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岳飞之后,再回过头,看看同时期的另一位岳飞的老领导兼同行的表现。他就是张俊,是所谓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排位还在岳飞之上。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距离“岳飞之死”仅剩最后的大半年。刚刚升为枢密使的张俊,这几天颇不宁静。最近前线的武将又打了数次大胜仗,将金人过去的嚣张气焰一挫再挫。整个南宋朝堂的气氛似乎也远胜往昔,愈发雍容、镇定、祥和。
但张俊自己知道,这看上去波澜不惊的背后隐隐已有一场针对武将的大风暴在蓄势待发。
正值这微妙时刻,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先后都同张俊谈话,一个“单独召见”,另一个就将“密约和议”提前告知张俊,搞得既神秘又默契。甚至内容都相差无几,都是朝廷要同金人和议、要收回各大将在外的兵权。另外,对于武将中最不配合的“那个人”,就请你张俊出个头、帮个忙,将其拿下吧。
这个最不配合的人,自然就是脾气和名气一样大的岳飞。
在此之前,我们不得不先抛出几个问题。对于扳倒岳飞这样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高宗赵构为什么信任张俊, 选择张俊? 张俊又凭什么能办成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先说张俊和赵构之间的关系。赵构对张俊的信任到底从何而来?
说起来,张俊的出身并不高贵。他出生在西北边陲的一个普通的贫民家庭,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在这种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俊,反而下了一番苦功夫,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所谓“负气节, 善骑射,里豪不能诎”。祖母田氏对他非常看好和器重,就对张俊的母亲说:“是儿必兴吾门。”
此后张俊在军中表现得果然相当勇猛,没有辜负祖母的期望。他的作战风格是“皆先登”,凭借着多次的“皆贾勇先登”,他很快从底层的士兵成长为一位善战果敢的将军。一时间几乎军中人人都知道,这人能处,一有战事他是真敢打、真能上。
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北宋名将种师中在驰援太原一战中大败并当即饮恨沙场时,张俊当时作为一名小小队将却能临危不乱,带着数百人的小队在乌河川大呼死战,带头反攻,最终成功斩首五百金兵,以少胜多,一时间声名鹊起。
当然了,张俊除了能打,也非常聪明。他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脑子特好使,这一点就体现在选择效忠的领导上。
之后金兵包围汴京,张俊也及时率队赶来支援。正是在此期间,他遇见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贵人——当时的兵马大元帅赵构。当赵构第一次在自己的元帅府见到相貌堂堂、英武雄壮的张俊时, 不由眼前一亮,当即擢升他为元帅府后军统制,直接将他纳入自己的麾下。
跟着新领导的张俊也是尽心尽力,同时更是敢于提前下重注。就在钦宗皇帝命中书舍人张澂来诏大元帅赵构回汴京,让赵构将兵权交给副元帅时,张俊第一个态度鲜明、立场坚决地对赵构表示:“此金人诈谋尔。今大王居外,此天授,岂可徒往?”
意思是,眼下钦宗皇帝被金人围困在内,而大王您在外,这岂不是天赐皇位给大王您吗? 您怎么能够去汴京呢?
赵构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决定汴京不去了,兵权也不交了,爸爸徽宗、哥哥钦宗也都不管了,汴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就更别提了,自顾自地默默带兵远离险地,奔向济州。
事实证明,对于赵构个人来讲,张俊的提议无疑非常正确。不久汴京城就被金人攻破,徽宗和钦宗更是被金人直接掳走。眼见两个皇帝都没了, 一时间整个大宋朝都显得那样不知所措又惶惶不安。
张俊却气定神闲,非常淡定地开始劝说大元帅赵构应该赶紧给自己升职,即位当皇帝。这次赵构泪流满面,拒不答应。张俊也并不泄气,这毕竟是劝人做皇帝, 哪有这么容易? 他知道, 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在劝谏赵构即位当皇帝这件事上,张俊采取的是双管齐下的办法。
一是作为武将的自己亲自出马,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大王皇帝亲弟,人心所归,当天下汹汹, 不早正大位, 无以称人望。”总之,您要是不当皇帝, 天下的百姓该怎么办啊。
二是让文官身份的耿南仲不断上奏劝说, 如此反复三次,赵构终于决定由张俊随从护卫,离开济州,前往应天府,接受帝位,并且当年就改元为“建炎”。用意也很直接: 建隆再造, 以火克金。要先从年号上来克制、盖住金人。
顺利登基的赵构当然也没忘了张俊的拥立之功,就在南宋政权刚刚建立之际,赵构就将手头所有部队统编为前、后、左、右、中五军,各军设统制一位,其中的前军统制就是张俊。这就像刘备即位汉中王后,马上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等。也算是给对方的大力支持、积极拥戴的部分回报,同时也是对这般“从龙之臣”的高度认可。
至此,高宗赵构和张俊二人的利益已然有了愈发深层次绑定的趋势。
值得一说的是,此时赵构麾下的五军都提举由刘光世担任,左军统制由韩世忠担任。后来鼎鼎大名的“中兴四将”,这里就已经凑齐了三位,阵容堪称豪华。
赵构此时虽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也曾一度煞有其事地哄人说:“朕将亲督六师,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 与之(金人)决战。”但最终还是决定“巡幸东南”。说是“巡幸”,实则是逃跑。
赵构的南逃之路相当狼狈。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金兵袭击扬州,赵构为了自己继续顺利南逃, 把张俊、刘光世等心腹统通派遣去殿后,阻止金兵继续追击,身边只留苗傅一军护驾赶赴杭州。
苗傅资历很老,是当初赵构身为康王、兵马大元帅时的心腹。赵构即位后封五军统制,苗傅就担任了右军统制,也是颇得赵构信任。
两个月后,苗傅和另外一位武将刘正彦因不满赵构及赵构信赖的权臣王渊、康履二人,便在南逃的路上发动政变,直接斩杀了王渊、康履二人,又迫使赵构退位,让三岁的皇太子即位,苗傅、刘正彦二人则把持朝政。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苗、刘兵变”。
苗、刘二人发动政变之后,环顾杭州周边的驻军,最担心的就是兵力最强的张俊。于是伪造命令,用升官的方式企图让张俊远离杭州,将其派往凤翔府去任职,从而解除他的兵权。
接到命令的张俊正感疑惑之际,瞒不住的苗、刘兵变就也跟着传来了。张俊反应很快,在第一时间同周边的韩世忠等人会合,其间多次拒绝苗、刘二人的高官厚禄,最终向韩世忠借兵,成功合力攻进杭州城,救得高宗赵构,圆满地完成了勤王任务。
这件事令赵构非常感动,当时就给张俊加官进爵,拜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御前右军都统制,不久又拜为浙东制置使。甚至哪怕多年之后张俊去世,赵构也对这一功劳念兹在兹:“俊在明受间, 有兵八千屯吴江,朱胜非降授指挥,与秦州差遣,俊不受,进兵破贼,实为有功,可与赠小国一字王。”
不只是口头表扬,更有实际好处,特地追封张俊为循王。封王这一举动非同小可,这是自宋太宗淳化年号(990—994年)之后,异姓被封真王的第一例。赵构对张俊这一关键时刻勤王的认可和感激,由此可见一斑。
这也是张俊继当初成功拥立赵构当上皇帝之后,又一次成功将赵构扶上皇帝宝座。而两人的利益绑定关系, 也是得到持续地深入和强化。
那么,还有什么功劳能比肩两次拥护皇帝上位这种顶级功劳呢?
其实也是有的。那就是再一次护住赵构的人身安全和皇帝宝座。
建炎三年是赵构内忧外患、四处逃亡的一年。好不容易解决了内部的苗、刘兵变,有惊无险地实现了复辟, 同年十月,外边的金人就又火速打来了。并且是金国四太子金兀术亲自率兵十万, 分三路南下,直奔临安。吓得身在越州的高宗赵构赶紧逃向明州。因为有了苗、刘兵变一事, 率先勤王的张俊就成了赵构身边最重要也最受信任的一支护驾部队。
可金人实在来得太快,赵构最终还是决定将张俊留下抵抗金兵,并赐亲笔书信说:“朕非卿,则倡义谁先; 卿舍朕,则前功俱废。宜勠力共捍敌兵,一战成功,当封王爵。”信的内容不长,但期望很高,明摆着是对二人利益的又一次深入绑定。
一是回顾过去,给予肯定,我要是没有你,那么谁肯率先倡议,让我早登帝位呢; 二是讲明利害, 你要是没了我, 那么你此前的功劳全都白费了。总之一句话, 只要你努力能让我继续当皇帝, 我就能封你当王!
手里拿着皇帝画的大饼,眼里看着皇帝溜之大吉的张俊,只能选择积极准备断后, 为皇帝逃跑争取足够的时间。
宋金交战初期, “自金兵入中原, 将帅皆望风奔溃, 未尝有敢抗之者”。正因为如此,在南宋将帅普遍不敢打仗只能逃窜的情况下,金兵才能追得又急又快。张俊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在金人快要逼近明州的时候,张俊想要派人去查探军情,但偌大的军营竟然“无敢应者”, 最终有位叫任存的小兵挺身而出,才探得金军虚实。
很快, 建炎三年十二月, 金将阿里、富勒珲二人率领大军赶到明州城下。因为有太多不战而胜的事例在前, 不曾休息的金兵直接就对明州城发起进攻。
明州城内的张俊一军,尽管占据地利早有准备,又是以逸待劳,但仍付出了极惨重的代价。
张俊先是派统制官刘宝等出战,一路远道而来的金兵战斗力仍旧很强,刘宝身边的将领党用、邱横等当场战死。
眼见金兵这般凶悍,张俊赶紧将手头的大将统通派遣出去。统制官名将杨沂中、田师中, 统领官赵密等,无不纷纷加入战场,并且无一不是拼了命的打法:“舍舟登岸力战”, “皆殊死战”。
即使这样, 战事仍旧一度陷入僵持。直至明州地方军中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质率领舟师、知州事刘洪道率领州兵火速驰援, 才得以将金兵暂时击退。
金将阿里、富勒珲二人打仗一向以凶悍著称,在第一次失利之后,非但不退,反而接着发动猛烈进攻。但在张俊的正确指挥下,阿里、富勒珲用尽办法也没能拿下明州城,只得暂时退守余姚, 向后方更生猛的金兀术求援。
等到金兀术援军到后,孤立无援的明州城虽然终于被攻破,但张俊已成功地为赵构争取了足足17天的宝贵时间,自己也从容撤退。
逃到后方的赵构听到相关消息后,忍不住又一次亲笔写了《明州奏捷赐诏》赐给英勇善战的张俊, 在诏令里面明确表示:
朕观国家,自金人入寇以来,士气沮丧, 莫敢撄其锋者。今复遣轻兵深入四明,卿贾勇先登,以身督战,大获胜捷,忠宜之节,俘馘之功,独高一时⋯⋯望于卿者懋功之赏,朕不敢私,故兹亲笔奖谕,想宜知悉。
张俊打的这一场明州之战,不仅仅当时的高宗赵构相当认可,在之后的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 ,南宋朝廷开始总结和表彰宋金战争中所立战功时, 张俊的明州之战也被评为“乾道十三处战功”之首。
此后,张俊也得以顺风顺水地一路高升。尽管没有如约被立即封王,但在整个两浙地区,除了刘光世、韩世忠两人以外, 其他众将,哪怕是另外一位当初同为五军统制里的后军统制陈思恭也统通归张俊指挥。
我们也不难回答最开始的问题。张俊之所以深得赵构信任,就是因为他的三大特点深得赵构之心,那就是既忠心、又能打、还好用。这样的手下, 谁不爱呢?
渐渐地,对于高宗赵构来讲,国内外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了。
外面金人对自己的威胁程度不断下降,而内部武将的威胁程度反倒水涨船高,其中以岳飞风头最盛,兵锋最锐,威胁也最大。
早在南宋建立之初,赵构为了这个极为孱弱的政权能够生存下来,不得不放弃重文轻武的祖宗家法,开始重用武将,允许武将自行扩军,这些武将便得以自由自在地野蛮生长。像岳飞大破杨幺水军之后,首先就是迅速收编其中成员,使得岳家军一度达到惊人的十万人。
除了岳飞所领导的岳家军之外,张俊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吴玠的“吴家军”等也都是一样,都享有颇高的自主权。尽管如此,朝廷为了稳固政权,非但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要不断以高官厚禄来稳定和笼络这些武将的心。以至于当时的中兴诸将,如“韩、张、吴、岳、杨、刘之流, 率至两镇节度使”。此后的张俊、韩世忠更是增加至三镇。据台湾地区石文济的《南宋中兴四镇》统计来看, 这种趋势尤为直观: 在建炎元年(1127年),四镇总兵数仅占全国总兵数的5%,但是八年以后, 到绍兴五年(1135年),四镇总兵数是十八万, 占全国二十万总兵数的90%。
同时这些大将还享有相当大的军政、财政及民政大权,在各地行事相当自由。对于武将来讲,这实在是一段“你好我好,各自欢喜”的美好岁月。但对于赵构、对于朝廷来讲,可就无疑是一段憋屈又无力的难受时光。
等到绍兴五年(1135年) ,在岳飞大破杨幺的水军之后,南宋政府终于摆脱了此前内忧外患的尴尬局面,开始试图解决关于武将的兵权问题。
对于解除兵权一事,因为绍兴七年(1137年)出现了极为沉痛的淮西兵变,之后朝廷倒也并不猴急,而是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个接着一个慢慢解决。
等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时,宋金又一次交战, 这一战打得很是漂亮,一度大败金兀术十万众于柘皋, 是为“柘皋之战”。而这一战,在后来同样也被评进“乾道十三处战功”。此时金国已无力攻宋,只好准备重新与南宋议和。这就给了高宗赵构又一次打压武将、收回兵权的机会。这时候,南宋国内所剩兵力最多、战力最强的, 要数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
在这三人里面,岳飞和韩世忠的主战心思尤其强烈。尤其是岳飞,他功劳卓著,但脾气倔强、性格刚直,相对而言最不好拿下,堪称赵构集权路上的最强劲敌。
对于赵构来说,要扳倒最难对付的劲敌, 自然得用最能打的心腹。这位最强的心腹,非张俊莫属。尽管张俊向来和赵构是深层次的利益共同体,但在收回包括张俊本人在内的各武将的兵权这样的重大事务上, 赵构仍然不得不慎重考虑张俊的态度和情绪。
张俊的态度呢,一开始显得摇摆不定。一方面,张俊此前虽也曾强烈反对过消除兵权一事,想要保全自己的兵力。但另一方面,在对金人的战与和的大方向上,张俊还是很敏锐地紧跟朝廷的态度, 选择主和。与那些看不清政策风向变化、一味高呼酣战的“主战派”如岳飞、韩世忠相比, 张俊的态度可谓是截然不同。
赵构这样一通盘算, 与他向来绑定在一块儿的张俊无疑是最好拿下的,也是最顺手、最好用的。所以,高宗赵构选定的第一人便是张俊,并单独召他谈话,做思想工作。
《续资治通鉴》记载完整的谈话内容是这样的:
帝问曾读《郭子仪传》否,俊对以未晓。
帝谕云:“子仪方时多虞, 虽总重兵处外, 而心尊朝廷,或有诏至, 即日就道, 无纤介顾望, 故身享厚福, 子孙庆流无穷。今卿所管兵, 乃朝廷兵也, 若知尊朝廷如子仪,则非特一身飨福, 子孙昌盛亦如之; 若恃兵权之重而轻视朝廷, 有命不即禀, 非特子孙不飨福, 身亦有不测之祸, 卿宜戒之。”
简单来讲,高宗赵构这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让张俊要向唐代的郭子仪学习。
郭子仪是何等人呢? 唐代史臣裴垍讲过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高宗赵构在这里也说得非常明白, 要是张俊能像郭子仪一样忠诚, 则“身享厚福, 子孙庆流无穷”; 反过来, 要是不能像郭子仪那样听话, 则“有不测之祸”。
一言蔽之,你张俊要是敢跟我对着干,你就看着办吧。诚惶诚恐的张俊在接过赵构的密令之后, 帮赵构解除其兵权的第一个大将,既不是岳飞,也不是韩世忠,而是他自己。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高宗赵构在事先与张俊沟通后,以赏赐柘皋之战的功绩为名,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升任张俊与韩世忠为枢密使,同时将岳飞提升为枢密副使。
同时,高宗赵构也巧妙地放出烟雾弹, 表示这是给大家升职并增加兵权:“朕昔付卿等以一路宣抚之权尚小,今付卿等以枢府本兵之权甚大。”意思是过去赋予你们一路宣抚的权力尚且有限,如今赋予你们枢密使、枢密副使这一掌管军事大权的职位, 权力更为重大。
早已心领神会的张俊率先主动请求解除自己的兵权。此时身为枢密使的张俊带头表示:“臣已到院治事,见管军马,伏望拨属御前营内。”意思是我已就职枢密院,现管理的军马,希望交由御前直接统领。他第一个交出手中兵权, 不愧是赵构的心腹。
这让赵构相当满意,专门召见岳飞,在他面前再一次大赞张俊有郭子仪的风范。当然,这同时也是在暗示岳飞应当向张俊“见贤思齐”,交出兵权。
随后,赵构便同时宣布撤掉三人以前的宣抚司,将其手下各部统通改称统制御前军马,隶属于枢密院,由朝廷直接控制。
在岳飞尚且还不大明白,或者说还不愿意去明白高宗用意的时候,另一位向来谨慎机敏的韩世忠却秒懂了,知道朝廷风向变了,当即将自己这些年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军储钱百万贯、米九十万石、酒库十五座上交于国,以迅速自保。
可即便如此,等到五月的时候,朝廷还是派遣枢密使张俊和枢密副使岳飞二人前往楚州安抚原属于韩世忠的军队。说是安抚,实际上是想进一步分割韩世忠的“韩家军”。同时也是想让这三大将彼此产生嫌隙,从而避免他们铁板一块,对抗朝廷。
这里不得不先理清三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三人之间的关系本来也挺亲密,不是完全没有合作乃至联盟的可能性。
先说张俊和韩世忠,他们既是多年战友,又是儿女亲家,关系铁得不行。张俊的二女儿嫁给了韩世忠的第二子,第五子又娶了韩世忠的小女儿,可以说是亲上加亲。至于这两人与岳飞的关系呢,则要稍微复杂一点。
早在建炎四年(1130年) ,岳飞还是张俊手下的一员部将。在张俊眼里,岳飞大概就是一个跟着自己混的小兄弟。有一说一, 对于骁勇善战的岳飞, 张俊一度相当欣赏,且多次加以举荐、提拔。无论是在建炎四年张俊征戚方, 还是在绍兴元年(1131年)张俊讨李成的战役当中, 岳飞都是张俊极为看好并重用的武将。当时的宰相范宗尹就曾表示:“张俊自浙西来, 盛称飞可用。”
随后剿流寇、平江淮等战役中, 张俊也是上奏“飞功第一”,并且“加神武右军副统制”,这时候张俊本人担任的就是神武右军都统制。也就是说, 张俊曾让岳飞做了自己的副统制、副手, 足见他对岳飞的器重。这也是两人的蜜月期,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两人确实有合作的可能性。
然而到了绍兴四年(1134年),张俊就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尽管他升官的速度已经够快了, 却没想到岳飞比他更快。就在这一年,年仅三十二岁的岳飞成功收复襄阳六郡,被封为清远军节度使,与资历更老的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等平起平坐。
要知道,哪怕是深受高宗赵构宠信的张俊都是四十三岁才受封节度使,由此可见岳飞的升官速度实在惊人。这时候的岳飞也显得颇为轻狂,把握不住自己说话的尺度,导致类似“三十二岁建节, 自古少有”“己与太祖以三十岁除节度使”等言论不胫而走。对此,张俊的反应是忌惮。这不仅让张俊一个人无法接受,韩世忠也同样感到不平。
《宋史·岳飞传》记得很清楚:
初, 飞在诸将中年最少, 以列校拔起, 累立显功, 世忠、俊不能平, 飞屈己下之。幕中轻锐教飞勿苦降意。
而这种颇为尴尬的局面, 到了岳飞大破杨幺水军之后, 挑选了各种楼船、兵器、器械, 分别送给韩世忠、张俊二人, 向他们主动示好,才有所转变。
但这种转变又展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世忠始大悦, 而俊益忌之。对于岳飞如此迅速地崛起, 心中感到不快、不爽、不满, 本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岳飞主动示好之后, 韩世忠和张俊各自的反应确实高下立判。虽然岳飞的晋升迅速, 但说到底也是用一场接着一场的血战打出来的, 并没有走捷径。
在所谓的“中兴四将”中, 刘光世因一贯相对最畏惧金军, 遇到战事往往多不奉诏而设法逃避, 成为第一位被收去兵权的大将, 与其他三位将领的来往和纠缠也就没那么多。
但在高宗赵构的一通安排与算计之下, 剩余的三位将领中, 张俊与岳飞、韩世忠二人之间更复杂、更深入的纠缠, 就此拉开了序幕。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 尽管谨慎的韩世忠已向朝廷主动示好, 但赵构还是决定让枢密使张俊、枢密副使岳飞二人, 前往楚州安抚原属于韩世忠的军队。
在张俊、岳飞离开临安府之际, 宰相秦桧就代表朝廷在政事堂示意二人此行要“以罗织之说, 伪托上意”, 做掉韩世忠。同时分割和肢解韩世忠的“韩家军”, 让“韩家军”从前线楚州撤到后方的江南镇江府。对此岳飞当场就反唇相讥, 表示:“世忠归朝, 则楚州之军,即朝廷之军。”秦桧无言以对, 只得将任务甩给张俊。
面对高宗和秦桧交代的任务,张俊没办法,想让岳飞起头, 自己跟着来分割韩世忠麾下最为精锐的背嵬军。岳飞还是不干,又严词拒绝:“不然, 国家所赖以图恢复者, 唯自家三、四辈。万一主上复令韩太保典军,吾侪将何颜以见之? ”大意是说: 国家所依赖以图谋复兴的, 唯有我们三四人而已,万一皇上再次命令韩太保掌管军队,我们将有何面目去见他呢?
眼见岳飞义正词严地表示自己没脸干这事,张俊也不好有何动作,心里始终“不大乐”。
接下来在讨论该如何安置楚州城的时候,两人又起了争执。张俊认为应该执行高宗的命令,及时修缮城池, 加强防御。但岳飞又一次反对:“吾曹蒙国家厚恩, 当相与勠力复中原,若今为退保计,何以激励将士? ”这让张俊“又不乐”。
眼见岳飞各种不配合,唱反调, 没法完成任务,张俊最终只得强行下令摧毁海州城,将百姓迁往后方镇江府,一度搞得“人不乐迁,莫不垂涕”,同时又将韩世忠的精锐军队统通调往临安屯驻。
对此,赵构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虞集的《高宗御书》里还能看到相关诏令:“成闵所管人,有见在苏州者。卿可拘收前去,恐走逸了。
共及百来人,见在亲随马拨入背嵬军。付俊。”
成闵是韩世忠的部将,该部不过百余人,相较于数万人的楚州军而言,无疑是微不足道的,竟也让赵构不嫌烦劳,亲自过问,足见赵构的重视程度。
张俊、岳飞二人就这样完成任务后,回到临安府。然而岳飞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愤懑地习惯性发脾气,表示要辞职,并请求高宗“别选异能,同张俊措置战守”。就在这时,张俊终于决定对岳飞下手了。
张俊选择这时候动手,固然是因为在楚州与岳飞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他想要发泄对岳飞的不满。同时也出于张俊对时局的高度敏感,尽管解决了韩世忠的兵权问题,但他还是担心高宗怪罪他没能彻底肢解“韩家军”, 所以为了推卸责任、进行自保, 历来谨慎的张俊也必须对岳飞动手了。
于是张俊大肆散布岳飞“议弃山阳(楚州) ,专欲保江”的流言,而早就想干掉岳飞却又苦于无甚把柄的高宗赵构、宰相秦桧也都心领神会, 纷纷借着这个由头重拳出击, 火速与张俊形成合力。赵构当即表态:
飞于众中倡言:“楚不可守, 城安用修。”盖将士戍山阳厌久, 欲弃而之他,飞意在附下以要誉, 故其言如此, 朕何赖焉!
大意是说: 岳飞在众人中公开宣称楚州无法防守, 修城又有何用,这大概因为将士们戍守山阳已久, 心生厌倦, 想要放弃转移到其他地方, 岳飞此言是为了迎合部下以博取声誉, 他这样说, 让我如何依赖他呢!
他还特意强调一番,我可不是冤枉岳飞的,都是岳飞自找的。秦桧当然也及时补刀:“飞对人之言乃至是, 中外或未知也。”即岳飞对他人所言竟然如此, 朝廷内外或许还不知晓。秦桧立马组织人手疯狂地弹劾岳飞, 列举他的各种罪行。
与此同时,张俊也继续发力,派人直接去抓捕岳飞部队中的王贵、王俊等人,以进一步构陷岳飞。
最终在赵构、秦桧、张俊三人的合力之下,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便把岳飞投入大狱,并很快将其杀害。《宋史》记下了这一笔:“飞之死,张俊有力焉。”
同样, 岳飞的后人岳珂在《吁天辩诬通叙》中记下了这样一笔:“盖先臣之祸, 造端乎张俊, 而秦桧者实成之。”只不过岳珂受当时所限, 只能提到张俊、秦桧二人。但也明确给张俊定了性, 是“造端者”, 也就是第一个向岳飞开炮的人。
对此,曾被岳飞救过但此刻已没了兵权、只能赋闲在家的韩世忠特地赶来质问秦桧, 秦桧便答:“其事体莫须有。”
韩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 何以服天下?”
可韩世忠再怎么忿然也没用, 因为这时候的赵构显然已经用不着这些武将来保家卫国了,到了要收割兵权的时候了。
后来朱熹评价此事就说:“张与韩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 遂为秦所诛,而韩世忠破胆矣!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