亲的威严,她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恢复了之前的顺从听话。
当然这只是曹肈纲夫妇看到的,其实曹茜的内心无比渴望自由,她想离开父母,父母的“爱”让她感到窒息,让她喘不过气。
她羽翼未丰满,等到能展翅高翔时,她一定飞的远远的,就这样,曹茜终于熬到了高考。
她对自己很有信心,正常发挥,国内的985、211大学一定任她选,这样她就可以报个离家远的大学,脱离父母的掌控了。
高考成绩出分的那一刻,曹茜如释重负,信心满满的填报了南方的大学,就在她坐等录取通知书时,她却收到了辽宁当地的一所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曹茜赶紧联系了班主任,才得知是父亲到学校修改了她的志愿。
当她问父亲为何要这么做的时候,父亲不仅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理直气壮的表示:“我们就你一个女儿,你跑那么远,我们想你了咋办!”
就这样,曹茜再一次被强制捆绑在了父母身边,这让曹茜心中想要逃离父母的决心更坚定了。
虽然,大学就在本地,可周末跟假期,曹茜宁可在外面勤工俭学也不愿意回家,为了不让父母念叨,曹茜甚至会将自己赚的钱给父母一部分。
大二时,曹茜得知学校有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得知这个消息,曹茜心想这也许是她唯一逃离父母的机会了。
她更加努力的学习,终于在大三的时候获得了留学的名额,2000年时,已经很久没回家的曹茜突然回了家。
父母满心欢喜的给曹茜做好吃的,可曹茜却没有表现出一点开心,吃过饭后,曹茜跟父母说:“我要去德国留学,学费需要7万!”
听到这话,曹肈纲立即反驳:“山高路远,女孩子家家的你跑那么远干啥,你就好好呆在国内当个老师就行!”
看着父母依旧在阻拦自己,曹茜不顾父母的反对收拾行李就离开了,直到这时曹肈纲才意识到女儿已经不是之前那个懂事听话的女儿了。
为了跟女儿缓和关系,曹肈纲夫妇低三下四找亲戚们借了7万,凑够了女儿的学费,送到了女儿学校。
在机场,曹肈纲夫妇眼含热泪跟女儿告别,希望她在国外能保重好身体,可曹茜了满脸冷漠,甚至都没跟父母说一句再见。
而到国外之后,曹茜也是很少给家里打电话,每次打电话都是要钱,在曹肈纲看来,女儿自从去了国外就变成了白眼狼,从不主动打电话关心他们的身体,只知道要钱。
曹茜出国的第三年,有一次找父母要钱,曹肈纲实在太生气了,就冲着电话吼了一声:“你眼里是不是只有钱,你还有我们吗?你个白眼狼!”
自那之后,曹茜再也没有往家里打过电话,曹肈纲彻底跟女儿失去联系了,不知道曹茜在国外干啥。
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曹茜就跟消失了一般,无论曹肈纲如何打听都没有女儿的任何消息。
曹肈纲一边打公还债,一边打听着女儿消息,直到2018年,俩人到医院体检时被查出癌症。
想到自己时日无多,临死前,曹肈纲夫妇就想着见一面女儿,曹肈纲找到当地媒体,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找到曹茜。
不得不说,媒体的力量还真是庞大的,没多长时间,网友们就挖出了曹茜在国外的生活。
经过这些年的打拼,曹茜已经事业有成,在国外某大学任教教授,而且已经结婚生子。
媒体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曹茜的联系方式,听到父母患癌,希望见她最后一面时,曹茜明确拒绝:“我这么多年不回家,就是不想再被他们压制!我是不会回去见他们的。”
听到这话,曹肈纲黯然神伤,表示:“她只要好好活着就行。”就曹茜的态度,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可这件事孰对孰错却没个标准答案,毕竟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只能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对此,大家有何想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