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大地,岁月沉香
感动之花四季绽放
烟火人间,爱满山城
坚毅身影迎风而上
如微光成炬,化寒霜为暖阳
2024年
总有一些人和事温暖着这座山城
颁奖典礼现场。李野 摄
12月18日晚
202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在重庆广电大厦演播厅举行
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南津街派出所民警彭勇
荣膺202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彭勇同志扎根基层、心系群众
19年如一日,用忠诚与热血
谱写出一册浓墨重彩的寻亲传奇
因感动而选择
义无反顾走上漫漫寻亲路
“警察同志,你知道白沙场吗?”2005年的一天,一位老人拦住正在社区走访的彭勇,向他打听起一个老地名,眼中满是期盼。老人从成都来,少年时离开合川,从此与合川的亲人失去联系,现在人老了,只想落叶归根。已在合川城区苦寻2天,一无所获。恰好,彭勇在合川多个乡镇工作过,对各乡镇历史沿革及地理环境很是熟悉。脑中立马闪现,白沙场就是现在涞滩镇的宝华村。加上他长期与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说得拢话、打得拢堆”,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几番询问查找,很快就联系上了老人的舅舅。
“警察同志,谢谢你帮我找到了家!”老人颤颤巍巍地拉着彭勇的手,潸然泪下。看到一家人久别重逢抱头痛哭,听到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彭勇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在彭勇的记忆里,这是第一次帮人寻亲,成功的喜悦至今仍在他脑海中回荡。
造化弄人,2008年7月,一次办案途中,彭勇遭遇车祸,导致颅脑损伤、肺部挫裂及全身多处骨折,细碎玻璃扎进手臂无法全部取出,被评为七级伤残。胸膜粘连的他走路稍快一点都会气喘吁吁,受伤的右臂至今负重无法超过3公斤——别说冲锋陷阵打击犯罪,日常生活都比普通人费劲得多。作为一名公安民警,不能再像往常一样冲在侦查破案的第一线,甚至成了需要特殊照顾的“弱者”!对于心高气傲正值当打之年的彭勇来说,养伤那段时间,生活没有阳光,未来满是迷茫。
“人生有很多选择,劫难,亦是历练!”妻子的话字字砸在彭勇的心上。伤愈后,转岗到社区警务工作的他很快发现,公安机关时常接到群众求助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由于时间久远、人地生疏等原因,往往成功率不高。这些寻亲者,都历经了不同的艰辛坎坷,有的甚至连亲人的名字都记不清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论时光过去多久,始终没有动摇过找到亲人的信念,这份执着令人感动。
“为民寻亲!”彭勇暗下决心,从此利用工作之余走上了“24小时在线,节假日不休”的寻亲路。
因信念而坚守
锲而不舍书写厚厚寻亲录
也许是见过了太多的艰难困苦与悲欢离合,即便身体残疾,彭勇寻起亲来总是像在找自己的亲人一样,有着近乎狂热的执着。为征集失散者信息,他先从自己负责的社区入手,逐户走访,主动向群众公开联系方式,制作个人信息公示牌,联络社区干部和爱心人士共同搜集消息,还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征集线索。
2019年春节前夕,彭勇到西安探亲,当地居民胡修文、胡秀明兄妹偶然了解到彭勇的警察身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请求其帮忙寻找65年前在合川失散的同父异母的大姐“秀秀”。大年初三回到合川后,彭勇立即行动,在仅有“大姐小名‘秀秀’,出生于1949年左右”等极为有限的线索下,采取电话打探、实地走访和发动群众等多种方式开展寻亲工作,终于在春节期间将现名“苏德秀”的大姐找到。彭勇坦言,这一路的找寻可谓是艰辛甚至让人绝望,但当得知“秀秀”的消息后,一股热血便直冲头顶,心情格外激动。在元宵节前一天,胡家兄妹赶到合川与大姐相认,“大姐,我们终于找到您了!爸爸的遗愿实现了!”一看到大姐苏德秀,不顾一切地猛扑上前,抱着大姐的肩膀嚎啕大哭起来。而苏德秀嘴唇不停地抽动,却什么也说不出,只有两行热泪从她苍桑的脸上慢慢流下。
模糊的人名、更迭的地名、不准确的出生年月、大致的容貌,甚至姓名的一个谐音,可能就是求助者能提供的全部线索。如何从蛛丝马迹中取得突破?他通过“推理当下”来“还原过去”,与求助者聊家常,帮对方“找回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警察同志,我知道为了我自己的事情麻烦你们不好,但我已经60多岁,只想在有生之年,再见一见我的亲人,再回一次我的家。”申帮秀说得平静,却让彭勇瞬间鼻子一酸,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申帮秀实现愿望。可让他奇怪的是,各种尝试,都无法查到其所提供的三个哥哥任何信息。“肯定是哪里出了差错!”有几天晚上彭勇梦中都在纠结这个问题。还有其它线索吗?彭勇反复引导启发申帮秀后得知她还有个四哥,从小抱养给他人,名叫杨兴明。一下午时间转瞬即逝,也记不清到底给多少个“杨兴明”打过电话,彭勇始终没放弃希望。当他打给家住将军路的“杨兴明”时,对方未接电话,可彭勇仍旧不肯轻易放弃,转而给杨兴明的女儿打电话。“我有个姑妈,早年嫁到河南去了,后头就断了联系,姓‘孙’,不是‘申’!”一字之差,差点让这段亲情擦肩而过!豁然开朗的彭勇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大家喊我‘寻亲专家’,实在愧不敢当,我只是在尽我的微薄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面对百姓的赞誉,彭勇总是轻描淡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对他无数个日夜、几万个电话、几千里路途,帮助数百个家庭破镜重圆的完美诠释。
因专业而闻名
始终如一秉承殷殷寻亲志
彭勇的专业源于随身“背”着的四件法宝:一套“三心四勤”工作法,“热心耐心细心、脚勤手勤口勤脑勤”是他一以贯之的服务理念;一幅烂熟于心的“脑”地图,一个个小地名的前世今生他总能娓娓道来;一部“神通广大”的通讯录,手机里2000多个基层干部群众的联系方式是他强大的“关系网”;一本皱皱巴巴的笔记本,一页页人物关系图谱他都如数家珍。
彭勇不仅在“团圆行动”的路上干得漂亮,一件“助人还债”传颂诚信美德的另类寻亲故事也让人赞叹不已。
2021年12月6日,彭勇偶然在《合川日报》上读到一则标题为“王银华,你在哪里?”的寻人启示:铜梁人王明英要归还17年前拖欠王银华的1万元货款。彭勇顿时被王明英的诚信态度所打动,当即决定要帮她兑现承诺。他在户籍系统查询后,分别给合川区内几十个叫王银华的人打电话联系,逐一核查甄别,发现都不是王明英要找的人。接下来他调整思路,推测王银华的名字可能有误,可王明英却坚持说名字没错。“在买卖货物时,你看见王银华亲笔签名没有?”彭勇问。“看见过,他写的那个‘银’字好像没有‘钅’旁。”王明英回忆说。“银”字没有“钅”旁不就是读“艮(gen)”吗?彭勇印证了自己的猜想,再次查询,终于找到了债主王艮华。
12月11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官微头条以《“王银华”,找到了!》为题,报道了这则诚信佳话。一经刊发,获得全国几百家媒体转发,并登上实时全国网络热搜榜前五。截至当月15日,各媒体平台上超千万人点赞,几万条热评留言。
一时间,众多媒体记者、自媒体公司以及网络达人纷纷前来对彭勇进行采访,其中澎湃新闻派出人物专访组,从上海赶到合川,连续3日进行深入采访。大量媒体公司专门为彭勇拍摄纪录片,还有人想将彭勇的事迹拍成电影。
面对名利的诱惑,彭勇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很多寻亲者都会问彭勇:“怎么收费?”19年来,彭勇坚持用同一句话让群众放心:“不要一分费用,只要一颗真心!”。获评“中国好人”后,有着50年党龄的80岁老母亲寄语彭勇:“赤诚报效党,丹心献人民,践行初心与使命,扬帆勇航新征程。”
因团队而强大
众志成城接力绵绵寻亲梦
2022年9月20日,合川区公安局“彭勇寻亲工作室”挂牌成立。在局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工作室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助力寻亲解民忧”理念,坚持“传统思维+数据赋能”方法,汇集户政管理、刑事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专业人才12名,在人像比对、DNA鉴定等现代科技手段加持下,寻亲效率大大提高,2024年已经成功帮助61位寻亲者圆梦。简洁的工作室里,挂满了一张张团圆的合影,69面锦旗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不得不提的,是一面来自海峡对岸,写着“民警尽责一帮到底,两岸亲人终得团圆”的锦旗。这背后的故事还得从1949年说起,唐启明的父亲唐友仪迁居台湾,上世纪80年代,唐友仪与合川老家亲人有了书信往来,正欲回乡时,却突发疾病离世。“弥留之际,爸爸还念叨着‘回家’,合川有黄澄澄的枇杷,白嫩嫩的豆花……”这份浓浓的桑梓情,让血脉相连的唐启明铭刻于心。
可,当年的书信早就散失,托人、打听、捎话……唐启明想尽办法,却始终无果。今年初,他无意间看到一则“彭勇寻亲工作室”的报道,正好在家乡合川,激动的他立即找到“平安合川”微信公众号留言求助!
唐启明提供了几个亲人的名字,看似明了的线索,却让寻亲团队直犯愁——无论是户籍信息系统,还是发动民政和台属一块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又对同音、谐音的30多个姓名逐一排查,终于筛出几位有相似经历的人,但当彭勇兴冲冲地上门走访,却换来了被访者的一脸茫然。
“姓唐,这一点不会错,再试试!”彭勇辗转与合川唐氏宗亲文化研究会取得了联系,在唐氏宗亲微信群中发布了一则寻亲启事,一张精准投放的寻亲网络就此慢慢铺开。
“彭警官,看我家情况对不对得上?”彭勇正吃着晚饭,三汇镇大田村的唐友润打来电话,“我大伯唐志厚当年去了台湾,还与老家通过书信。”
“唐志厚”会是“唐友仪”吗?彭勇撂下碗筷,直奔唐友润的家。老唐翻箱倒柜,找出一沓泛黄的信件。如获至宝的老彭,戴上老花镜赶忙翻看,突然大喊:“这里有!唐志厚提到自己改名了,还夹着一张全家福。”
“见过这照片吗?”彭勇立即拍照发给了唐启明。“怎么会有我的全家福呢?!”在电话那头,唐启明声音颤抖,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找到了!找到了!多年的寻亲梦,不到十天就实现了,我要来重庆!”
江北机场到达出口,透过彭勇的肩头,唐启明瞥见一位老人举着牌子“欢迎堂弟唐启明回家”。没说一句话,他便冲上去紧紧相拥,像个孩子一样抽噎,“友润兄,弟弟回家了!”
今年,彭勇已帮助4名台湾同胞回到大陆认亲,当他们踏上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土地,看到美丽富饶的景象,纷纷感慨是彭勇帮助他们实现了认祖归宗的愿望。
十九年,彭勇接受寻亲求助260起,已找到198起,成功率高达四分之三,对未找到的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这是彭勇的执着,也是他的信念。
他将一条条寻亲事迹记录成册,着手策划一本充满感动的寻亲录。他走上讲台分享经历故事,让倾听者深受洗礼。他号召受助群众加入助人行列,鼓励多行善事。他联合宣传、统战、民政、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群策群力,助力寻亲工作。他积极联动媒体,让更多人了解“彭勇寻亲工作室”公益项目。他网上发起寻亲接力,号召全社会一起帮助失散家庭实现团圆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