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日本美容仪企业雅萌最新发布的业绩极为惨淡。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其净利润下降99.6%。目前在国内,雅萌旗下美容仪产品仍未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据悉,国内已有美容仪企业持证上岗。没证的销量惨淡,有证的卖得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证的雅萌卖不动了

根据雅萌财报,截至2024年10月31日,雅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4%;净利润同比下滑99.6%,仅为600万日元,其中,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海外业务板块销售额同比下降63.6%。

在中国市场,雅萌业绩下滑与美容仪行业新规有关。根据国家药监局此前发布的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今年7月,国家药监局将这一规定的实施时间延期至2026年4月。

雅萌是首批申报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品牌之一,但至今仍未拿证。中国商报记者致电询问雅萌售后服务热线,对方表示,拿证日期暂不确定。拿证后,目前上架的射频类产品价格是否会发生变动也不确定。

对于雅萌来说,中国市场的业绩也充满了不确定性。雅萌在财报中提及,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射频美容设备受监管政策影响,未来企业会增加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动作。

靠营销能挽救雅萌的业绩吗?有美容仪代理商对记者表示,射频美容仪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品牌多凭借营销拉动市场,消费者的选购和使用体验无法得到保障。在新规出台前,整个市场乱象丛生,漏电、接触不良、重金属超标、使用者皮肤被烫伤等安全风险问题时有发生。新规出台后,美容仪企业在自建工厂、临床检测、注册、人力、人才等方面付出较多“隐性成本”,这些成本,消费者未必会买账。

有证的企业也艰难

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目前,AMIRO觅光、玛丽仙、YOUMAGIC这三个美容仪品牌均已持证上岗。记者查询电商平台看到,这三家品牌的页面销量与雅萌相差不大。

行业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线上面部美容仪市场出现暴跌,淘宝天猫和抖音的销售额同比下跌40.96%和49.88%。在淘宝天猫的面部美容仪品类销售排名前10的品牌中,有6个品牌的销售额同比下滑,其中5个品牌的销售额与销量双下滑。

企业为了拿证,付出高成本,但难见回报。有已经持证的美容仪品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专门针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注册和监督管理,获取难度非常高,需要企业对产品设计、材料、生产、灭菌、包装、贮存、运输、经营、使用等若干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监管,为了拿证,企业确实付出了很多成本。

众多企业还在试图挤入美容仪行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国内外的美容仪企业外,其他行业的“跨界选手”也试图在动荡的美容仪行业中分一杯羹,比如资生堂(SHISEIDO)、兰蔻(Lancome)、花西子等化妆品企业跃跃欲试,纷纷推出美容仪;格力、松下等家电企业也在美容仪行业动作颇多。

消费者更关心价格变动

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输入“美容仪”,搜索量最高的关键词就是“价格跳水”。阅读量排名第一的文章为“原价2399元的美容仪,清仓跳水298元”,发布时间在今年“双11”期间。

记者发私信给文章创作者,对方表示,其是美容仪代理商,手里有大量积压的产品,“对我来说,现在无论怎么卖都是亏本,能卖一点算一点。”

有消费者甚至发文称“别买美容仪,能劝退一个算一个”。该名消费者坦言,经历了几轮价格跳水,大家都对美容仪产生了“不靠谱”的印象。而且,大家购买美容仪后,很容易将它闲置。在产品价格一再跳水的情况下,二手产品又不好卖,还不如去办张美容卡划算。

另外,美容仪也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有消费者今年11月27日投诉称,自己于2023年购买的AMIRO觅光美容仪,仅一年后就出现了无法使用的情况。

美容仪市场会回暖吗?有产业分析人士认为,美容仪受众群体更小,且依旧存在夸大描述、虚假宣传等问题,市场空间有限。

也有美容仪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此前美容仪行业确实存在野蛮生长、负面因素较多的情况。如今,国家大力整治行业乱象,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和标准,相信市场能更好地被规范,消费者能享受到更安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