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友仁 行书自题云山得意图

纸本 长卷 水墨 27.2x212.6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云山得意图》是米友仁品质颇佳的山水长卷。图后另纸米友仁自题。其后并有曾觌(1109-1180)、吴宽(1435-1504)、董其昌(1555-1636)、娄坚(1567-1631)、高士奇(1644-1703)与笪重光(1623-1692)等人的题跋。

米友仁题 释文 :

“绍兴乙卯初夏十九日,自溧阳东游苕川,忽见此卷于 李振叔家,余儿戏得意作也。 世人知余喜画,竞欲得之, 鲜有晓余所以为画者。 非具顶门上慧眼者,不足以识,不 可以古今画家者流画求之。 老境于世海中,一发毛事泊然 无著染。 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廖廓同其流荡, 焚生事折腰为米,大非得已,振叔此卷,慎勿以与人也。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研究者撰文认为,米友仁在绍兴乙卯年(一一三五)见到《云山得 意图》时已有六十二岁,跋文记述的是米友仁在其朋友李振叔家见到自己旧作时的一番感慨。他虽谦虚地称其 作画为“儿戏”,但从“得意作也”“非具顶门上慧眼者 不足以识”的语句来看,米友仁对自己的画作却有着绝对 的自信。他感叹世人徒然喜爱他的绘画,却很少有人知道 他这么热衷作画的原由。对于这一跋文,后来美学家宗白 华曾加以引证:“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著染。” 通过米友仁的存世作品,可以把握到“米氏云山”的 整体特点:简淡自然、烟云流润、草草而成,表现出 江南雨后山峦浮动、云烟变灭的景象,米友仁自称“墨 戏”。方薰《山静居画论》中说:“款识题画,始自苏、 米,至元明人而备。” 虽然款识题画是否始自苏轼、米芾还有待商榷,但米友仁的作品确属书法与水墨画相结合 的早期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云山得意》图,山景的构图亦取空茫之感,但视野范围则略微局促。其技法风格一如《画继》所言,“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深浅墨色、层次变化,山巅端缘以较为浓重的墨色勾写阴影及轮廓,底端则以极浅的墨色晕染,没入烟霭飘渺间。沙渚上长出几丛树木,由近而远,墨色渐淡;加上左侧蜿蜒的河流绕过山脚没于山岚,不仅暗示了空间的层次,也增添了空灵萧瑟之感。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