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的主力部队被迫离开了根据地,踏上了长征之路。长征初期,红军的情况依然十分危急,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后,“左倾”错误得到纠正,红军才转危为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就是遵义会议期间的工作人员之一,他与另外七位参谋一起承担了会议期间的警卫与保障工作,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个人就是孔石泉,那么,孔石泉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孔石泉出生于1909年,湖南省浏阳县人。高小毕业后,孔石泉弃学回家,以帮助父母种地为主。那段时期,孔石泉见证了军阀的连年混战,他也由此萌发了参加革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壮志。

1926年,伴随着国民党的北伐,国内的革命形势空前高涨。受此影响,孔石泉也参加了家乡的农民协会,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1930年,孔石泉参加了赤卫军,同年8月,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组建成为红一方面军,孔石泉被送到红一方面军政治部训练大队学习,从此成为红军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红军后,孔石泉主要活跃在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第一到第五次反“围剿”,他也不断在胜利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总结教训,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战员,担任了军委总部参谋等职务。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孔石泉随部参加了长征。长征初期,因为“左倾”错误依然存在,红军前进的道路格外艰难。1935年1月,红军攻下遵义城后,孔石泉参谋跟随首长进入遵义城,参加了遵义会议的选址工作。后续遵义会议召开期间,孔石泉作为会议工作人员继续承担了会议的警卫与保障工作,他也圆满完成了中央交代的任务,保障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

遵义会议之后,“左倾”错误得到纠正,红军也以崭新的面貌踏上了长征之路。1935年秋天,孔石泉跟随大部队到达陕北,此后他又参加了东征以及直罗镇战役,建设与巩固了陕北根据地,为中央红军在陕北落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孔石泉转战白区,担任了八路军驻西安、武汉办事处秘书等职务,此后他主动要求到前线抗日,进入了活跃在南方的新四军,担任了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政委等职务。皖南事变后,孔石泉进入新四军第四师,率部参加了淮北敌后的抗战工作,在根据地建设以及抗日干部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抗战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孔石泉转战东北,率部参加了解放东北的一系列战斗。东北解放后,孔石泉随部南下,参加了平津、衡宝、广西等多次战役,是建立新中国的功臣之一。建国后,孔石泉担任了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1955年授衔时,孔石泉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孔石泉又担任了广东军区政委、成都军区顾问、济南军区顾问等职务,十年浩劫时期,孔石泉还兼任了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为稳定地方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孔石泉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