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构建起“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养老服务。图为12月19日,抚州市南丰县洽湾镇黄家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内,志愿者和老人们开心地包饺子。
人民图片
推进中国式养老事业、发展银发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人民福祉。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5方面提出16项重点举措,明确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推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如何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如何推动金融机构在个人养老金、养老产业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国城市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界定养老金融内涵与外延
养老金融是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金融大文章”之一。
《意见》指出,养老金融是综合运用信贷、保险、债券、股权、理财等金融工具,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养老需求,服务银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总和,包括养老金管理、银发经济融资与风险管理、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及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等。
“《意见》首次明确界定养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明确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对于金融机构更好发展养老金融、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发展养老金融是促进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近年来,在《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的引导下,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初见成效,呈现全方位、纵深化发展态势。
当前,养老金融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各商业银行积极布局,支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中信银行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行长刘成指出,养老金融服务全客群、新产业,为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增量空间。养老金融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其中,养老金金融在满足个人养老储备需求的同时,可为资本市场汇聚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也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管理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养老金融需求各不相同,需要精准匹配金融产品和服务。其中,养老服务金融涵盖了“Z世代”“中生代”“银发代”三个年龄段的人群,为商业银行向全量客户经营转型创造了条件。《意见》也指出,要聚焦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支持备老群体做好养老资金储备和财富规划等。
养老产业金融则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同时养老产业对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不可或缺,也将孕育一批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商业银行投融资业务创造新需求、新可能。
银行如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刘成认为,要重视顶层设计,养老金融跨周期经营、跨部门协作、跨产品配置、跨渠道服务,需要建立顶层横向联系机制,提供组织保障。要保持战略定力,发展养老金融需秉持长期主义,要持续推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落地,加强居民养老意识培育。
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一、二、三支柱,并要求在全国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逐步丰富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品类,落实好相关税收政策。
个人养老金是指个人自愿在特定账户存一笔钱,每年不超过12000元,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还可通过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收益。
经过两年试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不久前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12月15日起,将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就目前阶段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容正当其时,尽快完善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直接关系养老保障体系的平稳健康发展。
“先行工作的顺利推进,使得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及职业年金外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真正‘立’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指出,此次全面推行让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截至今年11月末,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吸引7279万人开户参加。“在当前经济形势下,7000多万人的覆盖面达到了预期效果。”信安金融集团中国区首席养老金融专家孙博说,个人养老金制度对老百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增加了养老储备选择,更是一次养老金体系的知识普及,相关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
“《通知》对之前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如领取方式、条件变更,以及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线上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取消‘录音录像’等,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很强。”孙博表示。
随着制度的全面推开,进一步提高收益是推动大家从多开户到多缴存、愿投资的关键。
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四大类金融产品的基础上,《通知》明确,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产品范围。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研发符合个人养老金特点的产品,提高制度吸引力。
“此次将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进一步拓宽了个人养老金的可投品种,形成了丰富且有差异化的产品货架,提升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吸引力。”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通知》要求,证监会12月12日已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增加至942只,其中储蓄产品466只、基金产品285只、保险产品165只、理财产品26只。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强化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监管,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持续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更好支持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
强化养老产业融资支持
养老产业金融作为支持养老市场的重要载体,依托多元化金融工具和投融资服务,为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养老产业金融尚处于发展初期,面临微利经营、投资额度大、回收周期长等挑战,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进入难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指出,我国养老产业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且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加大了金融机构潜在风险。此外,不少养老产业项目存在回报低、成本收入难以平衡的问题。
正是基于养老产业的一系列痛点,金融机构需多举措加大信贷资金供给,全方位提升养老产业融资质效。《意见》指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分析养老服务发展趋势和银发经济经营业态,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加大对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智能助老设备设计研发等信贷支持。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认为,养老产业对资金需求巨大,发展养老产业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今年以来,多部门出台若干文件和举措,支持金融机构以多种形式创新推出养老服务项目贷款、经营贷款等新产品,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
《意见》也指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制定专项养老信贷政策,在资源配置、授信审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倾斜。
前述金融团队认为,可以适当延长建设周期长、现金流稳定的养老项目投融资期限,采取灵活的抵质押形式,明确金融资本服务养老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以多元化的投融资工具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孙雪霏
原标题:九部门明确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