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主席的青年时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与毛泽东一直交往非常的密切,并且他是毛泽东的远房大表哥,甚至他还是毛泽东当时湘乡亲戚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年轻时候的他不仅极力帮助毛泽东走出风气闭塞的韶山冲到湘乡东山学校就读新学,而且多方寻找各种新书报供毛泽东阅读学习,用新知识开阔毛泽东的眼界。
1925年,毛泽东还曾以“养病”为名,回韶山发动组织农民运动,与他在一次聚会时险遭被捕,反动军阀派兵来抓毛泽东,他就因为长得有些像毛泽东,结果他掩护毛泽东脱险,自己被捕,经多方营救才获保释。
图 青年文运昌
他叫文运昌,在家排行十六,是毛泽东主席亲切的“十六哥”可是他到了晚年,却成了让毛主席陷入深深纠结的人。
建国之后,文运昌来寻毛主席,却闹得不欢而散:
那是在1951年的4月,毛泽东主席邀请自己多年未见的“大表哥”文运昌进京做客,当时的看到这封来信,十分高兴。
后来,由中央办公厅安排住在前门饭店。三天后,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将他们接到中南海怀仁堂。其实,毛泽东、江青等人早就等在那里了。
图 毛泽东
文运昌:“哈哈哈,润之啊,想一想,咱们真的是多年未见了。”
当时的毛泽东主席看到了这位一直与自己关系要好的“大表哥”的到来,满面笑容的用自己一双厚实的手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几十年不见了,表兄你好呀!表嫂他们都还好吧?”
文运昌听了以后,便满怀欣喜地回答道:“好,好啊,都很好。”
这时后,毛泽东主席便连忙将在旁边微笑着的江青拉了过来,然后给她介绍道:“这位是运昌兄,说起我年轻时读书的时候,他可是帮助我不少。”接着又对文涧泉等人作了介绍。
江青礼貌而友好地点了点头,并安排主宾各位落座。
图 毛泽东与江青还有两位表哥
随后,饭局上的几人,都聊的很开心,他们从农业谈到了农民生活,从龙潭圫的巨石谈到了石砚冲的茶籽。
谈笑之间,毛泽东主席好像又再次回到了小时候生活的那片山水间,对外婆家周围的地形地貌依旧记得清清楚楚,他问道:“巴櫵塘的那片油茶林还在否?”
可是,当时的“十六哥”文运昌竟然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原来,在1938年日军进犯湖南时,长沙沦陷,文运昌从此带着儿子儿媳流落滨湖,在华容耕田度日。直到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文运昌才回到家乡,因此对于家乡的山林田地的情况并不熟悉。好在“十一哥”文涧泉知道的一清二楚,将情况告诉了毛泽东。
毛泽东在行地说:“油茶那东西好得很呀,它不似油菜那样要让人经常弄,一辈种油茶,三代都有吃,今后山地要好好地发展它呵。”
图 毛泽东关心农业生产
这时候,只有“十一哥”文涧泉点了点头,而一旁的文运昌却似乎对这些事情并不太感兴趣,这个对农事并不太感兴趣的“十六哥”也被毛泽东主席看在了眼里。
不过,兄弟们还是有说有笑的,不知不觉地就到了晚上。
文运昌一直都是一个贪酒的人,接下来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让坐在一旁的他倍感兴奋。
“今天我的几位哥哥从老家来了北京与我相见,这饭自然是我请,不过,好菜虽谈不上,但是好酒还是有几瓶的,要让你们几位哥哥也尝尝鲜。”
说着,毛泽东主席便从身旁拿了几瓶葡萄酒出来。
看着这颜色分外奇特的酒色,文运昌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毛泽东主席则给大家逐一地将酒倒上,然后和大家调侃的问道:“你们都看一看,知道这是什么酒么?”
图 毛泽东
文运昌和文涧泉两个人只是喝了一口,只是觉得这酒的味道甚甜,便想说这是“甜酒”,可是文运昌只是多喝了两口,没有想到唯一的“答案”还被一旁的陈国生给抢了去。
两兄弟再想附和,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而毛泽东主席却还是拿着酒,笑着对大家说:“这是你们原先都没喝到过的,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他叫葡萄酒,你们原来都因为我受了苦,受了牵连,现在我也要让你们享受享受,来满上,干杯。”
而一旁的文运昌只是端起酒杯,一边说着“好酒,好酒。”一边一饮而尽,毛泽东主席又连忙给他倒了一杯。
图 毛泽东
毛泽东平时不大喝酒,但今天却例外了,干完杯,又为每个人的酒杯里倒满了酒。
江青:“主席啊,今天喝的都点多了,不如我们下次再喝。”
毛泽东主席:“哈哈哈,今天和哥哥们还有大家伙聚在一起,难得这么开心,无妨,也是无妨的。”
吃完饭后,毛泽东继续与客人们叙谈。或许是因为“十一哥”文涧泉和“十六哥”文运昌都长和毛泽东主席一起长大吧,毛泽东讲了很多儿时的笑话,还讲到了他那“石三伢子”乳名的来历。毛泽东喝了口茶,有板有眼地讲:
“那时候,我母亲迷信,请人算八字,说我的八字太大,不拜个石干娘怕是性命难保,这样,我娘就去龙潭圫山脚下那块人形石边带我下跪,认拜了石头作干娘,又因为我是第三个儿子,母亲就给我我取了个‘石三伢子’的名字。”
文运昌听完后,连忙接话说:“只可惜七姑母死得太早了,不然,她就会看到当初她养的‘石三’如今当了国家主席了呐!”
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
图 毛泽东
可是,仅仅到了第二天,文运昌就和毛泽东主席聊起了自己工作的事情,甚至希望能够求毛泽东主席帮助他们兄弟二人在北京找一份好的工作。而毛泽东主席这边便一改之前欢笑,面色开始变得严肃了起来。
原来,1949年底的时候,文运昌就曾经给毛泽东主席当时的办公厅主任田家英写了一封信,当时的信封里,竟然布满了文家的老小,有14人的名单。有的是毛泽东的表兄弟,有的是表侄和表嫂娘家的亲戚,要求照顾安排工作、职务或保送升学。这份名单不久被周恩来转到毛泽东手里。
毛泽东主席在看到这封信后,便不满意的说道:“我不管其他领导是不是有这样为亲人做安排找位置的事,这种事,我毛泽东是不会答应的,共产党不同国民党,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而不是为自己的私利去奋斗。”
图 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主席直接大笔一挥,在文运昌的名单上批示道:“我不能给亲友介绍工作。”
而这一次,文运昌直接面对面地出现在毛泽东主席的面前去说这件事情,自然会让毛泽东主席很不喜欢。
所以,这一场本是融洽欢快,毛泽东主席并不会因为他是“乡下客”而介意的见面,最终却这样闹的不欢而散。
直到后来,毛岸英在代替父亲回韶山家乡探望时,到唐家圫来看望文家的几位兄弟。
当时的文运昌竟然对工作的事情还不肯罢休,竟然叫弟弟文南松又出面见了毛岸英,希望毛岸英回去给他的父亲说一说,可以帮助解决了文运昌的安排问题。
图 毛岸英
毛岸英看着伯伯们的请求,只好说道:“几位伯伯,你们的想法,岸英理解,可是自从咱们共和国成立以来,就有亲友中不少人向父亲提出类似的要求,但是父亲总是说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他是肯定没有办法答应你们的要求的。”
无奈之下......
文南松:“岸英啊,你说的伯父们也都明白,不过这一封信,就托付给你转交给你的父亲了。”
毛岸英当时也不好拒绝,便将信收下,并带了回来。
依照毛泽东主席的性子,留在北京,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这文运昌在湖南老家,却总是靠着主席的家人自居,毛泽东主席出于多方面考虑,才同意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意见,安排文运昌为湖南省文史馆员。
图 毛泽东与文运昌
随后的时间里,他并未理解主席的苦心:
那是在1953年以后是事情了,在毛泽东主席看来,他既然已经是一位有着相当地位的公职人员了,便应该改掉他曾经的许多问题,做好更多的事情。可是,文运昌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地位的变化。
那时候在毛泽东主席的外婆家,来到北京次数最多的应当就是“十一哥”文涧泉和“十六哥”文运昌了,他们分别是七次和六次,可见两个人和毛泽东主席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其他的表兄弟。
可毛泽东后来对兄弟二人的态度却也“截然不同”。有一次,仅仅在家乡工作了一年的文运昌又来到了北京,并且还想要在北京住下不想回去,毛泽东主席当时便很生气,还直接对他下了逐客令。
而毛泽东主席对“十一哥”文涧泉又是另一种态度了。
那是在1959年的时候,文涧泉因为研究“水稻密植”的问题在家乡和周围的人赌了气,便直接跑到了北京告状向毛泽东主席告状。他来到中南海,见了毛泽东主席后,就直接大发脾气,竟然也不管毛泽东主席当时的面子,将在家和来北京后的不快一股脑地全部宣泄了出来。毛泽东主席在一旁还是也很认真地听着,并应答着他的话。
毛泽东主席:“我的十一哥啊,水稻密植这种事情,咱们是要慢慢做,不能着急,乡里乡亲的还是要开心一点的嘛。”
文涧泉:“润之啊,哥哥也不知道这水稻密植是不是你的注意,哥哥我实在是用的不习惯,要是你可有让他们不再用这个方法,就就回去,不然哥哥就留在北京了。”
毛泽东主席却没有责怪他这个哥哥,而是这么说道:“哈哈哈,我的好哥哥是个老实人,新办法出现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哥哥能说出来,我也就可以让他们下去解决了。”
图 毛泽东听农民讲话
毛泽东轻易不会表扬一个人,但如果他称你是“老实人”,则是对你的最高赞誉,这一点,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就都深有体会。
“老实人”是最高的赞誉,那么“不老实”、“讲大话”就是最大的评价了。而在毛泽东的众多亲友中,这些最不好的评价都给了文运昌了。
1954年,仅仅在乡工作了一年的文运昌再次来到北京,同毛泽东主席一同用餐之后,因为喝酒喝多了,竟然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开始讲述自己在1925年去救毛泽东主席的“英勇事迹”,可以说讲得是头头是道,口沫横飞,这也让当时在场的毛泽东认定这位表兄就是一位“说大话”的人。
而这也并不是让毛泽东最为生气的。这一年,文运昌已经拥有了湖南省文史馆馆员这样一份体面的工作,在毛泽东主席看来这位“十六哥”已然应当成为一名自律的公职人员了,可文运昌却还是极度放纵自己,并没有急于回乡继续工作,而是想要在北京长期住下去,这让毛泽东主席对自己的这位表哥很是看不起。
图 毛泽东关心百姓生活
不过,最让毛泽东主席气愤的,还属文运昌因贪恋杯中之物,经常喝得烂醉如泥,甚至还做出了一些荒唐之事,就连文运昌的侄子文炳璋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给表叔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反映文运昌的生活作风问题,其中甚至还揭发出了他在招待所与一名女服务员有过的暧昧关系,这也让毛泽东对于这个表兄更是不满意。
面对如此“肆意妄为”的表兄长,毛泽东主席也已经没有办法再忍耐下去了,为了能让表兄“不再胡闹”下去,毛泽东主席就直接给政府写了一封信,信中:“希望政府可以不必介意我的关系,和全国的人民一样,处理要一视同仁。”
毛泽东主席毕竟不是一个赋闲的族中老者,他是中国的主席,他有很多比文运昌表兄的事大得多的事要管,因而他无力去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
让文运昌如此“嚣张”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
说起文运昌如此“任性”,很多的原因都要追述到毛泽东主席曾经少时读书的时候。
少时的毛泽东,有这样一段辍学的时间,那时的他四处借书,读书方向大多是经世之用的维新书籍。
有一次,毛泽东得知表兄文运昌读了一本新书,是冯桂芳写的《校豳庐抗议》,于是他连忙跑到外婆家,请文运昌帮他借来这本书,拿到这本书后,他如获至宝,翻来覆去的看,大大开拓了视野。
图 青年毛泽东
在1910年的时候,“十六哥”文运昌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放假回家,来到韶山看望姑父姑母。
毛泽东:“哎,十六哥来啦。”
文运昌:“哈哈哈,润之弟弟,我听说,那东山高等小学堂讲授新学,在那里可以学到许多新的东西,这是韶山所学不到的,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啊。”
当时的毛泽东听到“十六哥”这般说,他觉得可以学东西,长见识,便点着头,满口答应。
当时,文运昌看到弟弟如此的开心,便对他说:“哈哈哈,那到时候去了,哥哥便是你的担保人了。”
图 青年毛泽东
意外的是,毛泽东的想法却没有得到父亲毛顺生的同意,因为在父亲的想法里,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米店,过好普通人的生活,才是最踏实的。
可是,毛泽东自然是不愿意这样,一心想要出去读书,于是他便和表兄文运昌一起设计了一出“说情宴”。
之后的一天清晨,毛泽东竟然忙碌了一个上午,还买了不少的菜,然后叫来了两个师傅准备了一桌子好菜。
毛顺生看到了毛泽东的做法很是不解,而毛泽东只是给父亲解释,今天会来不少的客人。
图 毛顺生
没过一会儿,文运昌便带着毛泽东的二舅自己的父亲文玉钦,还有堂伯父毛麓钟,堂兄毛宇居和一些七里八乡的私塾先生,本来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还好在路上,文运昌将毛泽东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在饭局中,开始大家还有说有笑,吃到一半,文运昌才配合毛泽东将话题引向的正题,大家便纷纷地给毛顺生讲起了读书的好处。
最后,只留下一个问题再困扰着他们,那就是毛泽东的学费问题。
不过,毛泽东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当机立断的站起来说道:“只要可以读书,将来分家,自己那一份不要了。”
看到毛泽东如此的坚决,父亲毛顺生才同意了他随文运昌一起去读书的事情。
可是,那时的东山高等小学堂,旧时的观念思想很重,他们不喜欢外来的子弟,所以毛泽东经常受到冷落。
所以,从表哥文运昌那里借书,就成了毛泽东最大的快乐。而文运昌也的确非常的喜欢藏书,而他手中就有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和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这两本书刊主要宣扬民主进取精神和康有为的改革运动,倡导走富国强兵之路,文运昌对此视若珍宝。
图 毛泽东和家人们
最后,还热情的向毛泽东推荐,使毛泽东眼界大开,影响深远,甚至后来,在美国人的面前,毛泽东都曾夸奖自己的这位表哥。
纵然,晚年之后的文运昌与毛泽东主席的关系发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化,可是曾经的青葱岁月,还是不免让人怀念兄弟二人那最真挚的时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