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景圣

民进党为了应对国民党提出的“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等修法提案,号召绿营支持者“青鸟”飞抵台北声援,然而这一行动却迅速失控,暴露出绿营支持者内部的裂痕和民进党自身的焦虑。表面上看,绿营以“青鸟”之名为党争加码,但事实却是,连最铁杆的绿营支持者都已经开始感到疲倦和无力。

12月20日,台立法机构内爆发了蓝绿之间的激烈冲突,场外的“青鸟”们也按耐不住情绪,开始向警方阵容推进,推倒护栏,与警察展开了对峙。按照民进党的设想,这场戏应该是一场展示绿营力量的政治秀,但现实却是,局势迅速恶化,暴力冲突的边缘不断逼近,民进党高层甚至不得不急忙踩下刹车,叫停了原本有可能让“青鸟”冲进立法院的行动。表面上是为了避免流血冲突,但更加真实的原因,是民进党内部分高层早已意识到,这种极端手段无力真正扭转局势,反而可能加速自我毁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青鸟”,不过是绿营政治动作的工具,曾几何时,民进党通过“青鸟”声势浩大的抗议行动,一度以街头运动为政治筹码,发动群众、激发情绪,从而在选举中赢得支持。然而如今,这种曾经充满激情和反抗精神的政治手段,已经开始失去效果,反而在冲突中暴露了党内分裂的危机。“青鸟”的愤怒与不满,仿佛成了民进党政权摇摇欲坠的警钟。

回顾近年来,民进党一直试图通过动员基层民众来强化其政治立场,但这一做法逐渐暴露出其弊端。最初,民进党通过“青鸟”发动的街头抗议行动常常能够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甚至成为激发选民情绪的催化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的热情逐渐减退,特别是在民进党未能兑现其选举承诺时,这种基于情绪的动员变得越来越无力。即使是最忠实的绿营支持者,也难掩他们对这种反复无常政治行为的失望。即便是那些最纯粹、最坚定支持绿营的人,也开始逐渐减少对党内这种极端政治行为的支持,“青鸟”行动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一股日益加剧的社会疲劳感。

民进党一方面试图通过激进的手段来维持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却又面临民众对于这种“政治秀”的反感。特别是当“青鸟”们的举动逐渐暴力化、极端化,民进党是否真的能够从中获得民众的支持,变得愈发值得怀疑。台立法机构外的冲突场面,明显展示了民进党动员街头力量的极限。民进党为了让青鸟们能够尽量保持在“合法抗议”的范围内,最终不得不在关键时刻放慢节奏,甚至放弃了原定的激进计划。这一决定虽在短期内避免了可能的流血冲突,但却暴露了民进党在面对社会动荡时的深层次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进党在处理“青鸟”行动时的摇摆不定,正是其政治疲态的体现。在民众越来越不买账的情况下,党内的指挥中枢已然失去方向感。原本为巩固党权、维护社会秩序所采取的动员策略,最终反而变成了一种政治陷阱,政治运作不断陷入僵局,民进党的执政地位也因此变得岌岌可危。

这一切反映的不仅仅是民进党内部分高层对于局势的焦虑,更折射出的是社会层面的深刻分裂与政治情绪的转变。民进党一度通过“青鸟”来塑造自己的反抗者形象,用“抗中保台”的口号赢得选民的支持,但如今,这种反复无常的政治操作已逐渐消磨掉了选民的热情。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开始质疑,民进党是否真心为台湾的未来着想,还是仅仅在进行一场政治游戏?即使是最纯、最挺绿的那一批人,也开始离开,怀疑党内的政治路线和做法。

而国民党方面,虽然在民进党的一系列激烈动作中占据了上风,但他们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分裂且动荡的社会局势,修法提案中的争议仍然是社会中极具争议的话题。对于民进党来说,现如今最难应对的并非国民党,而是内部深刻的政治分歧与外部民意的反转。政治舞台上,任何一个不慎的决策都可能导致政权基础的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营支持者的动员已然失去了原有的热度,民进党能否通过这些“青鸟”冲突重建起与社会的连结,能否继续在短期内通过街头运动获得政治资本,已然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过去,民进党曾因这种激烈手段而赢得了政治优势,但如今,随着社会情绪的变化,绿营已不再能通过单纯的情绪化政治动员来维系其领导地位。在蓝绿对决中,民进党可能很快发现,能否挽回社会民意的支持,才是最为紧迫的问题。

未来的民进党,如果还继续停留在“青鸟”这类过时的政治手段上,将面临更加艰难的考验。仅仅依靠街头运动和情绪操控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显然已经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台湾社会和政治生态。绿营支持者的日益流失,意味着民进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策略,否则,它很可能会被自身的激进手段吞噬,走向政治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