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

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41项

涵盖全省297个非遗项目

潍坊市26个非遗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

目前

潍坊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5个

总数位居全省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潍坊)

民间文学(2项)

庄农日用杂字

临朐县

老师傅的传说

潍城区

传统音乐(1项)

龙虎斗打击乐

青州市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怀师拳

寿光市

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潍坊)

传统美术(4项)

安丘玛瑙雕刻

安丘

昌乐宝玉石雕刻

昌乐

潍县砖雕

寒亭区

潍坊蛋雕

潍坊市

传统技艺(11项)

高密炉包制作工艺

高密市

青州古琴制作技艺

青州市

临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临朐县

密州酒传统酿造工艺

诸城市

老猫花灯制作技艺

潍城区

齐民大宴烹饪技艺

寿光

崇德堂鲁笔制作技艺

昌邑市

红炉锻制技艺

奎文区

茧纸制作技艺

潍坊市

潍县砸铜

潍坊市

安丘錾刻

安丘市

传统医药(5项)

赵家癫痫病医法

昌乐县

圣水陈氏推拿

青州市

斟灌安贞堂吊全风疗法

寿光市

金掌脉法乾坤针灸中医疗法

奎文区

青一堂中医针灸

青州市

民俗(2项)

老潍县念月习俗

潍坊市

盐神祭祀习俗

潍坊市

项目赏析

庄农日用杂字

《庄农日用杂字》为五言体杂字,共474句,2370字,其最大特点既是杂字又组字成句,句句都有较完整的意思,从春种夏锄到秋收冬藏,按照季节的特点、时间的先后次序写出了种菜、养蚕、饲养种植、民间工匠等全年农事和社会活动,总结了四季二十四节气农业生产的经验知识,贴近生活语言,流畅明快,利用口头文学灰谐幽默的特点,写出了人们对理家处世,接人待物、风俗民情的正确态度和人生哲理,襄括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所涉及的汉语文字、农用词语,是一部很好的农用教科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庄农日用杂字部分老印刷本及新出版书籍

老师傅的传说

老师傅的传说,是一部民间故事集,流传于老潍县(今潍坊市城区)五道庙一带,是当地代表性的民间文学和传说之一。该项目起源于清末,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具有口头性、地域性以及历史传承性、受众广泛性等主要特征,在历史文化研究、传播向善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文旅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人王益光在为参观者讲述关于老师傅的传说相关故事

龙虎斗打击乐

青州民族器乐曲《龙虎斗》,自明衡王府传播到民间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民间乐师口口相传,师徒相授,深受青州乡民喜爱,流传至今,保留完整。《龙虎斗》既可以无限反复地长时间独立演奏,又可以为高跷、旱船、龙舞、狮舞、秧歌等民间舞蹈伴奏,完整而富有艺术品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虎斗打击乐主要传承单位圣水鼓乐队在云门山森林公园演练龙虎斗打击乐

怀师拳

怀师拳是传承在潍坊寿光的武术拳种,属北方少林派系,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技击拳法,是拳术的核心技术,以攻防技击为灵魂,形成了基本功法、拳术套路、摔打擒拿术三个内容体系。基本功法分撑功、行功、八步单、梅花拳四路,套路有短拳和长拳,摔打擒拿术是以摔法为主的摔、打、擒、拿等技术。二是拳术理论,包括习武德行要求、技击哲学和技法原理的系统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师拳第五代传人赵铁生给第六代传人赵凤嘉指导动作

安丘玛瑙雕刻

安丘玛瑙雕刻起源于金元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其雕刻技艺大体上分为选料、画样、雕刻、抛光四步。施技中充分利用安丘玛瑙石原料的料性、颜色、形状等特征,在发挥想象力之余,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将传统技法与民族美学融为一体,集圆雕、浮雕、透雕、阴雕、链雕、镂空等多种技法于一体,将原石的自然迷人之景,浓缩于作品之中。在人物、花鸟、花卉、动物等作品的创作中,因料设计,纹络形体巧妙利用,镂空浮雕合理搭配,使玛瑙玉石雕件的花纹图案,上下交错,远近有别,体现出绝佳的效果。安丘玛瑙雕刻是一部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科举、艺术于一体的石刻百科全书,对研究安丘历代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和文物考古,提供了宝贵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丘玛瑙雕刻作品

昌乐宝玉石雕刻

昌乐被誉为“蓝宝石之都”,昌乐宝玉石雕刻,传承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湛,主要以昌乐蓝宝石、翡翠、和田玉、玛瑙等为原材料,用专门工具,经过选材、构思、画图、打胚、精雕、抛光等六道工序雕刻而成。雕刻技法有浮雕,立体雕,阴刻,镂空等。雕刻题材涵盖花鸟、生肖、山子、炉瓶、人物以及龙凤神兽等中华传统吉祥图案。作品主要有摆件系列、吊坠系列和宝玉石镶嵌系列等。昌乐宝玉石雕刻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雕工及稀有的原材料,使昌乐宝玉石雕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7月,传承人刘海在第十二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参展,图中展示的是蓝宝石雕刻作品《双龙戏珠》和《五岳独尊》

潍县砖雕

潍县砖雕作为当地用于祈福、装饰的传统建筑构件,工艺精湛、工序繁杂,作品质朴、简洁、大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在我国砖雕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潍县锔艺作为我国锔瓷艺术的一个流派,是山东派锔艺的发祥地和聚集地之一,它将破碎的陶瓷器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实用价值的同时,也赋予了其艺术之美;潍县古代灯彩非常著名,杨家埠作为风筝之乡,风筝与灯彩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相互融合借鉴,形成了当地颇具特色的灯彩扎制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潍县老艺人王振东砖雕作品《狮子滚绣球》

潍坊蛋雕

潍坊蛋雕是潍坊代表性的传统美术项目,它传承有序,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潍坊蛋雕主要有选材、设计、雕刻、抛光、去膜、粘接等多道工序,多以鸡蛋、鹅蛋等易得之物为原材料,融阴阳刻、影雕、镂空、浮雕、点刻、拼接等十余种雕刻技法,其题材涉及山水花鸟、鱼虫走兽、人物建筑、传说故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筝之都》王子敬、李芳芳

高密炉包制作工艺

高密炉包制作选用上好小麦面粉,先用手工引子发面,再手切肉丁、菜丁和馅。高密炉包个小皮薄,皮面暄软,内馅饱满,味道鲜美,挂浆讲究,火候独到,八成熟,嘎渣焦脆,一咬咯吱响,油香四溢。在高密,小到市集饭馆,大到星级酒店,炉包都是必不可少的面食。莫言有一首怀乡打油诗:“韭菜炉包肥肉丁,白面烙饼卷大葱,再加一碟豆瓣酱,想不快乐都不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密炉包亮相潍坊市青少年非遗研学大会暨高密市第四届非遗嘉年华活动现场

青州古琴制作技艺

古琴制作是集木艺、漆艺、音乐、美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技艺,具有工艺流程复杂、制作工艺要求高、工艺特色显著、艺术价值高等主要特征。制作流程主要有选材、定型、琴面琴底制作、试音、合琴、裹布、刮灰胎、磨平、补灰、安装配件、擦漆、上弦等十几道工序,历时2—3年。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一般为师徒传承和学校教育。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技艺,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琴研究所已制作25种最经典的古琴制式模版进行保存

临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临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制曲到酿造贮存工序繁多且大都用手工完成。用传统技艺酿造的酱香型白酒,保持了古法酿酒工艺的特点,酒体幽雅细腻、丰满醇厚、回味悠长,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全省知名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琬酱酒原酒分轮次、分型、分级进行“陶坛贮存”

密州酒传统酿造工艺

密州酒传统酿造工艺流传于宋代,北宋文学家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所著《超然台记》中“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是记载密州酒酿造历史的确切文字史料。其酒以“五粮”(高粱、小麦、玉米、糯米、大米)为原料,严循密州酒核心酿造技艺,沿用千年制曲,坚守宋元明清历代酿酒把头们传授遗留的酿造、蒸馏、勾兑、贮存古法工艺,并遵循“粮必精、水必甘、器必洁、曲必陈、贮必久、工必细、管必严”的千年酒规,其酒质醇厚柔和,香气浓郁。新中国成立后,该技艺通过口传身授和师徒传承,得到了完整地保护、传承和创造性运用,并依托山东密州酒业有限公司打造了传承基地和传习中心(博物馆),实现了生产性保护,产品以诸城为中心辐射至全国并出口东亚等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州酒业产品

老猫花灯制作技艺

老猫花灯制作技艺始于明代,“灯”象征了人丁兴旺,又与“登”谐音,元宵节期间百姓提灯进香求嗣,士子提灯拜文庙以求登科及第,这一习俗在老潍县(今潍坊市城区)尤为盛行。老猫花灯制作题材丰富,以寓意吉祥的花鸟瑞兽造型居多。制作工艺多以竹丝或铁丝扎制骨架,外糊彩纸或纱绢,或贴剪纸或施彩绘,造型饱满、鲜艳生动、制作考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表性传承人李梅工作室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十笏园非遗空间

齐民大宴烹饪技艺

齐民大宴烹饪技艺源自寿光地区,是一部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美食传奇。齐民大宴烹饪技艺的诞生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有着紧密的联系。齐民大宴共有菜点200多款,包含多个系列,如齐民小吃宴、齐民素宴、齐民大宴全席等。既有清淡爽口的蔬菜佳肴,又有浓郁醇厚的肉类美食;既有鲜美的海鲜大餐,又有精致可口的面点小吃。每一道菜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承载着寿光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德堂鲁笔制作技艺

崇德堂鲁笔制作技艺属山东制笔的重要脉系,源于清光绪年间,已传承150余年。崇德堂鲁笔制作技艺秉承山东制笔的古法工艺,经过六代笔工在制料、配料、工序、款式、作业方法等方面地持续探索、改良和创新,该技艺已形成完整成熟体系,产品呈现“以狼毫中小笔及古法工艺为核心”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4月,传承人陈元年、陈相磊师徒就新研发的崇德堂鲁笔进行探讨

红炉锻制技艺

红炉锻制技艺主要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潍县城,以东上虞铁匠村为发源地。据《潍县志》及有关文史记载,“潍县城上虞河铁匠”从业者众多,且颇具规模,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历史上该技艺多以街头打铁铺或集市“铁匠炉”方式呈现,其工艺流程复杂、操作严谨精细,制品美观大方,兼具耐用性与实用性,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艺术价值和历名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炉传习所,传承人潘永忠与徒弟在锻打锨头,落锤之处火星四溅

茧纸制作技艺

茧纸制作技艺是以活态形式表现的手工技艺,具有不可再复制性。“茧纸制作技艺”系家族内传授的绣种,数百年来未曾流向民间,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记录家族的绵延,其一直采取家族传承的方式,未发现与其相关的传承方式和技艺,具有独特性,对于研究明清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相关刺绣品具有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人马鸿乾与其作品参加2023年省工艺美术协会展览

潍县砸铜

潍县砸铜技艺是自上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四十年代近百年间潍坊主要的工艺美术行业之一,它是锻造与錾刻两种工艺的结合,利用金属的延展性,通过不断锤打,直至达到所需的形状和纹饰,形状丰富多样,纹饰题材广泛,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审美观念。“三千砸铜匠”反映了历史上老潍县这一手工艺发达盛景,是“潍州原是小苏州”的生动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人刘银屏普及潍县砸铜技艺的相关知识以及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安丘錾刻

錾刻是利用金、银等材料的质地和延展性,体现在锤蝶出器物的形体之后,进行器物表面纹样装饰的加工手法。錾刻工艺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技艺载体,不仅美化了人民的生活也增加了历史传承。錾刻基本手法主要有勾、串、点、压、踩等。安丘錾刻技艺结合绘画、雕塑、景泰蓝、乌铜走银等技法形成了独有的创作手法。在设计方面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人民的生活需求,制作了一批具有传统文化思想的现代实用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丘錾刻作品

赵家癫痫病医法

赵家祖传癫痫病医法创始于清代同治年间,是历经四代传承和临床实践所形成的一套综合治疗癫痫的医术。赵家祖传癫痫病医法按中医理论,讲求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经长期临床验证,独创了“癫痫三步联合疗法”,并通过自制的癫痫灵、愈痫康、断痫丸、固本回元丹等药剂来综合治疗癫痫。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医学价值,对其保护和传承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人赵传文为患者诊断

圣水陈氏推拿

圣水陈氏推拿,是青州市东圣水村的陈氏家族传承下来的推拿技术,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手、肘等部位拉、压定点复位患者特定的经络、穴位或肌肉、韧带等体表软组织,必要时加以针灸、拔罐、贴膏药、中药煎服等辅助手段,以调整患者气血,改善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圣水陈氏推拿“十一手法”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被人们称为“一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水陈氏推拿第四代传人陈洪彪(右二)与第五代传人陈雷(左二)、陈福利(右一)、陈福苁(左一)用圣水陈氏推拿给患者做“定点复位”

斟灌安贞堂吊全风疗法

斟灌安贞堂吊全风疗法起源于山东寿光县城东北部约30公里的东斟灌村,古斟灌,夏朝封国,距今已有四千余年历史。吊全风是面神经类疾病,大多是由于受风、受凉、病毒等引起,发病后特点口眼歪斜,涉及人群广泛。此疗法主要特点是单副单做,可根据病人病因等对症下药,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虽费时费力,但治愈率高,安全无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斟灌安贞堂吊全风疗法第八代传承人李东洋瘫患者贴敷膏药

金掌脉法乾坤针灸中医疗法

金掌脉法乾坤针灸中医疗法,是民间流传甚广的老潍县自然疗法中的独门绝技,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针灸治疗一般只用几分钟,通经活络,简单快捷,安全无副作用,不吃药不打针,即可去除顽疾,是一项传统、高效的针灸治疗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人杨金花在为患者把脉诊病

青一堂中医针灸

青一堂中医针灸前身是范氏家传针灸,是从马丹阳道教医学派散落民间部分发展而来,是以活态形式表现的传统中医技术,具有取穴少、痛苦少、见效快、易推广的特点,对常见病治疗和亚健康调理具有明显优势和疗效,对于研究中医文化、针灸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是传统文化和针灸艺术的有机结合,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代传承人潘少松为百岁老人针灸调养身体

老潍县念月习俗

老潍县念月习俗流传于山东潍坊及周边地区,系当地百姓为纪念嫦娥而形成的一种传统习俗。据传嫦娥曾跟随丈夫后羿在潍坊寒亭浞河一代生活,她心地善良,广行善事,帮助百姓学习耕织。后人为彰显其美德,传承其精神,创造了念月习俗而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中秋节期间,第三代传承人蒋恩美给孩子讲解老潍县念月习俗

盐神祭祀习俗

盐神祭祀习俗,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日举行,在渤海湾沿海地区,盐民和从事盐业生产的人们都要庆贺和祭祀盐神爷,祭祀对象就是春秋时代的齐国贤相管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神节祭祀用品

近年来,潍坊市积极发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金字招牌,以非遗保护为引领,以田野调查为抓手,挖掘、保护、提升了一批非遗项目,全市非遗保护成效显著。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125项、市级427项、县级2044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名、省级90名、市级436名、县级2049名。下步,潍坊市文化和文旅局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不断完善非遗四级名录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建设国家一流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样板为目标,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非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