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年间边学边干,周锦芳亲历上海首批商业化油氢合建站诞生(引题)

从“氢能小白”到“半个专家”(主题)

解放日报记者 查睿

“说实话,刚听说我要去加氢站做站长,我内心是非常害怕的。”2019年,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简称上海石油)建成首座加氢站,周锦芳被任命为站长。外人看来的升职,对她来说却忐忑不安。

作为最初害怕氢能的“新手小白”,上海石油沪西分公司第二网格区域经理、氢能源站党支部书记周锦芳在5年内,不仅全程亲历了上海首批商业化油氢合建站的诞生,还帮助更多年轻人成长为氢能领域的“半个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锦芳(左)为徒弟讲解氢气加注要领。受访者供图

37岁重新拿起书本

“我原来在加油站,经常自嘲是天天挨着‘炸弹’上班,后来来了加氢站,感觉是天天挨着‘原子弹’上班。”对氢能的知之甚少,让周锦芳深感压力。了解氢能,成了她破局的第一步。当年37岁的她,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问。

白天,在施工现场,周锦芳抓住机会和现场指导的氢能专家交流学习,实地学习氢能设备运行原理和操作技巧,牢记每一条管线与零部件细节。夜晚,她研读设备操作手册与工艺流程,学习氢能专业知识。

新建加氢站,对周锦芳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身为站长的她,从场地设计到施工建造,从现场监督到设备检测,几乎都要亲力亲为。

其间遭遇的困难自然无需多言,几个细节便可一窥——中国石化工作人员每人一件的蓝色工作服,周锦芳的那件尤为醒目,由于长期暴晒和汗水,她的衣服洗到褪色,颜色总是最浅的,而几乎难以穿坏的工作鞋,她在建站时甚至走脱了胶。

此外,周锦芳还和公司技术骨干、专家技师一起制作了《氢能加注操作指南》等短视频、小口诀,便于员工理解记忆。最让她感到自豪的,是参加了中国石化《加氢站管理手册》的修订工作,与众多氢能专家一起完善了氢技术行业规范标准,为氢能源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渐渐地,她从最初的“氢能小白”变成了“半个专家”。

去年,她所在的沪西分公司共服务加氢车辆6.4万车次,充换电280万千瓦时,光伏站点累计发电31万千瓦时。

从实践中创新“小技改”

加氢的车辆变多了,对氢能的巡检要求也随之变高。上海石油沪西分公司要求加氢站需要定期做一次全站巡检,虽然有了数字化系统的检测,但人力巡检仍然是重要的一环。

“安全巡检需要每2小时一次,全站共有近2000个检测点位,一次巡检下来绝对是个体力活。”如何降低巡检的劳动强度,同时保障巡检质量?周锦芳和团队成员优化实际操作,创造性地研发了一些“小技改”。每天有百余辆加氢车在站内作业,员工每天需要弯腰400余次放置普通轮挡,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周锦芳注意到这个情况,就和工作室成员商讨对策。通过加装滑轮和手柄,让员工放置轮挡时由“拿”变“推”,氢车限位器由此诞生。此后,还多次调研员工使用体验,将手柄、木质部分改用轻便材料,便于员工操作,同时推杆长度正好处于车内司机的视角范围内,有利于司机判断轮挡是否撤离,保证现场安全。

测氢延长杆也是周锦芳引以为豪的“小技改”项目。“按照巡检流程,每次加氢前,我们需要手持测氢器对储氢瓶和管路口进行检测,而早期加氢车的储氢瓶都比较高,有些女同事难以够到,我们就发明了一个延长杆,结果特别好用。”在她看来,这些“小技改”虽然算不上重大的发明创造,但也成了加氢员的得力助手。

2023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周锦芳巾帼创新工作室”成立,成员包括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师和一线站经理。针对新能源作业中的难题和关键环节,她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关键点技术攻关,推进技术改造2项、优化标准10项。2024年,该工作室还获评上海市经信系统创新工作室。

“严格”和“暖心”集于一身

由于周锦芳所在的油氢合建站是公司新进大学生的轮岗实训基地,因此她也担负着带教任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不少周锦芳的徒弟。谈起师傅来,“严格”和“暖心”是离不开的关键词。

“我们刚来时什么都不懂,每天在加油站轮岗时,也不知道要主动做什么,只能瞎转晃悠。结果被师傅一顿凶,说我们来这里是学知识的,不能有这样无所事事的精神面貌。”如今已是青卫油氢合建站站长的张雅婷回想起当年,仍然非常感激周锦芳的严格指导,“加油站的制度建设、员工管理、考核激励、设备运行等,一遇到麻烦事,我第一时间就请教师傅,师傅总是耐心地教给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在徒弟们的口中,记者还听到了“一碗番茄蛋汤”的故事。

轮岗大学生陈星耀刚来时是个“叛逆少年”,刚进班组不适应倒班生活,工作积极性不高,情绪也比较消极。随着对小陈的进一步了解,周锦芳将排班的主动权交给了小陈,小陈果断选择了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晚班,之后的工作中他的状态和劲头明显更足了。

工作态度大为好转,但周锦芳却发现小陈独自一人经常点外卖。“一碗番茄蛋汤,番茄论片,就几丝蛋花飘在上面,你竟然花了18块!下次想喝汤跟我说,师父给你烧!”周锦芳没忍住数落了小陈一通,随后周锦芳隔三岔五就会给小陈做上一碗家常番茄蛋汤,偶尔也会把家里做的饭菜打包一些带给他。

渐渐地,小陈与刚到站时不一样了,一改“叛逆少年”的形象。如今他成长为田林加油站站长,“虽然我们不经常见面,但师傅的言传身教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在工作岗位上明确了追逐的方向、学习的目标。”

据了解,周锦芳带教的轮岗实训大学生已有百余名,其中8名已成长为站经理,5名加入公司新能源管理部门成为技术骨干。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