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农房改造后的关口组。
村干部和群众开展“自己动手·美化家园”。
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
志愿者们帮忙筹备酒席。
美丽的红枫人居环境。
二公司社区群众自创快板《红蓝马甲花围腰 引领文明新风尚》。
向群众宣传”治风“政策。
组织群众打扫卫生,共同搭建漂亮的路边篱笆围栏。
人居环境美,家乡面貌新。
今年以来,清镇市红枫湖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目标,以农村“五治”结合“两改两治理”为抓手,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乡风更加文明和谐,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项目撬动 村容村貌展新颜
蓝白相间的靓丽民居,清爽整洁的乡村道路,装扮有致的农家庭院……走进红枫湖镇大冲村关口组,一幅赏心悦目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以前,有的房屋外墙、瓷砖都是脱落的,有的房屋除了正面门脸,背面侧面全是污泥裂缝,如今变化真的太大了。”谈起组里这一年来的改变,关口组组长罗忠贞感慨万千。
从旧到新,从破到美,关口的蝶变离不开项目的撬动。今年以来,红枫湖镇大力实施大冲村关口组整组76户、兴隆组整组21户宜居农房改造项目。过程中,镇村两级通过“红枫夜话”坝坝会宣传政策、搜集民意,按照“紧贴本地、文化赋能”的思路,深入提炼关口组布依族文化完善改造方案,积极发动村民投工投劳,依托小资金、发挥大作用,切实提高改造质效。
今年来,红枫湖镇始终坚持“清建管用”一体推进“治房”,除完成宜居农房改造97户外,全镇累计盘活旅居房96栋,培训农村建筑工匠20人,整治农村“空心房”5栋,常态化实施动态新增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2户,农村“治房”工作成果有效巩固提升。
群众主动参与 人居环境日日新
扫垃圾、捡瓶子、清墙面……12月11日,在红枫湖镇白泥田村,村干部和村民们正一起打扫卫生,大家热情高涨,忙得热火朝天。
“你别说,得益于老百姓们的主动参与,这村里面的环境确实提升不小。”白泥田村村支书梁志伟说道。
扁山村村民安德坤是公认的改厕积极户、示范户,他家的厕所瓷砖铺地,拖得干净亮堂,洗手台、淋浴器、冲水马桶一应俱全,这几天正在忙着打扫新改造的厕所。“以前家里用的是旱厕,苍蝇、蚊子到处飞,现在政府带领我们进行改厕,这是好事,必须配合,必须改好。”安德坤说。
白泥田村和扁山村的变化,正是红枫湖镇深入推动农村“五治”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红枫湖镇聚焦群众主体,以“自己动手·美化家园”为抓手,用好“5+X”积分激励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参治”,引导群众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围绕“三水同治”“五个环节”“三个同治”一体推进“治水”“治垃圾”“治厕”,切实将农村“五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截至目前,红枫湖镇全年共开展“自己动手·美化家园”活动700余次,完成户厕新建改造14个、问题厕所整改35个。配合上级水务部门建设清镇市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簸箩片区),预计完工后除中山村外其余村(社区)全面接入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城乡供水管网覆盖率达93.8%。
队伍带动 摈弃陋习树新风
说起右七村的李龙元,那可是村里出了名的“难搞”。
“之前,他家执意要办满月酒,村委会上门做了五六次工作才劝导成功,固执得很。”右七村村支书吴正荣说,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如今,李龙元竟是村里面最积极的“治风”政策宣传员,不仅带头抵制滥办酒席,而且哪里办酒,哪里就有他帮忙的身影。
李龙元的转变从何而来?这得益于一支名为“红蓝马甲花围腰”的队伍示范带动。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红枫湖镇积极成立“红蓝马甲花围腰”志愿服务队,以群众为主力,为酒席办理群众提供服务的同时现场开展“治风”宣传,实现群众服务群众、群众带动群众,推动“治风”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分工,“红马甲”们负责发放烟酒、喜糖、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充当秩序员引导亲朋好友规范停车;“蓝马甲”们则负责打扫卫生、收拾桌子;“花围腰”们负责洗碗、备菜、下厨等餐食类事务。大家相互合作,为群众提供大事小务的帮忙和服务,赢得群众广泛称赞。
除此之外,“红蓝马甲花围腰”志愿服务队还通过坝坝会、村民大会、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并带头践行“礼轻情重”的理念,广泛宣传“治风”政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队伍成立短短几个月,就在辖区全面铺开,反响很好。”红枫湖镇农村“治风”工作人员卢大伦说。
截至目前,全镇已成立16支服务队,共吸纳80余名群众成为志愿者,先后开展农村酒席办理志愿服务42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20余场。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主动摒弃陈规陋习,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图/文 张江隆、颜若兰、吴桐、卢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