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王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仙”王俊

“80后”一词又称“八零后”,从百度上查到的解释是:“80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一代名词。社会学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10年分成一个阶段加以研究,80后就是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

百度还说:80后一词也泛指出生于1970年代末期,即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年轻一代;或者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的代名词。

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80后”是个近年来出现的新词,2005年版的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上都没有收录此词。为此,胡椒还曾专门调研,结果发现:这个词是本世纪初,一个叫”大仙”的人率先提出的概念;“大仙”是一个当时和众多80后女孩打成一片的中年大叔,被誉为“80后教父”。

“大仙”和众多80后女孩打成一片的主要方式是“泡吧”,网上流传着他的一些“妙语”,如:

  • “咖啡尚有伴侣,何况你我?”
    “什么都涨了,就是底线在降。”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无聊就是无人陪你聊天。”
    “心不跟爱一起走,说好就一宿。”
    “人可就一辈子呀,你有多少床被子也只有一辈子!”
    “有时候你华丽一转身,却发现纠结在此处。”……

“大仙”的本名叫王俊,英文名DX,祖籍内蒙古宁城,195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酒仙桥。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是“比共和国晚生10年的祖国准同龄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发育于文革、初恋于拨乱反正、成长于改革开放、离婚于亚洲金融风暴、再婚于与时俱进的和谐社会。”

2009年,王俊(右二)和好友王奇(右三)等在垦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王俊(右二)和好友王奇(右三)等在垦丁
大仙(前排中)在刘建宏家中和朋友一起庆贺足球评论员刘建宏新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仙(前排中)在刘建宏家中和朋友一起庆贺足球评论员刘建宏新书

王俊1979年从北京94中学毕业后,在北京东边的大山子718大院的797厂当了临时工。当时的718大院是很大的一个工厂的总和,里面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用来装备军队的,所以为了保密、对外都用代号代替厂名;比如774、751、797、706、707、798……等。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些代号逐渐消失,如原来的774厂改名新东方了,原来最小的工厂798厂被一群搞艺术的租过去、稀里糊涂成了世人瞩目的艺术园区……

1985年,王俊加入圆明园诗社,投身到中国现代派诗歌运动的大潮中;1986年进入《北京青年报》,从事体育评论的写作,开创了中国体育评论、尤其是中国足球评论风气之先。

在上世纪90年代,王俊的足球评论的锐气横扫大江南北,与毕熙东、李承鹏并称为中国足球三大评论家,在世纪末的中国足坛以及中国媒体中打下深深烙印。

在那个时期,王俊在从事体育评论以及足球评论的同时,还笔锋锐指散文随笔。进入21世纪,王俊的生花妙笔更多的是献给80后,有关都市夜生活以及情感的随笔,随着“大仙”犀利悲怆的笔触、一度抢占了80后灵魂的制高点。

其时,“大仙”还向“四评”进军(乐评、娱评、文评、食评),在音乐、娱乐、文化、美食四路评论上,才华横溢到“收不住”;连小说方面,“大仙”也有涉猎,《先拿自己开涮》《北京的金山上》两部夜店小说,为其奠定了“夜店小说”之父的声名……

“恨国党”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恨国党”言论
“大仙”王俊的追悼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仙”王俊的追悼会

从网上得到以上信息种种,让胡椒不得不怀疑“大仙”是个“公知”;因为“公知”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一旦自己在某一方面取得一些成绩、成为有名气的“专家”后,往往就开始不甘寂寞、爱出风头,才华横溢到跨界,懂不懂的事情都信口开河、乱说一通……

2019年12月24日,“大仙”因病去世。之后看到,网上爆出此人果然是个“公知”、“恨国党”,辱骂过雷锋等英雄先烈。一声叹气后,录其小诗一首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 《工艺品》

  • 把我的身体
    整齐地叠起来
    放进箱子里
    锁上
    送到行李寄存处
    你就走了
    很久以后
    人们撬开这个没人领的箱子时
    发现里面我已经
    成为一件漂亮的
    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