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景文在介绍酿醋工艺。 李亚芝 摄

文水县南武乡麻家寨村的醋厂,远远地就看见几十个黑色的瓮在院子里,盖着玻璃,向里面看去像是黑黝黝的醋正在晒太阳。看到记者不解的样子,村支书麻景文在一旁介绍起来:“‘夏伏晒,冬捞冰’,这是酿醋的最后一道工序,淋出的新醋经过夏日的曝晒和冬日捞冰,醋中的杂质沉淀,水分蒸发或结冰析出后,酿出的醋颜色黑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跟着麻景文一起进入酿醋蒸料车间,酿醋师傅正在将上好的高粱麦麸、稻壳放入粉碎机打碎,然后加上辅料谷,再洒上水,进入蒸锅,每蒸一次,最少需要两个小时。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吕梁,甚至在山西,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离不开醋,醋不单单是调料品,更是一种品味。只要浅浅抿一口,就知道是不是那个味。老一代文水人都熟知,打醋就到麻家寨

不得不好奇,麻家寨的醋好在哪里?

爱吃醋的人都知道,醋地不地道,不在于酸,在于酸中带着香甜,口感绵厚不刺鼻。这必须说到麻家寨村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酿造工艺,不仅要用特定的原辅料、经典的原材料配方,还要经过蒸料、发酵、熏焙、筛淋、晒醋五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按照严格的时间、技术要求来进行。这样酿出的醋色泽清亮、酸味柔和、醋香浓郁、风味纯正、口感绵和、香而微甜、色浓而味鲜,且久存其质不变,更加香醇。

在灌装车间,记者看到已经做好的醋会自动灌装、封口,然后由工人装箱后存放在成品库。成品包装盒的配料表上只有高粱、大曲、麦麸、谷壳等,无任何工业添加剂,这也是麻家寨醋品质好的又一秘诀。为了从源头上把控醋的品质,今年麻家寨集体经济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流转土地50余亩,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专供酿醋的高粱种植区。

“前几年,我们村没有产业,主要靠种植,于是我想为村里做点事。苦于没有头绪,村‘两委’成员先后去往昔阳县大寨村、清徐县、汾阳市贾家庄村等地学习取经,大家脑子也活了,同时想到村里现成的资源,我们村酿的醋说不上全国全省,至少在文水很出名。经过‘四议会’研究后,大家就一致决定依托陈醋酿造,通过‘支部+合作社+品牌’的路径,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起办酿醋厂的由来,麻景文说。

有了做事的方向,大家干劲也足,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信心也有了。大家理清家底后,清除了发展集体经济“绊脚石”,就紧锣密鼓投入新建醋厂中。2023年注册了“麻家寨”牌商标,同年8月,麻家寨村以集体经济合作社把控质量,个人醋厂代为生产的方式,“麻家寨”醋上市了,当印有麻家寨商标的成品醋生产出来,大家争着去品尝,纷纷发朋友圈留念。

“麻家寨”的醋回来了。

初步了解市场情况后,在取得一定收益后,2024年1月,集体经济合作社注册成立麻家寨食品有限公司,在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的政策和组织部门的关怀下,年产180吨的醋厂也已经修建完成。自去年8月陈醋上市以来,带动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今年预计年产陈醋180吨,利润30万元左右。这也意味着沉淀了几十年的百年非遗酿醋技艺将重焕光彩。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如今,麻家寨村因地制宜打好“特”字牌,全链升级唱好“产”字歌。坚持把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利用“党支部+合作社+品牌+N”的发展模式,深挖“土特产”,着力构建“党建链”串联“产业链”“增收链”“振兴链”的工作格局。立足于从第二产业“醋”加工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源头种植、酿造加工、包装运输,到电商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让农民从全产业链中获取更多收益。今年还修建醋文化展厅,吸引更多人来麻家寨参观,了解麻家寨牌陈醋的发展历史、生产酿造工序,向消费者宣传醋品佳酿。

村集体有了钱,也有能力反哺村级民生,带动村民增收。麻家寨村坚持把壮大产业和助民增收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用工等方式,促进群众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用工等方式为25户农户每月增收400元,村内其他农户通过出租农机设备、房屋租赁、土地流转等方式不同程度获得收益。取之于民、惠之于民,麻家寨村把制醋盈利所得用于村内公益性事业和基础建设支出,包括对村内破损道路重新硬化、新增环卫设施、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等,惠及全村495户1377人,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大大提高。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村内农户、村集体和村企业“多赢”格局,也破解了村集体“无钱办事”的困局。

“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总体布局,麻家寨村立足资源优势,按照统一种植、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推动‘麻家寨’陈醋产业化、规模化、链条化,夯实酿造调味品这条产业根基,增强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将‘原汁原味’的土特产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多汁多味’土特产,让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对于未来的怎么发展,麻景文早有了规划。记者 李亚芝 王洋

来源:文水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