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3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两份重磅文件的出台,引起各地对于低空经济的广泛关注,充分激发了产业活力,助推2024年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国家与地方政策引导,低空经济战略地位提升

自2023年以来,低空经济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与高度重视。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多方面的支持政策。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表明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于低空经济的高度关注。

2024年,国家与地方政府结合具体产业优势,分别聚焦低空经济整体发展、上游制造、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方面,制定具体目标与补贴政策。总体来看,2024年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各项政策体现出了较强的目标性与导向性。

在国家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2030年基本建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在地方层面,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打造世界级低空制造高地”,“支持低空飞行器整机研发制造头部企业做大做强”。重庆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200个以上通航起降点,实现低空飞行“县县通”,“干支通”机场及临时起降点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新增100亿元以上通航产业投资;2027年新建1500个以上通航起降点,实现低空飞行“乡乡通”,新增200亿元以上通航制造业投资。北京市经信局等四部门发布《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形成10个以上典型的应用场景。

上游强、下游热、中游逐步孵化

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标志着无人机产业进入有序、规范化发展阶段。2024年出台的各项政策更是进一步激发了产业活力,推动产业整体呈现“上游强、下游热、中游逐步孵化”的格局。

上游企业专注于电动化、轻量化、实用性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带动载具能力进一步提升。例如,亿航智能与英搏尔合作开发适用于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的高性能电驱动系统,有效提升电驱动系统的功率和散热效率,推动实现轻量化设计。中复神鹰、光威复材等碳纤维龙头企业积极扩大产能,以支持规模应用。大疆首发FC30无人机最大载重可达30千克,航程可达16千米,更加适合偏远地区的物资运输和灾害应急响应。亿航的EH216-S型航空器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三证”(生产许可证、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认证,适配城市交通、医疗应急等多种应用场景。

下游企业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农业植保、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积极探索和创新应用场景。例如,美团拿到无人机配送试运行许可,3千米内平均订单配送时长约为15分钟;截至9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开通43条航线,并累计完成订单超36万单,可为用户配送9万余种商品。东部通航使用直升机进行了紧急救援,并通过与深圳大学总医院合作,实现了院前院内诊疗一体化。天津宁河区探索以植保无人机替代人工低空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一喷三防”农药,进一步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上海新空直升机推出黄浦江低空旅游项目,使用BELL429直升机,从龙华直升机场飞越黄浦江至陆家嘴景观区,游客可沿途欣赏世博园、南浦大桥、东方明珠、外滩等城市景观。

中游企业探索通信设施、起降基础设施以及空管系统建设,为规模部署储备能力。在起降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城投公司、飞行汽车企业等纷纷探索起降场相关的建设标准与模式。中国铁塔基于自身资源优势,与飞流智能合作推出国内首款可上塔机巢;美团立足自身业务需求,自研与外卖配送柜融合的起降设施。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传统通信运营商、雷达厂商以及诸多中小创新企业纷纷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分别在深圳、南京等地进行了5G-A通感一体化组网验证,为构建低空感知网络做铺垫。在飞控及监管基础设施方面,无人机厂商、通信厂商、基础设施厂商均积极探索平台建设,分别聚焦空域航线规划、飞行管理运营服务、飞行监视与告警等方面。

多种创新型商业模式逐渐涌现

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领域,2024年多种创新商业模式涌现,加速了自然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

一是传统企业经销模式,即低空航空器等上游企业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渠道优势,在全国进行产品售卖。如大疆、纵横等目前主要以总部为技术、产品创新中心,利用全球及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在线销售平台,进行地方经销、全国直销,并通过参加展会、设立体验店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二是政企合作模式,即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成立地方低空企业,共同探索低空发展模式。如亿航智能与合肥滨投、合肥滨湖建投等国资平台共同出资成立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中电信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市大数据集团、苏州交投集团、吴江大数据公司携手成立苏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模式下,政府能够快速优化空域管理规则、推动管理流程更灵活高效,企业能够有效引入市场化手段及科技工具。

三是自然资源部分权利转让模式,即地方政府向可靠的企业出让空域部分权利,开发低空经济新模式。如济南平阴以9.24亿元出让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主要涉及平阴县的两座机场及配套设施,此模式促进企业进行商业化经营,推动空域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与流动。

运营商争做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领航人”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综合经济形态和新兴产业,离不开起降、通信、管理等综合基础设施,以及体系管理和运营能力的保障。我国通信运营商拥有丰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能力,正在通过创新技术、优化机制、建立生态等方式,争相探索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低空通信能力、感知能力验证,打造飞控、监管平台,服务低空航空器的大规模运行。

一是创新低空平台、网络和体系。中国电信自研低空“运管服”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对无人机飞行状态、轨迹等的管理,保障低空空域安全运行,利用5G-A低空通感组网技术,助力低空经济在物流、安防、监测和城市治理等领域创新发展。中国移动提出了混合感知新空口、“鱼鳞”低空新组网等创新技术,打造一体化的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具备全域可靠的“通”、多维立体的“感”、高效可控的“管”、智能精准的“导”。中国联通构建了“端网业智安”低空智能网联体系,提供全面的低空飞行信息和数据安全保障。

二是优化机制、建立生态。中国电信率先瞄准低空经济,成立无人科技有限公司,并牵头与产业链上下游共计82家领军企业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推动低空经济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国移动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配套基础设施的产品研发、技术论证、标准制定、应用建设和推广优化。中国联通成立低空经济融合创新中心,聚焦低空技术创新、网络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服务创新,横向拉通全国低空应用场景,纵向夯实低空端、网、智、用产品体系能力。

低空经济走过了漫长的战略规划期,正处于政策导入阶段。此阶段政策引导重点逐步从“有序”走向“规模”,预计2027年前后,产业将随着成熟度的提高逐步进入市场化阶段,“优胜劣汰”趋势将十分明显。产业各方应积极把握政策“红利期”,充分进行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多维度的探索,备战即将到来的低空经济“大考”,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