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和关税就是美国政客炮制的两剂毒药,却让欧盟趋之若鹜病得不轻。
导读:
美国政客炮制的“产能过剩”论调以及挥舞关税大棒的做法,本质上就是损人不利己的“毒药”。而欧盟却盲目跟从,没看清这背后美国的自私企图和对自身利益的损害,一头扎进去,结果搞得自身在贸易、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问题频出,就像病入膏肓却还执迷不悟,长此以往,欧盟若不及时清醒、摆脱这种被美国裹挟的状态,只会让自身的处境越发艰难。
正文:
美国当选总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我告诉欧盟,他们必须通过大量购买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来弥补对美国的巨额赤字,不然就是全程关税。特朗普在文字末尾用了三个感叹号,来表示他是认真的,绝非戏言。这是公然对欧盟的一种勒索,如果没有美国主动挑起的乌克兰战争,欧盟可以使用廉价的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会减轻普通民众的生活支出,降低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
一艘货船的天然气可以让美国赚取1亿美元的利润,这难道就是美国优先吗?哪里有什么民主,哪里有什么共同价值,全都是赤裸裸的利益。欧盟被美国卖了,还要帮美国数钱,欧盟的双眼已经被完全蒙蔽。长此以往,欧盟若不摆脱这种被蒙蔽的状态,只会在利益受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美国竟然成为一个能源出口大国,真是一个笑话。特朗普如果对欧盟加征10%的关税,每年将造成欧盟1500亿的损失。特朗普对所有的盟友都加税,还撕毁了北美贸易协定。特朗普信心满满地说,我非常相信关税,我认为关税是最美丽的词汇,它会让我们变得富有。而实际上关税就是一柄双刃剑,在伤到别人的时候,肯定会伤到自己,本质上就是饮鸩止渴。关税不会让一个国家变得真正的强大和富有,只能是自我封闭,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猥琐和邪恶。
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国家认清美国的本质,不再和美国同流合污。美国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侵略扩张的历史。对世界其他国家包括自己的盟友横加关税,其实就是侵略扩张的另外一种模式。美国过往靠侵略扩张发展,如今借关税施压盟友等行径,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其真面目,不再愿意与其为伍,长此以往,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也会不断受损。
美国的舔狗冯德莱恩仍然在呼吁加大对美国的能源进口。明明美国能源进口成本高昂,且欧盟此前因依赖美国能源已面临诸多不利,可她还是继续主张加大进口,这无疑是进一步将欧盟的能源命脉往美国手里送,却不顾欧盟自身的利益以及民众的负担,其做法也遭到不少欧盟内部有识之士的诟病。
在近日召开的欧盟峰会上,德国总理舒尔茨批评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呼吁欧盟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采取对立的立场毫无意义,要提升自己的电动车竞争力,而不是打击进口。欧盟面临特朗普关税的冲击,如果欧盟挥舞关税大棒横冲直撞,反而又指责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这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是自我矛盾。美国通过乌克兰战争,让欧盟和俄罗斯彻底断绝了关系,欧盟不能使用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只能和美国绑在一起,购买美国昂贵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就是害了自己。欧盟不能彻底反思自己的行为,盲目的服从美国,没有自己的战略思维,反而跟着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战争,真是可怜可悲。
欧盟国家确实得认清时代已经改变,要明白一个道理,曾经靠殖民扩张掠夺财富的老路早已行不通了。如今唯有立足自身,秉持自立自强的理念,用勤劳和智慧去创造财富,积极学习改革开放的思路,敞开怀抱与世界深度融合,才能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若是因害怕竞争等原因刻意拒绝世界先进技术,搞自我封闭,那必然会逐渐落后,最终被时代潮流所抛弃,只有与时俱进、开放合作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美国财长耶伦于2024年4月初访华抛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之后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继续诬蔑中国“产能过剩”,误导舆论。美国总统拜登的首席经济顾问、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莱尔・布雷纳德,在2024年5月16日的一次发言中再次强调了中国在某些行业庞大的工业产能和出口规模,暗示这可能会破坏美国投资的可行性。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10月23日在布鲁金斯学会上讲话称,“为了防止第二次中国冲击,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关键的是我们看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伙伴都对产能过剩得出类似的结论,并采取类似的举措来避免他们自己的产业遭到损害”。
产能过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的能力如果充分释放,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将超出社会需求的一种状态。假如市场上对于汽车的有效需求是每年1000万辆,但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总和能够生产出1500万辆汽车,那么超出的这500万辆对应的产能就属于产能过剩部分。也有可能是因为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过度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的。从市场需求角度而言,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消费者购买能力下降、需求减少,而产能没有及时作出调整,就会出现过剩情况。
由此可见,产能过剩本就是正常的经济学概念,按常理依靠市场机制去调节优化就好。可美国却恶意满满,别有用心地将其强行安在中国身上,把产能过剩贴上中国标签,以此为借口对中国恶意打压,这纯粹是其出于一己私利、遏制中国发展的惯用手段罢了。就如同之前在新冠疫情期间,毫无根据把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给中国乱扣帽子进行甩锅陷害一样,美国一次次用这种恶劣又不道德的行径,来妄图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实在是其霸权主义、毫无底线的罪恶体现。
美国污蔑中国新能源汽车是产能过剩,主要是遏制中国优势产业发展。美国已将中国视为最严峻的战略竞争对手,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的优势产业,发展迅猛且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美国试图通过渲染产能过剩,歪曲指责中国产业政策,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联合盟友推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脱钩断链,以不公平的非市场手段遏制打压中国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碳排放和气候问题上,全球主要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这是为了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比如更频繁和更极端的天气事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球各国在能源领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依赖。在工业领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在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交通体系等诸多方面共同努力。
为了实现全球碳排放的目标,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中国技术可以引领全球,值得在全世界推广。然而美国西方等霸权国家,不是积极的推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而是从中作梗破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他们口中所说的减少碳排放目标的承诺相违背,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见不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变好,采取自我封闭的错误政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横加关税,污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把产能过剩变成了他们自我麻痹的自杀神药。
产能过剩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中国要对全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生产出更多的新能源产品,让世界享受高科技的便利。因此,世界各国要以中国新能源产业为旗帜,和中国积极交流合作,为保护地球家园作出贡献。所谓“产能过剩论”,完全是别有用心者编造的借口罢了。
欧洲电池商北方伏特投资1,500亿欧元,最终破产失败。从表面上看有这些原因,电池在关键技术上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如电池能量密度、快充技术等方面进展缓慢。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但未能有效转化为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研发效率低下。规划了多种电池产品,但在采购设备前未明确生产规格和工艺,导致美国专家设计的电池与现有设备不匹配。工厂建设盲目求大,管理、生产和运营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生产过程中工艺细节经不起推敲,电池良品率低,不合格产品多需返工,生产困难重重。高估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资本支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未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竞争态势,导致订单流失。
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欧盟盲目自大,刚愎自用,使其错失了与中国合作的良机。中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先进技术,如果和中国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欧盟却在技术上依赖美国,美国在其他技术方面可能是先进的,而在电池制造技术方面却是二流国家。欧盟这种舍近求远、忽视实际情况的做法,最终只会让自己在产业发展等方面陷入被动,只能成为一个笑柄。
欧盟企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应对,本质上就是想掩盖自身在相关技术领域落后、缺乏竞争力的现实,这种用不合理贸易手段来遮羞的做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不利于全球汽车产业健康、公平的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