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纵观2024年,传统商圈华丽转身,传承经典又拥抱现代时尚;新兴商圈凭借现代化的设施、新潮的业态组合,迅速崛起成为商业新势力。随着北京商业版图内生外扩,新一代商业地标频频涌现。基于对北京商业新版图的调研走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组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如今,北京商业正在以一种蓬勃而多元的驱动力,带来新生活、新模式、新消费等众多改变与革新。

2024年,北京商业更新的步伐更快了。过去一年,老百货纷纷开启改造,一改以往的零售格局;超市卖场也下定决心在商品、环境、服务等方面提升,双安商场结合区域消费需求更新定位为品质社区型的类购物中心,喜隆多永辉作为北京首家学习胖东来调改店为商圈聚流。随着多个新项目的亮相,北京商业布局变得更为均衡,西部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分析指出,当前零售企业调改成为不可逆趋势,但在调改中,企业还需表里兼修,从品牌、运营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百货收紧辐射范围

今年以来,许多老百货先后开启改造,寻求在购物环境、业态、商品等方面的全面升级。举例来说,陪伴消费者90多个春秋的西单商场于今年初宣布将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1994年开业的双安商场于今年8月底启动不闭店改造;营业近30年的当代商城中关村店于去年12月底正式闭店,目前已进入改造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在老百货焕新的过程中,多项目更新后的定位一致体现出对社交功能的强调以及对零售的弱化。如西单商场未来地下一层将设置“西单记忆1930”文化街区,引入文艺演出、电影等文化体验业态,双安商场着力打造“品质生活方式体验场”。

在商业更新的进程中,传统百货面临着不同的抉择。目前,西单商场、当代商城选择了拆除重建的路径,翠微百货牡丹园店和双安商场采取了不闭店改造的方式。在多方讨论中,“拆除是否为必选项”一直是关键性话题。传统百货多以柜台形式布局,且层高相对较低,已难以满足当下消费空间对于开阔、舒适的要求。不拆除改造意味着只能在原有的架构中进行装修、外立面的改造,在空间拓展上存在一定局限。

拆除后重建的项目能否找回当初的情怀,也是一个未知数。许多老百货承载着一代消费者的记忆,建筑、场景本身都与其曾经的购物经历相连,百货拆除后面临着找回当年氛围的挑战。因此,传统百货的改造需慎重权衡,兼顾多方因素。

超市融入餐饮功能

项目在调改,超市业态也在因时而变。今年以来,餐饮成为一众超市卖场开启调整的方向。其中,物美超市于今年6月在中关村店、通州龙湖店分别开出物美大食堂,提供13元、19.9元两档价位自助餐;超市发自今年9月起在玉泉路店、华光商厦店、美欣店开出“海淀食堂”。此外,永辉开出永辉食堂,盒马在广州门店推出“平价快餐”服务,华联超市北京太阳宫凯德MALL店也设置了快餐档口。

零售企业在餐饮布局中对目标客群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据了解,物美大食堂规划了写字楼店、社区店及综合店三种类型,分别对应工作人群、社区居民等。超市发的海淀食堂着力解决社区百姓,尤其是高龄独居老年人面临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选址大多位于商圈或居民区附近。跨界餐饮成为大卖场提升坪效、寻找新利润空间的一种模式。

调改升级是当前零售业发展的一大热点。在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看来,进行调改的企业一般离不开这几个原因:适应消费者的变化,改造老旧店面,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应对同行和异业的竞争等,“调改是当下零售企业实现再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会员店在这一年的扩张节奏开始提速。2023年12月,沃尔玛中国曾发布消息称,预计未来每年都有6—7家新店开业;另一家国际仓储会员店“老牌选手”Costco(开市客)会员店近年来的拓店速度也在加快。此外,本土会员店fudi会员商店也曾传出出京消息。

消费从东向西迁移

今年以来,北京西部区域迎来了一系列新项目,带动西部消费力的崛起。超极合生汇、西北旺万象汇、丽泽16号、华远坊、沙河万达广场及海淀大悦城接踵而来。加之2023年西部区域开出的西三旗万象汇、京西大悦城、檀谷TANKO、五棵松万达等项目,通过星星点点的布局以及各项目的多样营销活动,西部消费热度攀升,逐渐织出密集的消费网络。

商业项目焕新作为其中一部分,对于城市更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杨青松指出,商业除了满足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还有满足社交需求的功能,商业项目具备了供社交的场所和氛围,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情绪消费的需要,是城市生活质量的一种反映。同时商业的形象设计、影院、展览展示空间等,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传统卖场的更新也带动了商圈的升级。以喜隆多商圈的永辉门店为例,作为北京首家学习胖东来的自主调改店,永辉喜隆多店开业后引发了众多消费者进店购物,也同步带动了喜隆多购物中心的客流量及销售。11月1日,永辉发布内容显示,永辉喜隆多店重新开业后的10日,销售额达到1566万元,进店客流同比调改前增长11倍。喜隆多购物中心客流同比增长95%以上,在未计算永辉营收的情况下,商场销售同比及环比增长了近50%。

值得关注的是,在调改过程中,商业项目要注意结合商圈特点,确立鲜明的市场定位。杨青松表示,商业是个性化的,同质化是大忌,在调改中也没有模板式的调改。作为百货业态,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要把与品牌商的关系摆在首位,包括品牌组合、协同、共同成长计划等。在调改中,避免只注重“表”而忽略“里”的情况,有的商场花重金改造中庭,增加大屏,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却忽略了品牌和运营的提升。他指出,形象是“表”,运营是“里”,徒有其表,不如表里兼修,方为长久之计。

北京商报记者 胡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