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五年来,我们见证了人民的愿景得到深情回应,人民的创造力被高度尊重,人民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社区传播达人”这一新兴群体,见证如何通过手机直播等托举起无数普通人的梦想,讲述百姓主播如何推动政策资讯、人文历史、社区服务的精准传播,为社区注入活力,传播正能量,绘就基层治理新风景。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社区老小V》系列主题报道,让我们一同见证!
今年72岁的姚志康是土生土长的长宁人,对本地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乡土风情等不仅熟稔于心,而且颇有研究。早年,姚志康曾在安徽凤阳插队落户,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有十四年舞台生涯、十二年企业经历。1996年,通过人才引进回到故乡上海后,一直在长宁区工作。十年前,从长宁区政府办公室退休的姚志康,退而不休,继续活跃在互联网、新媒体上,写过10万+的文章、拍过20万+的视频,也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东方网MCN机构融邻云媒的合作达人。
最近,姚志康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长宁区活动现场,作为长宁“口述社区”志愿宣讲团成员之一,接受长宁区领导授旗。在发表感言环节,姚志康表示,要“挖掘乡土历史,讲好社区故事,传承优秀文化,让后辈了解脚下这方土地”。而这句话,恰恰也正是姚志康退休后所致力的事业的真实写照。
图片说明:姚志康(右一)在长宁“口述社区”志愿宣讲团授旗仪式上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老底子的很多痕迹都没有了,外来的新长宁人不了解,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本地小囡也不了解。我经历和见证了长宁城区的发展变迁,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这些属于所有长宁人的情感体验和集体记忆传播出去、传承下去。”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二楼,姚志康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之前在长宁区政府工作的时候,姚志康所在的综合情况科经常需要和媒体打交道,作为上海主流媒体的通讯员,姚志康的署名和反映长宁各方面工作的信息稿,也经常出现在报纸各个版面上。退休返聘两年后,擅长写作的他,从2014年开始接手《天山社区晨报》采编工作,一直持续至今,已十年有余。“我一个人负责8个版,从新闻到副刊,每月出一期。基本上‘泡’在各个居民区,和那些居委会干部,还有区、街镇的公务员都很熟。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上海人,一开始不了解长宁、不了解街镇的情况,基层工作也开展得不顺利,我就经常给他们讲讲老底子的故事,讲一讲这里曾经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融入社区、深入基层,和居民群众打成一片。”
图片说明:姚志康作为嘉宾出席读书分享活动
除了采编社区新闻,姚志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口述历史和记忆类文章上。“一般重大事件地方志上都能查找得到,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内容比较简单,比较‘干’。想了解背后有什么故事?我就去采访那些还健在的老同志,通过他们的口述,把细节还原出来。再比如,如今一个已经消失的地标,我小时候看到过,中间有过怎么样的变化,现在又成为什么样子,通过我的回忆和收集的对比照片再现出来,这样的文章往往很能引起读者共鸣。”姚志康说,从2017年开始,应长宁区融媒体中心邀约,开始动笔写了一批“长宁老底子”文章,并被主流媒体大量转载。“有些人本来不认识我,但是一听到我的名字,就会说,哦,我看过你写的文章,写‘周家桥’的,或是写‘天山一条街’的……我的第一篇10万+文章就是这样来的。”
图片说明:姚志康向未成年人宣讲“长宁城区发展与人文风貌”
而更有社会影响力的,则是2022年1月起,在“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每月一篇、连发17篇的“长宁文化地标”系列文章。上海影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舞蹈学校、上海油雕院、上生·新所、长宁工人文化宫……跟随姚志康娓娓道来的笔触,影响几代长宁人、甚至几代上海人的集体记忆被唤醒,引发一大波怀旧思潮。
与写作同样出彩的,还有姚志康的口才。无论是演说还是出镜,凭借十四年舞台生涯积累的经验,熟悉编、导、演流程的姚志康,尤其擅长用自己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语言艺术,把一个地名、一段历史讲述得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图片说明:姚志康出镜讲述新泾镇的城市化变迁故事
“大概在2018年,上海电视台‘视界’栏目拍摄了纪录片《田野里崛起的天山新村》,我在里面做讲述人,这应该是我出镜讲有关长宁的故事最早的视频了。最近几年,给‘上海老干部’‘上海长宁’视频号也做了几期。2022年,作为嘉宾参加电视台‘海派考古’栏目的声音纪录片《凤栖于梧——记圣玛利亚女中旧址》的制播,讲述了圣玛利亚女中的历史。今年8月,我作为新泾镇居民、‘新泾记忆群’志愿者,为新华社出镜讲述了新泾镇的城市化变迁故事。”
图片说明:姚志康参加东方广播电台声音纪录片录制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姚志康又兴致勃勃地开启了一个浩大的工程——《节节向西的拓展史——长宁城区发展75年回眸》专题报告会。“精心制作了PPT,通过‘先有法华巷、后有大上海;长宁行政建制的沿革;长宁傍着新泾长大;工业区转型宜居城区’等六个部分,30多个案例和133张照片,采取新旧对照的形式,讲述了长宁如何从1950年建区时的4.96平方公里,一步步拓展到如今的37.97平方公里区境,讲述数字变化背后的人文历史和发展变迁。”姚志康说,这个专题报告会从“七一”前夕开讲,社会反响很好,年底还有第15场。
图片说明:姚志康作《节节向西的拓展史——长宁城区发展75年回眸》专题报告
当记者问及“明年有什么打算”?早就做好了计划的姚志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明年就从市民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衣食住行上讲故事话变迁,比如给水站、老虎灶、生煤炉、倒马桶,传呼电话挤公交,半夜起来‘摆篮头’……”
这些年来,看到无数后辈因为自己的讲述而了解长宁、热爱长宁,姚志康倍感欣慰。这条挖掘乡土历史、传承优秀文化的道路,他将坚定地走下去。(受访者供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