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渐行渐远,2025源源而来。各行业如何应变局,如何开新局?中新经纬广邀经济学者,梳理过去关键事件,展望新年潜在机遇,以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新经纬12月24日电 题:新能源车渗透率连超50%,“油电同权”时机成熟了吗?

作者 章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弘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一系列变化,国内销量占比连续四个月超50%。

以11月来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2.9万辆,同比增长53.8%,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0.6%。数据还显示,2024年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笔者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1200万-1300万辆。

哪些因素推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例如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普及。2024年,互联网大厂等科技公司与主机厂之间的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进一步和更多车企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智选车”模式深度介入汽车制造。在与赛力斯合作获得成功后,华为继续和奇瑞、北汽、江淮等车企达成合作。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实现车辆技术配置的融合与创新,同时还有望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新车型在市场领域里的竞争力,提升用户的优异体验度。

预计2025年,行业内类似的合作模式可能会更多出现,这些因素也将在2025年继续发挥作用,并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上升。

此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三电技术、轻量技术等创新科技的迭代更新,也将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上升。这些因素将成为新能源车企间的主要竞争点。预计2025年自动驾驶将在商业化应用层面进一步开展竞争,越来越多的车型将装载高阶智驾系统,推进车路协同技术落地等。

电池方面,固态电池和大功率超快充技术将会普及发展。全固态电池尚存在待突破的技术问题,但半固态电池装车率将进一步提升;由于大功率超快充可以缓解里程焦虑,提升用户便利,将继续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同时,轻量技术将在复合材料应用层面有所突破,进一步提高电池系统的整体性能。此外,数据和算力将继续推动车企研发和制造系统的升级迭代,支撑智能驾驶技术继续向前发展。

传统汽车产业链受挑战 加油站正在转型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替代现象。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对环保低碳的认同,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较燃油车低廉,智能化程度高,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体验更加美好。当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过,燃油汽车暂时不会完全退出市场,只是市场占有率有可能逐年缩小。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大幅提升,将给整个汽车行业生态带来一系列影响。

在整车制造领域,会对燃油汽车造成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燃油汽车市场份额的减少,还会体现在燃油汽车产业链层面,包括生产、销售、维修、补能等多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流通领域,以4S店为主体的燃油汽车授权代理模式或被新能源汽车厂家直营模式冲击。

在维修领域,目前规模庞大的售后服务系统长年来都是依托燃油汽车而生存的。由于三电系统取代了燃油汽车的发动机,车辆机械系统事故率大为降低,售后服务的技术和项目也大为改变,传统的维修厂家面临着升级转型的挑战。

在补能领域,随着燃油汽车市场份额的减少,加油站的运营也将渐渐面临挑战和持续转型。这方面,以“三桶油”为代表的石油企业早在2021年已开始转型布局,发力建设充换电站,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等。

“油电同权”需要一个时机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包括无需摇号、税费减免、不限行等。然而,当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已经达到50%、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是否应减少这种引导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不过,笔者认为现在或许还不是时机。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新能源汽车厂家盈利的仍比较少。什么情况下时机才算成熟?即何时新能源汽车能靠自己推出的车型盈利,形成健康的现金流,无需补贴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可以独立生存与发展。

新能源汽车能否盈利,能否实现每款车型的健康现金流,不仅关系到车企的生存与发展,还是整体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持续健康成熟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车企在设计研发和推出新能源车型时,必须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推出差异化产品。比如五菱宏光,专注微型电动车的发展,目标对准能够接受5万元上下/辆的客户群体。使得只需购物载货的家庭主妇和初入社会收入不高的青年,都得以买到目的单纯的代步工具。比如理想,率先大批量推出油电混动车型,解决消费者续航里程焦虑问题,让喜爱自驾游的消费者,出行更便捷、更长远、更越野。

当然,由于购车人群的需求千差万别,在突出差异化车型的同时,车企还要尽力做到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在各个层级布局产品。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新能源汽车逐渐盈利,形成健康的现金流。唯有如此,新能源汽车行业才能独立自主地健康发展。(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