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这么问,抗联为何不在东北进行土地革命,广泛发动民众,建立巩固的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

这是很多关注抗联的人最疑惑不解的一点。毕竟在关内,这是以毛主席领导的工农红军、八路军最成功的斗争经验。只要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无论在与内敌还是外敌的斗争中,都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完全是不了解抗联当时面临的复杂形势和东北民众当时的具体情况所产生的误解。

9.18事变后,没有人甘愿当亡国奴,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高涨,各种抗日武装逐渐形成。

当时抗日武装成分比较复杂:有中共满洲省委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组织的抗日游击队;有原关外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冯占海、马占山等人组织的各种名义的义勇军;有张海天、李海青等人领导的绿林武装;有原东北地方官员组织的抗日先锋队;还有东北各地农民自发组织的自卫军;甚至还有朝鲜人民在东北建立的抗日武装。

针对东北当时各种抗日武装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现状,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满洲省委下达了一.二六指示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要求中共满洲省委扩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反对关门主义。党组织应该主动去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

遵从一.二六指示信,满洲省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开始主动联合各种抗日力量共同御外,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到1934底,东北人民革命军编成了5个军。

1935年6月3日,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根据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以及《八一宣言》的主张,向满洲省委再次发出指示信,史称《六•三指示信》。指示信进一步提出组建全民反日统一战线,即不分党派、阶级、民族的反日统一战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六•三指示信》,杨靖宇领导的南满省委、周保中领导的吉东特委都予以认真贯彻执行,只有汤原抗日游击队的赵尚志对指示信的真伪表示怀疑。

不论《六•三指示信》是否完全正确,但它的确促成了东北抗日武装的大发展。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共组建了11个军,人数达到3万人左右。这其中,第8、9、10、11军就是非党抗日武装。

至此,中国共产党整合各方势力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地区抵御日寇的主要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消灭了大量日本鬼子,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壮大后的抗联已经对日本关东军造成了严重威胁,自然引起了关东军的特别关注。从1937年底,关东军司令部集结了5万日军主力,开始集中火力对付抗联。

在成倍装备精良的日军围剿下,抗联的斗争形势急转直下,缺枪少弹、缺衣少食,生存条件异常艰苦,官兵伤亡得不得及时救治和补充,部队越打越少。到1940年冬天,东北抗日联军总共只剩下不到1000人。

到1942年,赵尚志被捕壮烈牺牲后,周保中不得不率领剩余部队退入苏联境内。至此,抗联在东北的抗日斗争已基本结束。

那么,抗联在最艰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得到东北人民的广泛支持?还有,抗联为什么不在东北进行土地革命,发动民众建立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呢?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东北民众至始至终都是支持抗联的,早期对抗联的援助力度并不小。但到了后期,东北民众已经有心无力了。

日军加强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在东北实行“归屯并村”、“通抗联连坐法”等高压政策。到1937底,日本在东北构筑的铁路网、公路网已趋完善,日、伪军对东北民众的监管已几乎不留死角,抗联官兵很难进入村子,老百姓的粮食医药也无法送给抗联战士。到后期,两者几乎没有交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早在1932年,满洲省委遵照上海临时中央的指示,进行过土地革命,也试图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但均遭遇失败。事实上,在当时的特殊形势下,特别是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根本不适合搞土地革命。

首先,东北地区地形平坦,适合机械化作战,而不利于游击战。其次,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政府,并采取了归屯并户和建立集团部落等手段,切断了抗日联军与民众的联系。最后,如果进行土地革命,将得不到其他抗日武装的支持,而且会受到当地地主、官绅的敌对和举报。

其三,当时东北党组织的力量比较弱小,也无法获取关内党组织的成功经验。

东北条件再艰苦,发动群众、壮大党组织的力量还是可行的办法。但自上海临时中央搬到瑞金后,满洲省委和国内党中央就失去了联系,东北党组织自此接受驻共产国际中共中央的领导。

以王明为首的驻共产国际中共中央本来就不重视农民的力量,不重视根据地的建设。加之东北斗争形势的复杂,东北党组织对发动民群的工作不够重视,也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随着日军高压政策的实施,到最后两者的联系已微乎其微。

其四,由于日军长期的残酷压榨,以及对民众的消息封锁和谣言的散布,导致东北民众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对抗联的了解越来越少,很多人居然不知道抗联的存在,一部分人甚至开始怀疑抗联抗日的真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抗联之所以未能得到东北民众的广泛支持,是由特定环境下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并非东北民众不支持抗日武装。

虽然抗联在领导和组织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性,但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了76万日军,消灭了17万余日军、5万余伪军,配合和支持了关内的抗日战争。所以,抗联的功绩是巨大的,抗联的精神永远值得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