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片头曲那句“谁说书生百无一用”说出了书生的意气风发。
因此,很多人就认为这句话是纪晓岚说的。
其实说出这句话的作者另有其人,原句也并非这般意气风发,反倒是写尽世态炎凉。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少年狂生
电视剧中的那句“谁说书生百无一用”是经过改编的,原句为“百无一用是书生”。
原作者名字为黄景仁,也是清朝人,仅比纪晓岚小二十五岁。
虽然同为乾隆时期的大文豪,但两人却有截然不同的境遇。
纪晓岚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是户部大员,在京城中颇有声望,自小有名师倾心教导。
而黄景仁同样出生在“官宦”之家,只不过黄家和纪家完全没有可比性。
黄景仁的曾祖父虽然担任过一官半职,但只是一个八品闲职,比知县地位还低。
而他的祖父也不太争气,参加了好几年科举都没结果,最后在县城中做了一个训导,变成了从八品。
而到了他的父亲,别说八品闲职了,举人都没考上,只是县城中的一名小秀才。
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黄景仁四五岁的时候,他的秀才父亲突患疾病,撒手人寰了。
父亲去世后,他就跟着祖父祖母生活,日子过得比较艰苦。
好在黄家也是书香门第,生活上虽有些贫苦,但对子孙的教育从未放松半刻。
更因为他的父亲去世,祖父母对他十分严苛,希望他日后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在这样的严苛管教下,黄景仁逐渐对死板的“八股文”产生厌烦心理。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他祖父母先后离世,又过了三年,一直照顾他的哥哥也突然病逝。
亲人的先后离世,让黄景仁的心境发生改变。
在亲哥去世的那一刻,他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科举考试——童子试,并一举夺魁,成为童生第一名。
当时的知县和知府十分重视他,希望他再接再厉,为家乡再添功名。
缺少了祖父母的严厉管教,再加上年少成名,他开始放纵自己,每日学古人写诗饮酒,放浪不羁。
很快,他年少轻狂之名传遍武进县,赢得了无数同龄学子的崇拜。
当时有一名叫洪亮吉的学生,也是品学兼优,两人成为好友后,日夜交流诗词歌赋。
洪亮吉更像传统士族学生,为人踏实,不但擅长诗词,还熟读典籍,对科举也没那么反感。
但黄景仁独爱诗词,性格也更加感性,常常幻想自己回到唐宋时期,可以与诗仙词圣饮酒作乐。
为此,他经常熬至深夜,捧着诗词古卷不肯放手,不再钻研科举考试。
逐渐走上“偏路”的黄景仁,是否还能考上功名?
自视甚高
唐宋时期,如果能写一手好诗词,运气好,也能求得一官半职。
但在明清时期,朝廷不再重视诗词,而是将其看作一种“娱乐爱好”,科举考题大都是治国方略。
身为清朝人的黄景仁,一味地钻研诗词,很明显是没有前途的。
性格更为理性踏实的洪亮吉曾劝他,不要被诗词耽误了前程,要以学业功名为重。
于是两人爆发了一次争吵,就此分道扬镳。
在他十八岁那年,家中为他寻得了一名妻子,两人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顺利完婚。
结婚后,他觉得自己不能继续放浪形骸,在妻子和母亲的劝诫下,他拜邵齐焘为师。
可惜他前两年一心钻研诗词,惰于学业,在秋季的乡试中落榜,只能等待明年再考。
为此,他痛改心扉,回到家中苦学一年。
不曾想,在第二年的乡试中再次落榜,这次落榜对他的打击很大。
此时的黄景仁已经二十岁了,他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是少年天才,不用埋头苦学也能轻松考取功名。
但连续两次落榜,着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一度厌烦科举,最终通过朋友介绍,拜在按察使王太岳门下,成为一名幕僚。
当时,在王家府宅中,就数黄景仁的年龄最小,很多人都瞧不起他。
有一次比赛写诗,其他人还在冥思苦想的时候,黄景仁穿着一身白色长衫,站在阳光下出口成章。
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都称他为诗仙再世。
随后,黄景仁名声大振,无数学子前来结交攀附,他的诗作也被竞相传诵。
成名后的他开始游历山川,增长见识,旅行途中结交了不少好友,并且将所见所闻写成诗词。
虽然这段时期写了不少诗词,但黄景仁的仕途依旧不顺,参加了无数次乡试,终究无法上榜。
在他二十六岁那年,他觉得长居南方并非长久之计,于是一路北上,最终来到京城。
可能受到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他的文风也逐渐从“委婉柔情”转向“豪放大气”。
此时黄景仁已经二十七岁了,别说考上进士了,连乡试都考不过,只有一个穷秀才的头衔。
此时的他,还有机会入朝为官吗?
潦倒半生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黄景仁终于迎来自己的人生转折点。
在乾隆皇帝东巡之际,他拿到了面试资格,并且受封书签官,可以领取朝廷俸禄了。
这是非常特殊的情况,一个穷秀才能被皇帝亲自召见,还授予官职,可见他还是有些才学的。
虽然这个书签官只是一个闲职中的闲职,俸禄也少得可怜,但即将三十岁的黄景仁,还是将母亲接到了京城。
他不为别的,只是想出口恶气,让老家的亲戚朋友们看看,他现在也是京官了。
见旧日好友翻身,曾经与他绝交的洪亮吉为他筹集五百两银子,劝他在京城中刻苦学习,争取考中进士,不要埋没自己。
可惜京城生活压力太大,黄景仁微薄的薪水难以支撑一家老小的吃喝。
过了没多久,他只好将家属送回老家。
而留在京城中的黄景仁决定赌一把大的,他通过借钱,筹集了一笔巨款用来打点上下关系。
在清朝,想要捐官可以,但得先辞掉旧职位。
可黄景仁把钱花了,旧职位也辞了,新官位却没买到。
黄景仁在京城内穷困潦倒,一两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很多人都笑话他命比纸薄,眼比天高。
比起穷困潦倒,很多债主见他没买到高官,也隔三差五地找上门来,催他还钱。
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带兵离开京城,长途跋涉,最终体力不支,病死在旧友府中。
临终前,他写下一首催人泪下的诗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他在京城中看到的十个人,就有九个人嘲笑他,最后只能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
就这样,黄景仁带着遗憾离开这无情尘世,留下千余首诗词,任由后人评价。
只能说时也,运也,不顺应时事,就会被时代淘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