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为了援助中国革命,共产国际向中国派来了一名军事顾问,他的名字叫李德。不过,李德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尤其是第五次反“围剿”,因为博古与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以失败告终,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博古继续采用“洋顾问”李德的军事策略,而李德又没有实际军事指挥经验,使得红军的处境依然岌岌可危。1935年1月,红军到达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上解除了博古与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使红军转危为安。经过25000里长征,红军顺利在陕北会师,取得了战略大转移的胜利。
遵义会议后,“洋顾问”李德继续留在红军中,并追随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红军胜利会师后,李德留在了延安,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的教授。1939年8月,李德突然接到共产国际的电报,要求他返回共产国际述职,就这样,李德离开了中国。
李德是德国人,不会说汉语,因此他到中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语言不通。为了照顾李德,组织特意给他安排了一名翻译,名叫伍修权。李德离开中国后,伍修权留在了国内,继续参加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并立下赫赫战功,建国后成就很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伍修权的故事。
伍修权参加革命时间很早,1925年,年仅17岁的伍修权就被组织送到莫斯科留学。在莫斯科留学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面对异国他乡的诱惑丝毫不心动,很多苏联姑娘甚至主动向他表白,但是伍修权一心扑在学习上,只想学成后回国为国效力。在苏联留学期间,伍修权锻炼了自己的外语能力,这也为他以后走上翻译之路奠定了基础。
1931年,伍修权从苏联学成后回国,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革命浪潮中,他被安排前往苏区,担任了一名参谋。在苏区待了两年之后,伍修权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1933年,共产国际向中国派来了军事顾问李德,李德是德国人,不会说汉语,到达中国后语言不通,无法开展工作。当时伍修权恰好在苏区,而且他的外语能力很出色,在组织的安排下,伍修权成为了李德的贴身翻译,日常生活与工作都与李德在一起。
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时,因为会议牵扯到李德的讨论,作为李德的翻译,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遵义会议上,伍修权支持组织解除李德军事指挥权的决定,因为李德不再参与军事指挥,所以伍修权也不再担任他的翻译。在这之后,伍修权进入红三军团,担任了红三军团的副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红军胜利会师后,伍修权留在延安,担任了边区政府的秘书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被派到东北,担任东北军区的参谋长。在东北期间,伍修权奉命组建了东北航空学校,开始为解放军培养空军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伍修权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外交方面急需要人才,而伍修权也利用自己丰富的外交经验拓展了我国的外交工作。伍修权的个人能力极其出色,他在建国后的成就也很高,1975年又担任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负责部队的情报以及外交工作。
晚年的伍修权坚持为祖国献力献策,担任了中顾委顾问等职务,于1997年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89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