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倦怠,即父母自身由于长期的养育压力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症状。在社会更加注重养育质量的大环境下,当父母自身的养育能力与养育资源难以应对时,他们就会产生一定的养育压力,当个体的养育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应对与缓解,就有可能导致养育倦怠的出现。养育倦怠已成为现代家庭中的一个关键议题。《泥潭中的父母:养育倦怠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一书围绕“养育倦怠”这一主题展开叙述,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为理解养育倦怠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绪 论
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繁衍促成性别的区分,生物本能都以繁衍为首要任务以保证族群的发展与延续,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繁衍能力的初衷。进入现代文明,个体仍肩负一定的责任与使命,除了保持人类的生息与繁衍以外,还有对文明的传承与延续(李丽,2009)。婚姻作为人类种族绵延的保障,是合法生育的必要形式(余延满,2004)。《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可见,古人认为婚姻的主要目的是家族繁衍与生育子嗣(王秀玲,2007)。在当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崇尚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婚姻也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以及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诚然,在不同的时代,人们赋予婚姻不同的含义,但是婚姻作为主要的社会关系,长期以来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作用(闫玉,2008)。两个独立的个体通过婚姻这种特定的形式组建成家庭,共同繁衍后代,创造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杨发祥,2004)。家庭作为婚姻的载体,随即成了个体生存、家族延续的核心场所(潘允康、林南,199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形式,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齐晓安,2009)。其中,生育作为家庭的必要活动,是家庭的基本功能,具有实现个体人生意义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费孝通,1998)。在我国,受到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个体更加注重生育问题,将生育视为实现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骆承烈,2008)。然而,俗语有云:“生儿容易,养儿难。”相对于生育,养育问题才是家庭面对的最大挑战。新成员的到来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使家庭充满欢声笑语,也给家庭成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考验。同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社会制度的建立健全,传统的大家庭逐渐被核心家庭取代,父母成为承担子女养育责任的主体(王跃生,2006)。从子女出生开始,“如何更好地养育子女”就成为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
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更加注重养育质量,这也给为人父母者提出了新的养育要求(Verhellen,2000)。面对养育过程中的变化与挑战,当父母自身的养育能力与养育资源难以应对时,他们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感(Cooper et al.,2009)。这种在履行父母职责及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感知到的压力称为养育压力(Abidin & Brunner,1995)。适当的养育压力是正常的,可能存在于整个养育过程。但如果个体的养育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应对与缓解,就有可能导致其养育倦怠的出现(Roskam et al.,2017)。具体而言,养育倦怠指的是父母自身由于长期的养育压力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症状,如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极度耗竭感;有意与子女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减少对子女的情感付出;失去为人父母的满足与快乐;从养育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降低,怀疑自己的养育能力;等等(Roskam et al.,2018)。
本书主要围绕养育倦怠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共分为三个部分八个章节。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对养育倦怠的概念及测量工具的发展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实证研究。第一章是对养育倦怠的概念、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及具体内容进行评述,同时对养育倦怠的基础理论(风险-资源平衡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第二章对养育倦怠的测量工具进行本土化翻译与修订,为后续开展养育倦怠的实证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进一步地,第三章对养育倦怠与工作倦怠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是对中文版养育倦怠量表测量有效性的再次验证。此外,本章还运用交叉滞后模型与主客体互倚模型,探究了养育倦怠与工作倦怠的因果关系以及二者在双职工家庭中的影响方向。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围绕养育倦怠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进行考察。第四章聚焦养育倦怠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着眼于入园适应、问题行为与推理能力三个方面,并采用问卷法、实验法等进行多途径数据收集,着重考察父母养育倦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充满“疾风骤雨”的时期,该时期的个体往往会表现出较多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会进一步阻碍其社会化发展(刘广增等,2020)。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引发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如家庭功能(胡宁等,2009)。因此,第五章选取初中生及其父母作为研究样本,重点探究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本章从家庭、父母及初中生自身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养育倦怠对初中生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此外,个体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问题行为外,还包括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等较多方面。第六章则进一步从初中生的心理适应、友谊质量与学业投入等多角度入手,全面分析父母养育倦怠对子女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八章,主要对养育倦怠的前因进行探讨。第七章主要考察人格对养育倦怠的影响。人格作为个体相对稳定的特征,是影响其内在情绪感知与外在行为表现的重要变量。研究发现,人格作为养育倦怠的保护因素或风险因素,可以持续补充或消耗个体的养育资源(Mikolajczak & Roskam,2018)。本章将选取宜人性、神经质、依恋风格与完美主义等具有代表性的人格因素,并引入养育胜任力、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协同养育等作为中介或调节变量,探究人格各变量影响父母养育倦怠的内在机制。第八章则探究养育压力与养育倦怠的关系,依据风险-资源平衡理论,养育压力是引起养育倦怠的直接因素(Mikolajczak & Roskam,2018),二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是本章关注的重点。同时,作为养育压力在父母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教育焦虑是养育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在诱发父母养育倦怠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导致初中生的学业倦怠,因此上述三者的关系,将是本章第三节着重介绍的内容。
新书速递
(点击封面跳转至小程序购买)
泥潭中的父母:
养育倦怠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李永鑫 王玮 著
2024年8月出版 / 定价98.00元
ISBN 978-7-5228-3237-1
内容简介
子女既是父母成就感和快乐的重要来源,也是父母感到精疲力竭的原因之一。父母虽然深爱自己的子女,但也可能在养育过程中感到疲惫不堪。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养育政策的变化,养育倦怠这一主题引起了学者和父母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近20倍。在我国,亲子关系一直是家庭关系的主轴,而养育活动的本质在于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衡量养育质量的最终指标应当是子女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发展水平。基于此,本书在介绍养育倦怠概念的基础上,系统修订了养育倦怠的测量工具,深入探讨了养育倦怠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并分析考察了可能导致养育倦怠的原因,为预防、干预养育倦怠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学术参考。
作者简介
李永鑫,心理学博士,河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河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为应用心理学,专长于管理心理学和心理健康。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教师组织认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职业健康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等著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提交政策建议多份。
王玮,心理学博士,河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广岛大学博士,河南大学博士后,比利时鲁汶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心理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在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Current Psychology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养育倦怠的概念、理论与测量
第一节 倦怠概念的演变与养育倦怠的提出
第二节 养育概念的风险-资源平衡理论
第三节 养育倦怠的测量
第二章 养育倦怠量表的修订及简化
第一节 中式养育倦怠量表的修订
第二节 简式养育倦怠量表的制定
第三章 养育倦怠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
第一节 养育倦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第二节 养育倦怠与工作倦怠在双职工家庭中的关系探索
第四章 养育倦怠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第一节 养育倦怠与幼儿入园适应
第二节 养育倦怠与幼儿问题行为
第三节 养育倦怠与幼儿推理能力
第五章 养育倦怠与初中生问题行为
第一节 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内化问题行为
第二节 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
第六章 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健康成长
第一节 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心理适应
第二节 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友谊质量
第三节 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学业投入
第七章 人格与养育倦怠的关系及影响机制
第一节 宜人性、神经质与养育倦怠
第二节 依恋风格与养育倦怠
第三节 完美主义与养育倦怠
第八章 养育压力与养育倦怠的关系及作用机制
第一节 养育压力、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心理健康
第二节 养育压力、养育倦怠与初中生问题行为
第三节 教育焦虑、养育倦怠与初中生学业倦怠
参考文献
( 上下滑动浏览 )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