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朝康熙年间,京城有个名叫王作良的富户。

他家里有个女儿王秀英,这丫头绝对是个天才。

十三岁就把家里的藏书翻了个遍,读书的速度和理解力都远远超过了她那位传统思想的老爹。

王秀英对知识有着极大的渴望,可家里的书她早就烂熟于心了。

她央求父亲:「爹,隔壁粱家藏书那么多,能不能帮我借几本来看看?」

王作良听了女儿的请求,板着脸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又不能去考功名。好好学学女红,将来才能找到好人家。」

王秀英可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主。她灵机一动,开始了她的说服攻势:

「爹,您想过没有,如果我将来嫁了个没本事的丈夫,咱们家指不定还得靠我养家呢。不多读点书,我哪来的本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作良被女儿问得一时语塞。

王秀英趁机又补了一刀:

「再说了,像唐太宗那样的明君,不还得有魏征给他出谋划策?

我多读书,将来当个贤惠的妻子,给丈夫提点建议,这不是很好吗?」

王作良被女儿说服,只好答应去粱家借书。

王作良来到粱家,恰好遇到粱员外的儿子粱信。

这位公子哥整天只知道舞刀弄枪,对读书一窍不通。粱员外对儿子的状况那叫一个愁眉不展。

两位家长一拍即合:「咱们的孩子要是结婚,岂不是天作之合?」

粱员外眼睛都亮了,「我儿子要是能被你闺女管教管教,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好景不长,没两年粱员外就去世了。

粱信不懂经营,没多久就被对手陈家整垮。

更倒霉的是,他还输了一场赌局,不得不当了三年乞丐。

王秀英听闻此事,心疼不已。

她派丫鬟送了几本书给粱信,并附上一张纸条:

「男子汉大丈夫,跌倒了就要爬起来。这些书或许能帮你重振家业。」

就在这时,陈家的少爷陈憨子看上了王秀英。

王作良听说陈家要娶女儿,高兴得合不拢嘴。

可王秀英却断然拒绝:

「爹,咱们不能只看重人家的家世。我已经有婚约了,怎么能说嫁就嫁?」

王作良气得脸都绿了:

「你是不是脑子坏掉了?粱信现在连口饭都吃不上,陈家可是咱们镇上数一数二的富豪!」

王秀英眼珠子一转:「爹,您别着急。我有办法。」

这丫头耍了个小把戏。

她配制了一种特殊的药,吃了能让脸上长出斑点,还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王秀英故意在陈憨子跟前晃悠,把人家吓得屁滚尿流,再也不敢打她的主意。

三年时间飞快过去。

粱信熬过了乞丐生涯,王秀英也到了适婚年龄。

两家人一合计,干脆把婚事给办了。

别说还真是有缘。

这三年粱信可不是白混的。

每天晚上啃王秀英送的书,学问突飞猛进,整个人也变得稳重起来。

婚后第二天,粱家老管家送来一封遗嘱。

原来粱员外早就预料到儿子会遇难,在老宅后院的松树下埋了五万两银子,就是为了让儿子东山再起。

粱信热泪盈眶:「要不是你,我可能还是个整天舞刀弄枪的莽夫。」

王秀英微笑:「咱们一起努力,迟早能重振家业。」

新婚夫妇没闲着。

王秀英出谋划策:「咱们先别在这儿和陈家硬碰硬。趁着年轻,到外地闯荡闯荡。」

粱信深以为然,两人带着五万两银子开始创业。

粱信跑业务,王秀英管账本。没几年,生意就做得有声有色。

这期间,朝廷换了新皇帝。

陈家失去靠山,生意一落千丈。曾经的镇上首富转眼间沦为落魄户。

两年后,粱信夫妇凯旋归来,直接将陈家打入尘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憨子一蹶不振。

王作良彻底服了:「闺女,还是你有远见。要不是你坚持,咱们家指不定要遭多大罪。」

王秀英笑道:「爹,现在您总明白了吧?读书可不是女子的禁忌。

夫妻俩重振家业后,始终铭记粱员外的教诲。

他们热心公益,以仁义为怀。

这个故事在当地传颂多年,成为千百人争相传颂的佳话。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小看任何人,尤其是女性。

有时候,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可能隐藏着惊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