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到两条数据。

上海,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骤降13.5%,而前一个月还保持着10.9%的增长;北京,同期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滑14.1%,而10月的数据虽然疲弱,却仍在增长的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担忧的是,从年初至今,北京和上海的累计零售总额已分别下滑3.1%和2.8%,降幅持续扩大。这些数据,如同一记警钟,敲响在每一个关心消费的人的心头。

北京和上海的消费数据如此大跌,我也不知道说啥好,要知道这还是在国家已经搞了很多补贴来提振消费的情况下。

我看到也有反对声音,他们认为是因为今年双十一提前到十月份开售,而去年是10月份预售,11月的数据被10月份透支了,所以11月份变得特别难看。

这种说法,可能也有点道理,但无非是50步还是100步的问题,哪怕没有10月份的开售,11月的消费还是下跌的,无非少跌一点罢了。

大家可以看看北京的数据,这已经不是某一个月很难看,而是从23年开始已经成为了下降的趋势,24年开始下跌趋势开始放大了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分析问题一定要由点及面,不能就盯着某个局部看,有点像盲人摸象,没用的,要看趋势,趋势才是核心。

趋势很明显,中国最牛逼的两大城市消费明显下跌。

硬要说个原因,还是老观点,我认为就是人口在迁出。

很多外地人回老家去了,特别是年底时分,公司效益不好,提早关门跑路的比比皆是,外地人只能跟着回去,留在北上生活成本太高,毫无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大城市的消费在大幅降低,而小城市甚至农村的消费却不停增长。

但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因为小城市和农村是没有就业环境的,大城市都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了,小城市或者农村会怎么样?

这种增长的背后只有更多的失业和社会矛盾。

消费萎靡只是表象,根本问题在于就业环境变差,大家都赚不到钱,与其刺激消费还不如想想怎么让人们多一点收入。

我是说真真正正的收入,撇开通胀以后的收入,不是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有闲暇时间开车拉拉货那种。

反正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行之有效的方案出台。

我不知道上面这些分析会不会又戳到某些宏大叙事爱好者的内心,只要说宏观面不好的,他就会来怼你,试图证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过去老夫还会跟他争论几句,现在我已经发现这种争论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很多事情并不会因为这些无意义的争论就改变事物的发展。

最近我倒是想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过不好一生,无论做什么都要亏钱?

根本原因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好。

因为相信未来会更好,所以他们去贷款买房,去炒股,去创业,去做一系列激进的投资,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希望。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会更好这个观念到底是谁灌输给你的?凭什么说未来会更好?

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深思。

或者你反过来想,如果未来没有变得更好,你会怎么做?

你可以看看国债,存款,或者四大行的股票,它们就是典型的做空标的,可以看看它们的走势是怎么样的。

毕竟如果靠投资可以赚到钱,谁又会去买四大行股票,会去买国债存定存呢?

所以你把这个逻辑想明白以后,应该把钱放到什么地方会收益更高就很清楚了。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用去跟一些认知不同的人争辩,市场,资本早在几年前做出了反馈,大资金在做什么,它们是怎么判断和看待未来的,其实都是明牌的。

并不会因为各种宣传,各种宏大叙事就改变它们的投资逻辑。

最典型的就是国债的走势,上周三央行立了个威,市场给了两天面子,然后呢,今天又创新高。

为什么这些大资金不去股市呢,为什么它们非要买债券呢?

就是因为机构根本不看好未来的发展,这话很难听,但人家已经用脚投票了,从2021年开始,甚至已经干了4年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是什么年份?

中国房价历史最高位!

所以资金是晴雨表,它总会提前预判经济的走势,这话实在太有道理。

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如果你硬是要视而不见,天天沉浸在自己的宏大叙事中……反正吃亏的不是我。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你认为未来会不会变得更好?咱不要说太远,比如3年内。扪心自问一下。

总之我把这个事情想明白以后,无论做啥投资,几乎没有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兴趣的可以加入七叔的俱乐部,明年年后会涨到399,值不值这个价,让已经参与的小伙伴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