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羲之的《远宦帖》是东晋时期的一件草书佳作。

名称:《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时代:东晋。材质:纸本墨拓。规格:纵24.8厘米,横21.3厘米。字数:6行,53字。

《远宦帖》是王羲之晚年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封信札。信中对周抚对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提及自己的妻子郗璇病重非常担忧,并问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况。

信中原文如下: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译文为:从您另外的信中知道,您和您的全家大小对我和我的家人问候,感到十分欣慰!我的家人多分散各地,感谢您思念着他们。我们当年在武昌时的诸位朋友们,也都分散到远地做官。我的老伴突然间得了重病,现在正在抢救之中,我常为此忧心忡忡。我家的其他人尚属平安无事。知道您的感情真挚深切……

《远宦帖》草法以简约为主,虽间有萦绕,亦简略不繁。两字连属者仅有“省别”、“小大”、“子亦”、“数问”、“救命”、“足下”六处,无三字相连者。整篇气势虽不畅速,但和谐无碍,中无滞阻之处。

字间隔不大,较为拥密,与《十七帖》中间疏润者不类。字形多向横扁发挥,无一笔纵情直下者。行距颇有余地。笔画洒落有致,粗细之间匀净清爽,又不失其古朴之趣。

《中国书法全集》对《远宦帖》的书法风格评价为“偏锋侧锋甚明显,体势多有章草意味”。整体而言,该作品展现了王羲之超凡的书法造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王羲之在公元334年赴武昌为征西府参军时,与好友益州刺史周抚书信往来,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关怀。此帖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远宦帖》历经千年流转,宋代曾入大观、宣和内府,钤有“宣和”等鉴藏印。后几经辗转,明代曾为秀水项元汴所藏,清代又入耿会侯、安岐之手。最终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帖不仅书法价值极高,更因其丰富的历史背景与流转经历而备受珍视。

《远宦帖》作为王羲之的草书佳作之一,充分展现了其草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它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远宦帖》不仅是一件书法艺术品,更是研究王羲之书法和东晋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它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考和丰富的历史信息。

综上所述,王羲之的《远宦帖》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书法佳作。它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备受赞誉和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