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唐宋是我国诗词巅峰时期,涌现出不少文学家,为我们留下数不尽的文化瑰宝,不过诗词上造诣高,并不意味着科举之路也一帆风顺。

不论心胸多么宽广、豁达的文人,心中都有一个通过科举为官造福百姓的梦想。

宋朝就有一位落榜的考生,提笔写下一首词发牢骚,没想到这首词竟然流传大江南北,成了千古绝唱。

那么这位倒霉的考生是谁?写了什么词?他的结局怎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传遍大江南北的词

宋朝宋真宗时期,在朝廷刚刚放完榜后,一首颇具讽刺意味的词传遍了大江南北,名字叫做《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的作者,就是落第的学子柳永。

仅看这首词的名字,似乎表达了作者通过科举一飞冲天的壮志豪情。但若是仔细研究词的内容,就会发现作者的抱怨、洒脱、抑郁等心情。

词的大概意思是,这一次科举中落第,只是因为偶然失去了金榜题名的机会。就算在君王圣明的朝代,也有可能出现看错贤才的情况,就是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既然已经失去了好的机会,不如就随心所欲放荡人间,没必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悲伤。我是一个擅长作词的才子,就算没有功名利禄也不会比公卿将相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花巷柳之地,也会有摆放丹青笔墨的画屏。好在那里有我的心上人,可以让我前去寻访。不如就与这些歌姬共同生活,享受风流韵事,也是人生一大快乐。

青春的时间很短暂,我宁愿将功名利禄舍弃,换成杯中酒和耳中的歌声。

很显然,这首词是为了表达自己落第的惆怅,并通过对日后流落风尘生活,来宽慰自己不得志的情绪,更向大家表达自己的豁达和乐观。

而在科举的考生中,榜上有名的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像柳永这样的失意者。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失败,再乐观的性格也难免悲伤。

所以在这首词问世后,便成为众多落榜学子们情绪的宣泄口。不论是否真的会前往风尘场所填词之人,都会通过吟诵这首词来抒发胸怀。

时间一长,词的作者柳永就成为人尽皆知的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首词没有一些发牢骚和不满,柳永或许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获得宋真宗青睐,日后金榜及第也很有可能。

只是当时宋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

二、诗与词的差距

宋真宗和宋真宗执政时期,宋朝的经济、文化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就连普通的百姓,都能享受到时代的红利。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商业的变化。

在宋朝以前,许多人对经济没有太多了解,单纯地认为商人是赚百姓的钱。

甚至一些朝代规定,商人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居住大房子,就连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有限制。

但到了宋朝,商人的地位终于迎来了改变。

首先是宋朝的土地政策,使得农民除了耕种之外,开始做起小生意。而且这种小生意受到国家的鼓励,就连交易时间和地点都取消了限制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宋朝的经济就越来越繁华,不仅衍生出了夜市,还诞生了“外卖”。

经济高速发展之下,许多以玩乐为主的场所盛行起来,宋朝的玩乐之风也越来越浓厚。

不过不论商人的地位怎么变化,都没有超出原本的桎梏,地位最高的,还是读书人,而且社会主要消费群体,是官员和文人。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吸取了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教训,提高文人的地位。

这样一来,宋朝重文轻武便成了常态。而科举制筛选出来的官员都是文人,便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很多时候都可以引领社会风向。

相比于其他朝代来说,宋朝的官员俸禄更高。不仅能满足温饱,还能支撑起玩乐的花销,再加上社会上的玩乐风气,文人外出享受生活也就不那么奇怪。

所以许多酒楼、茶馆、青楼等场所,都为了满足文人的消费习惯,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有了文人的身影,就必不可少地留下一些文学作品。唐朝酒楼中留下的大都是诗,而宋朝酒楼、青楼中流传的,就是宋词。

诗和词不仅是文学上的两种体裁,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阶级。

诗是更为严肃的文学作品,一般用在正式场合,也用来叙述一些国家大事,被许多官员推崇,也代表着更高的追求和喜好。

而词则不同,它的诞生是为了使曲听起来不那么枯燥。所以一般的宋词都是与曲相结合,可以供人吟唱。

更重要的是,一般只有歌姬才会演唱歌曲。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宋词一直被蒙上风尘的外衣。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百姓也越来越有钱,开始出入酒楼茶馆之中,有时也会吟唱宋词,宋词便成为底层百姓和文人们共同的娱乐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当时的一些人看来,诗才是官方体裁,词只是享乐的一种工具。

当时的宋真宗正在大力发展科举,希望选拔更多人才。而且宋真宗将自己看成开明的君王,经常听取官员们的建议,企图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但柳永在词的第二句就开始表示出不满,还在词的最后为了表达自己的乐观和豁达,将科举说成是“浮名”,还要用“浮名”换来每天填词喝酒的风流生活。

三、奉旨填词,出入风月场所

在写完这首词后,柳永又参加过一次科举,接连三次落榜的柳永也引起了宋仁宗的注意。

只可惜因为这首词的流传太广,柳永好作艳词,宋仁宗即位后开始留意儒雅,对此也有些不满。

及进士放榜时,宋仁宗便直接引用柳永当时《鹤冲天·黄金榜上》的词句,说道,

“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帝的行为也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虽然宋仁宗没有明确下旨,但周围人也都清楚,柳永的仕途之路也更加崎岖了。

别看柳永的词如此潇洒,但他本人却是一个相对传统的文人。

他的祖父柳崇在当地十分具有威望,生下的六个儿子也都通过科举成为官员,有些还深受皇帝器重。

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柳永,自然对科举十分执着,很早便开始科考,希望不给家族蒙羞。

而且柳永从小就表现出文学天赋,科举之路本应该顺利一些。偏偏柳永对自己要求极高,只有成为状元、榜眼或者探花,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正是因为这样的高要求,使得多次落第,最终写出那首《鹤冲天·黄金榜上。

刚得知这一消息时,恃才放旷的柳永十分难受,他不甘心自己的成就止步于此但最终还是接受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皇帝让他去填词,他也开始出入歌馆酒楼,还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作词这件事,柳永并不陌生。

从启蒙开始,柳永就对音乐尤为敏感,能很好地发现曲律中的感情变化。

虽然在官场上失意,但柳永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获得许多名妓的青睐。

原因很简单,当时有名的烟花女子,吟唱歌曲是必修课。一首好的填词,不仅能弘扬自己的名声,还能带来数不尽的财富。

所以在奉旨填词期间,柳永并不缺少金银财宝。在巅峰时期,许多名妓都会花费重金求柳永写词,也有许多女子倾心于柳永。

但柳永并未放弃科举,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一个机会。

四、柳永改名

1034年,本以为此生只能就此沉沦的柳永,得知一个重要消息:宋仁宗为了选拔人才,放宽了科举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定这一信息后,柳永沉寂的心再次活跃起来,立刻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态度,整装待发前往京城。

但柳永担心宋仁宗认出自己的名字,立刻将原名柳三变改名为柳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这次科举中,柳永最终登上了进士榜,获得了官职。

1037年,柳永被调到余杭当县令。虽然是一个小官,但对柳永来讲却是来之不易的舞台,曾经藏在心中的抱负,如今终于得以实现。

曾经将自己比作白衣卿相的柳永,出任县令期间兢兢业业,获得了百姓们的爱戴,两年后便被调往浙江出任盐监。

柳永有感于盐工的辛勤劳作,向来填写娱乐词曲的柳永,作出《煮海歌》来歌颂百姓的辛苦,获得了盐工的称赞。

在那个封建社会中,文人大都高人一等。柳永为百姓作词的行为,无形中提高了柳永的名声,让他获得了“名宦”的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柳永的官路却并不顺利,他骨子里的恃才傲物也并没有改变。

1043年,按照宋朝的规定,柳永应该能顺利升迁。但一位有后台的官员横空出世,夺走了本该属于柳永的职位,使得柳永继续待在原地。

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职位,柳永写了一首《醉蓬莱·渐亭皋叶下》。但词中又包含了一些“不合圣意”的句子,最终宋仁宗,驳回他的请求。

好在不久后范仲淹出手相助,帮助柳永顺利升迁。

1049年,柳永出任屯田员外郎,也是柳永最高官职。因为年龄过大,加上身体原因,最终告老还乡,继续自己的填词工作。

只不过柳永信奉及时行乐,为官多年清正廉洁没有积蓄,作词挣到的钱也挥霍一空,年纪越大生活越落魄,唯有那些交好的歌姬不离不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在柳永去世后,连体面的葬礼都办不起。他的亲人也没人露面,还是歌姬们出手相助,凑钱将柳永安葬,有些歌姬还会前往墓前祭拜。

不过对于柳永最终埋葬之地,历史上众说纷纭,并没有确定的说法。

这位一生与青楼相伴,留下了众多出色宋词,推动宋词发展的大才子,最终潦草落幕,留给我们的,只有史书上那些典故。

总结:

出生在官宦之家,就注定柳永要通过科考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才子大都恃才傲物,心高气傲的柳永为自己定下高目标,却在失败后用此宣泄情绪,不承想阴差阳错最终耽误了科举。

如果没有这首流芳百世的《鹤冲天·黄金榜上》,或许柳永下一次科举就能够实现理想,最后的官职也不会止步于屯田员外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若是没有这次风波,就不会出现奉旨填词,也就没有了这么多出色的宋词,就是不知道柳永得知这一结果,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参考资料:

《漫话柳永奉旨填词柳永》——张康

《柳永的矛盾人格及其愁情形成机制探析》——王羽佳

《柳永词作中题材内容的趋俗化》——李欣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