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牛津大学领导的研究发现,海洋连通性(海洋不同部分之间水的流动和交换)是整个西印度洋鱼类丰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在《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海洋科学杂志》上发表。

连通性尤其影响草食性礁鱼群,它们对珊瑚礁的恢复力最为关键,这为决策者将连通性纳入确定保护区优先次序的考量提供了证据。

该研究还表明,除了海洋连通性外,海面温度和叶绿素水平(植物中驱动光合作用的绿色色素)强烈影响了西印度洋礁鱼的分布和丰度。在该地区保护珊瑚礁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快速发展的当地社区,他们高度依赖珊瑚礁,且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主要作者劳拉·沃穆斯(牛津大学生物系)说:“让人惊讶的是,草食性鱼类尤其深受海洋连通性的强烈影响。有效的保护区优先排序应当涵盖连通性,从而为跨境海洋保护区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这在承受着巨大人类压力的西印度洋区域尤其适用,即使在乐观的气候变化情景下,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大多数珊瑚礁每年都会发生白化现象。”

沿海社区在粮食安全方面高度依赖珊瑚礁,在西印度洋,小规模渔业提供了高达99%的蛋白质摄入量和约 82%的家庭收入。这里是世界上一些最贫困社区的所在地,且人口增长迅速,当地人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气候变化风险,这很可能会借助连续的珊瑚白化来破坏珊瑚礁。

虽然世界各地的海面温度都在上升,但印度洋的温度上升速度比其他热带海洋更快,而且它是受热力胁迫影响最为脆弱的海洋区域之一。鱼类的多样性对于珊瑚礁的恢复力而言至关重要,不同的鱼类通过不同的摄食方式为珊瑚礁提供了若干关键服务,比如以可能会与珊瑚竞争的藻类为食。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比例海洋学连通性指标,以简化复杂的海洋学模型,从而使他们能够将这一要素纳入生态模型。通常,在研究的珊瑚礁地点,中等连通性水平与较高的鱼类丰度相关联,而非高水平的连通性。高连通性可能有助于幼虫扩散,但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比如更强的波浪冲击,或者污染物、入侵物种扩散的加剧。

该研究表明,海面温度和叶绿素水平对处于食物链各层级的鱼类物种的丰富程度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资深作者、牛津大学生物系的迈克·邦索尔教授补充说:“负责海洋规划的决策者的确务必要了解海洋模式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整个食物链中的珊瑚礁鱼类的。我们的工作凸显出洋流与鱼类生态之间的这种联系对于理解环境变化和捕捞规定对敏感的珊瑚礁鱼类系统所产生的更广泛影响是何等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