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齐杭

在寒冷的冬天里,火炉是最受欢迎的取暖伴侣,它不仅是一个取暖设备,更是人们对家的温暖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为了驱寒保暖,家家户户都有火炉,最主要的作用是取暖,其次是烧水做饭。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它就像冬夜里的守护神一样,火苗蹦蹦跳跳,释放着温暖。有了火炉,家里就有生气、就有温度,否则,屋子里冷冷清清,待不住人。一般人家都有个地炉子,是用砖块垒砌的,上面放上炉盖。填柴禾时把炉盖用炉钩子勾下来,填完柴禾再把炉盖盖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炉是要吞吃柴禾的,农村人买不到煤炭,只好烧树枝、木块的边角余料,再就是玉米瓤。那时柴禾比较紧张,火炉白天不敢烧,只能在晚上烧一会。当我们放学回家后,母亲就吩咐我们到树林里捡柴禾,树上的枯树枝被风刮掉了,我们就捡起来。越是刮大风的天气,我们越是不能闲着,抓住时机游走在树林间。每次上山回来背着柴禾,累得腰酸腿疼,手脚冻得发麻,但我们没有怨言,因为没有柴禾,生不了火炉,全家人就会挨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火炉上烤地瓜、烤土豆,眼看着土豆或地瓜一面微黄,就赶紧翻面,等到两面金黄,从外皮的缝隙中“呲呲”冒气,美味便做好了。那地瓜咬上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满嘴留香、回味无穷。母亲也曾多次在火炉上炖菜,排骨炖酸菜粉条、小鸡炖蘑菇……锅里咕嘟着,冒着气泡,香味飘满屋内的各个角落,没等吃就垂涎三尺。吃到嘴里,满口喷香,觉得比铁锅炖的好吃多了。也许这就是如今所说的“在烟火茶水中寻找诗意、在柴米油盐中安放人生”的美好时光吧。

一家人围炉取暖是最幸福的时光。晚饭后,一家人围炉而坐,母亲经常在炉子边做着针线活,询问我们的衣服和鞋子哪个应该缝补。父亲沏上一杯茶,幸福感油然而生。有时候邻居家的人来串门,父亲就和他们边喝茶边聊天。当然,聊天的内容也不集中,有时说到今年的年景如何、明年地里该种什么作物,有时说到谁家的儿子在部队提干或谁家的女儿考上大学,说到高兴时,开怀大笑。外面瑞雪下得一层又一层,屋里温暖如春,别有一番情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火炉升级了,地炉子变成了站炉子,上面还安装了几节光亮的铁皮炉桶,煤烟顺着炉桶输送到室外,屋子里散热面积大了,一抹抹炊烟在房顶上升腾,村庄里散发出浓浓的烟火味,村庄里呈现出一幅淳朴和温暖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暖气和空调已经代替了火炉,但每到冬天,我还会想起那红红的炉火,一家人围炉而坐的温馨情景,一直是我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场景。

喜欢就点个赞吧!

编 辑:吕学琦

美 编:房斌

责 编:宋子光

出 品: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

偷得片刻之闲

与您悦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