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开国将领当中,因为各自特点不同,有不少人将军是有绰号的。

比如说韩先楚将军,因为从来没有他不敢干的事,人称韩大胆

刘亚楼将军,因为脾气火爆人称雷公爷。

梁兴初将军,因为专爱打硬仗,加之是打铁出身人称梁铁将

这位吕正操将军,人称地老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堂堂开国将军,吕正操怎么冒这么一外号?

原因是这样的。因为当年在一马平川的冀中平原,吕将军开创的地道战,打得日伪军哭爹喊娘,闻风丧胆。

那么当年,他为什么会想到用地道战来打鬼子呢?

而在地道战的过程当中,又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传奇呢

回到当年,那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

吕正操接到中央指令,率部开赴冀中平原。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可说实话,怎样才能够执行好中央下达的这项任务。当时吕正操心中没有明确的思路。因为冀中平原一马平川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以往根据地呢大多是建在山区。为的是依托地形优势打游击。但是平原可不一样,平原毫无地利可用。

相反,对机械化装备的日军是更为有利的。那么既然条件对我们如此不利,为什么又一定要建立冀中根据地呢。

画面上画圈的这块,就是位于京津冀腹地的冀中平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是当时日军占领区域的核心,这里的平汉津浦两条铁路,是当时日军的交通生命线。同时这里丰富的资源,比如说煤、铁、粮食等等,更是日军长期战争的重要补给来源。

所以当日军占领这里之后。就从各处抽调兵力,加紧对冀中地区的控制。

而兵法上说,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要想粉碎日军全面控制冀中的企图。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

然而冀中无险可据,而这就是吕正操当时头疼的原因。

那么他由此就想到了地道战了吗,这个时候还没有。

吕正操将军当时想到的,是我们党的传统的法宝,依靠人民群众。

所以他来到冀中之后,首先是派出大批的党员干部,深入广大农村。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动员民众参与抗战。很快冀中地区便建立起了30多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抗日组织。他们以日军依赖的交通线为目标,频频出击,有力的破坏了,日军想把冀中变成补给基地的战略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日军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于是他们对冀中平原展开了,疯狂的搜捕和掠夺。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肆虐。逼出了后来赫赫有名的地道战!

当然了地道战的出现呢有一个过程,怎么形成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咱们要从靠近河北保定的蠡县说起。因为蠡县距离日军的重要据点比较近,日军就经常到蠡县附近抢掠烧杀。

鬼子一来百姓得躲啊,当时各家各户都挖有地窖,保存红薯用的.

起初人们就躲地窖里边,但是很快发现呢地窖不管用,因为离家太近了,不在屋后就在院子里。

鬼子很容易就搜出来了,那么怎么办呢?有人就跑到偏僻的野地里边,专门挖洞藏身。也别说效果不错。有几次真的就躲过了日军的搜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当地党的组织之下,这种专门的藏身洞,就在一些靠近日军据点的地区,先发展了起来。

但是,鬼子那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坏啊。他们在村里边搜不到人,于是派出汉奸打探情况。

结果一些个隐蔽不够好的藏身洞,很快就被发现了。而由于只有一个洞口,藏身洞一旦被发现,藏在里头的人就很危险。所以大家意识到,这些藏身洞,必须改良。

那怎么改呢,当时就有人想到,一个洞口肯定不行,那可不可以把邻里之间的地洞挖通。形成双洞口呢!日军发现一个洞口,还可以从另一个洞口跑。

然而,日军摸清地洞的这一变化后,他们也有了对付办法。扫荡的时候,他们会让士兵先上房顶,俯看地面的情况。然后另一队开始搜查地洞,而当时的双洞口距离比较短,洞口都在日军的火力范围之内!就有很多人遇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怎么办呢,为了求生,老百姓只能是继续挖,不仅把邻里之间的地洞挖通了,甚至整个街道整个村子的地洞,都连通起来了。出口越多,逃生的机会越大!

就这样,经过两年的努力,一个个拥有多个出口的地下通道,遍布冀中平原的各个村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段时间,凭借地道,抗日组织在冀中平原神出鬼没。割电线,破坏公路,把鬼子折腾得焦头烂额,却又无可奈何!

当时地道战就是用来藏身和转移的!

但是在1941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情况有了变化。

1941年5月,日军修建了一条从蠡县到大百尺村的公路。他们计划沿着公路,对两侧的抗日根据地实施扫荡。蠡县旁边有一个大曲堤低村,当时有一支区小队刚好就在这里,他们得知日军要扫荡,决定利用村里的地道,与日军打一场反包围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打呢,5月9日那天天还没亮,驻扎据点的40多个日本兵,就向着大曲堤村扑了过来。这个时候区小队已经得到了消息,已经事先把群众转移到了地道里,并且在村口设好了埋伏。

当时40多个日军一到村口,一阵排枪一顿手榴弹,立马就被放倒了十几个。就连这支日军的小队长当场也毙了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子遭到突袭,当时确实是惊慌失措逃出了村子。但是他们并没有跑远,他们等增援的日军赶来之后。又再次向村里推进了,而他们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情况,就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当时鬼子进村之后来劲了,为什么呢,因为枪声零散一听就知道对方人不多。鬼子觉得他们这次肯定赢定了。

但是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中计了。原来这几个反击的民兵,是区小队预留下来的。他们以地道作掩护。通过巷战这种方式把鬼子拖在村子里。而大部分战士,通过地道已经转移到村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和周边的村镇赶来支援的民兵,把村里的鬼子来了一个大包围。内外夹击,把这群扫荡的鬼子打得是抱头鼠窜,仓皇逃命。在这场战斗中,我们的战果比较大,零伤亡!

过去地道斗争主要是躲,很少有打的!而这次用地道斗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把打和躲相结合。

这就是这场战斗的意义,他第一次让大家意识到,原来地道除了藏身之外,还可以成为游击战的一种全新手段。

打那以后,越来越多的村镇受到鼓舞,开始摸索如何利用地道,来反击日军的扫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您想不到的是,随着各地的地道数量增加规模增大,起初一战成名的地道战,却迅速遭到了质疑,甚至被严令终止。

这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当时,大家都学蠡县挖地道,可是对于怎么修建地道,各村各地的百姓的认知水平却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不少村镇,因为没有做好地道口的隐蔽,不仅没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反倒是躲在地道里的人,很轻易就被日军给抓住了。

而这样的情况是越来越多!

就因为这个,有人就开始质疑,挖地道有用吗?

甚至有人提出不应该用地道!我们和鬼子打仗就要不怕牺牲,敢冲敢打。

当时新任的蠡县县委书记,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下令拆除并回填了蠡县的地道。

而他的这个决定,给蠡县县委县大队带来了巨大损失。

当时八路军县大队的武器装备,跟日军那是没法正面刚的!日军只要开始扫荡,县委县大队

没有了地道的隐蔽,就只能频繁转移。有的时候一个晚上得转移三次,如果在一个地方落脚三天,就必遭日军合围。仅半年时间,县委县大队就三次遭到日军包围,不幸的是只有前两次突围成功了。第三次没能幸免!当时蠡县党政军全军覆没,73名战士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道挖的不好带来损失,彻底放弃地道,那带来损失更大。

那还要不要地道战?如果要,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地道战的优势?

当时,针对各方的不同意见,时任冀中军区政委的程子华,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蠡县、高阳、清苑等地。对地道斗争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的王耀南,他是一位人称工兵之王的老红军!他对于冀中地道的情况做了调研,那么调查结果怎么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他们一致认为,开展地道斗争对于持久抗战具有强大作用。光打不藏那是以弱击强,是蛮干。

正是这两位干部的调研,让差点就消失了的地道战,重新恢复了升级!

当吕正操将军听完程子华和王耀南的汇报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尽快恢复并壮大地道战。

这是一份珍贵的史料,是1942年3月冀中军区发出的一份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份文件当中可以看出,这个时候对于地道斗争的发展,不仅有了细致的指示要求。而且还已经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了。

真正意义上的地道战,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地道战法有理论支撑了!军民的思想也统一了,然而,地道战之所以能够在冀中平原迅速开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942年5月1日,日军对冀中地区发动了一场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

有一个叫做北瞳村的村子,因为地道战恢复不到3个月,当时他们的地道没有完全挖通。

鬼子来的时候,周边村镇的百姓,还有县大队的战士都往地道里转移。但是其实,这当时这只是地洞而已。

一场灭绝人性的惨案发生了!

这是时任日军联队队长的上阪胜,于1954年7月亲笔写下的认罪笔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笔供清楚记录了当年的经过,日军向地道里置入毒气弹,对跑出来的人不问身份,一律射杀。

当时被鬼子杀害的八路军战士和村镇居民,多达 800多人

而仅北瞳本村,就有20多户人家遭遇了灭门之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惨案发生全国震动。血债必须用血来偿!打好地道战以牙还牙!

当然要打好地道战,非得先扩建和完善好地道。防止悲剧重演,在冀中军区的组织动员之下,各村各户百姓都开始将挖地道,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去执行。

那么当年的地道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那么今天在冉庄,还有不少保存比较完好的地道。其中有不少地方,咱们能看出当年集中军民的抗日智慧。

地道里边有些地方既狭窄又低矮,不像其他地方,可以同时容纳两个人侧身通过。这是冀中军民,专门为进入地道的日伪军量身定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当时拿的枪是二战时期最长的步枪之一,三八枪,柜子进入地道后,如果想掉头走的话,枪是很难掉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打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美国观察组有个叫杜仑的上尉,他就曾亲身经历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陪同杜伦的作战科长叫高存信,他拉着杜伦迅速躲进了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他们躲进地道几分钟之后,日军就冲进了他们的房间。很显然日军有备而来,很快就发现了洞口。鬼子不敢进地道,就向地道里放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伦后来说当时他非常紧张,可是再看高存信神情淡定,把棉衣脱下来堵在地道最狭窄的位置。这毒烟根本就进不来。当日军发现放烟不起作用的时候,又向地道里灌水。

这个时候高存信指挥民兵,用土截断水流,把水引向支洞。总之日军试遍各种办法,却始终伤不到地道里的人。然而让杜轮彻底惊呆的,是他发现地道里有很多射击孔。

隐藏在磨盘底下或者墙角附近,地道里的战士,正在从射击孔里,对外面的日军进行反击。外面不断有鬼子在枪声中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他们一直就找不着、看不见这开枪的人。就这样十几个小时过去了,日军伤亡不断增加。到快天黑的时候他们只好匆匆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真正让杜伦对于中国人产生敬意的,是他平安返回地面之后,听到的两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一个是房东大娘为了保护他们,没有说出地道的秘密被日军杀害了

另一个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因为担心怀中几个月大的婴儿哭声会被日军听到,进而危及到地道里所有人的安全。

她一直捂着孩子的口鼻,那个孩子,就在妈妈的怀里窒息了!

杜伦说,那次冀中之行是他一生最难忘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他却真正了解到了八路军,和群众有着怎样的血肉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月之后的冉庄战役才是地道战的高光时刻

1945年4月1日拂晓,600多名日伪军向冉庄扑来,而冉庄民兵只有20多人600多对20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们前面提到的李恒彪,正是当年的民兵之一。

当时他和一位战友组成二人战斗小组,他们的任务就是利用村东的地堡攻势,阻断从这里进村的日伪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当他们一枪打倒一个日军士兵之后,双方的激烈交锋开始了。

这场战斗持续了3个多小时,冉庄民兵创造的奇迹就是,他们连面都没露。就打死打伤日伪军近3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月之后,1,000多日伪军再次向冉庄进犯,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日伪军便绕开主街上的地雷和地堡工事!

可是无处不在的地雷和射击扣,依然让他们寸步难行。

不仅只推进了不到半个村庄,更是连攻击的目标都找不到。无可奈何之下,日伪军不得不第二次败退!

五天之后,恼羞成怒的日军又来了,这次他们采用迫击炮轰炸,由机枪扫射。当他们进入到村子里边,被民兵用水壶铁桶制造的地雷给炸懵了!加上从暗处飞来的子弹,防不胜防!

后来日伪军有了一句话,叫“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