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秦纪二

秦二世皇帝元年(壬辰,公元前209年)

【原文】

既而季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

【译文】

刘邦以亭长(派出所所长)身份送夫役去骊山,中途跑了不少人。刘邦推测恐怕还没到骊山,责任就都跑完了。于是队伍在丰乡西门的泽中亭后,刘邦在晚上把要押送的夫役全部释放,并且对他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也逃命去了。”但是有十多个年轻力壮的人依然跟随着刘邦。

【解析】

失当斩,陈胜就是如此造反的。刘邦的问题不在于失期,而在于他押送的人少了。他作为队伍负责人,跑了这么多人,难辞其咎,纵然是按时到了骊山恐怕也要脑袋挨刀。退一步来说,当时征发徭役众多,死的也极多,这些人去了骊山恐怕也会在繁重的徭役里累死。既然来回都是个死,那不如不去。刘邦把这些人放了,也是卖了人情,如果有人混的好,将来说不定念这份情还会照顾自己的家小。但是这里思考一个问题,留下来的必定是刘邦心腹,愿意跟随他的。但是那些放回去的人有没有他的心腹呢?

“刘季被酒,夜径泽中,有大蛇当径,季拔剑斩蛇。有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赤帝子杀之!”因忽不见。刘季亡匿于芒、砀山泽之间,数有奇怪;沛中子弟闻之,多欲附者。”

刘邦醉酒,晚上进入沼泽中,有一条大蛇挡住去路,刘邦拔剑斩断。此时有一个老妇人哭道:“我儿子是白帝之子,如今化为蛇,被赤帝的儿子杀了。”说完就不见了。之后刘邦藏在芒山与砀山(现在的芒砀山),山中经常传来奇闻。沛县的年轻人听闻之后,很多都来投靠刘邦。

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史记》比《资治通鉴》更详细,有兴趣可以看看《史记·高祖本纪》这里不再多说。斩白蛇这事,肯定是刘邦胡说八道。这事放在现在算是违法捕杀国家保护动物,要判刑的。但在那个时候,刘邦可以胡说,而且这事说了,别人又没有办法求证,传的人多了自然就成真了。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种异象都是为了神话主人公,类似的记载在《史记》中还有。后世更是多如牛毛,开国君主、名臣名将出生的时候要是没有点异象、异状都不好意思和人说话。

刘邦藏在芒砀山。严格来说,芒砀山、丰沛两县、大泽乡距离比较近。但是放在当时就不算近了。丰县沛县距离芒砀山75公里,距离大泽乡有150公里。为什么山里面的事情,沛县的人会知道?那个时候可没有手机新闻,都是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年代。既然沛县的人知道,而且还有人去投靠刘邦。那么作为县令不管吗?到底是不管、不想管?还是想管,管不了?这个问题留个悬念。

“及陈涉起,沛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沛父老,为陈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陈胜起兵后,沛县县令打算响应。但是萧何曹参建议:“你是秦朝的官吏,现在想造反,恐怕沛县的百姓不服啊。不如您下令着急那些逃亡在外的人,这样有几百人你就可以威胁沛县百姓,他们就不敢不停你的了。”

县令于是让樊哙召刘邦回来。此时刘邦已经有百十来号人了,县令见状大为懊悔,担心刘邦来后会发生变故,于是下令关闭城门准备守城,而且还打算杀萧何曹参。萧何曹参得知后,逃出城找到刘邦。刘邦一封书信,告知沛县父老,陈述利害关系。于是沛县的父老和年轻人杀了县令迎接刘邦入城,立他为沛公。

沛县和大泽乡的距离百来公里消息传递也不过个把月的事情。县令想起兵响应,但是他没有民心基础,所以萧何曹参的意见是利用外力,通过暴力来控制沛县人。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县令也认可。但是后来刘邦来了之后却反悔了,为什么?

其一,发觉刘邦势力大,自己无法控制他。本身县令没有办法控制沛县,所以才要用外来力量。但是现在刘邦他自己就能控制沛县,还怎么会听县令的?其二,他发觉了萧何曹参与刘邦内外勾结,刘邦放进来,纵然依然奉他为主,恐怕不过是傀儡。其三,刘邦是本地人,他一个外来户没有操作空间。

所以,县令反悔,以致最后被杀。恐怕就算他不反悔,放刘邦进来,也难跑被刘邦拿来祭旗帜立威的下场。但是这几段串联起来,可以发现,似乎一切来的都极为巧合。有好几个问题。

1.躲在芒砀山中的刘邦是怎么过来的?

2.为什么芒砀山的消息能够传到沛县?

3.为什么县令前后反悔?

4.萧何曹参从中起了什么作用?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这些信息推倒重新穿起来。公元前212~211年,刘邦带领徭役去骊山,中途逃亡躲入芒砀山。山里面的日子不好过,好歹有吕雉(后来的吕后)来给他送吃的,否则刘邦这些人真熬不过去。不是说刘邦不像留着那几百人,而是这几百人留下来,一来人心不稳,二来几百张嘴怎么解决?所以留下十几个人,好管吃的也好弄。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史记》中这样记载,气云是扯淡,但是吕后去找了刘邦倒是真的。这一来一回之间,刘邦这里的消息和沛县的消息通畅了。前期刘邦在芒砀山里面恐怕就是靠着吕后这样送才熬过来的。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沙丘平台病逝,胡亥赵高发动沙丘之变,其间秘不发丧。公元前210年九月,秦始皇下葬,秦二世登基昭告天下。萧何曹参作为秦朝官僚系统一员,虽然级别不高,但还是有一点政治敏感度。秦二世不作为长子继承,虽然相关宫廷秘闻不曾得知,但是从表象不难看出其中有问题。再加上秦二世继承了秦始皇的相关政策,继续大规模发动徭役。而秦二世没有秦始皇的威望压得住场面,天下必然会出现问题。

萧何曹参把自己对时局的判断告诉了吕雉,让她告诉躲在芒砀山中的刘邦,静等时局变化。同时,刘邦斩杀白蛇、头顶有气运、芒砀山有异象的事情也在沛县流传。此时芒砀山里面刘邦已经站稳,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可以开始扩充队伍。某种程度上,萧何曹参对于刘邦有关的谣言在推波助澜。同时对于这些沛县子弟的投靠,也采取了纵容甚至鼓励的态度。

公元前209年七月,大泽乡起义爆发,距离芒砀上80多公里,距离沛县130多公里。沛县县令打算起兵响应。萧何曹参建议,县令通过招揽流亡在外的人来暴力控制沛县百姓。县令同意了。

《史记》、《资治通鉴》都是这样写的:乃令樊哙召刘季。

没有主语,谁下的令?下给樊哙的命令。通常默认是县令。但是樊哙在干什么?《史记》这样记载的:与高祖俱隐。即和刘邦一起躲在芒砀山。

而给樊哙下令这个动作,说明樊哙此刻就在沛县。那么之前也就说的通。刘邦虽然躲在芒砀山,但是依然维持着和沛县的联络,而樊哙也是其中关键人物。而樊哙还敢在沛县中出现,也侧面说明, 县令对沛县的控制力很弱,知道樊哙是逃犯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萧何曹参甚至在其中为其提供了保护。

那么,乃令樊哙召刘邦,是县令做的吗?从后面县令反悔来看,县令并不知道来的是刘邦。甚至萧何曹参说的就是召在外逃亡的人,压根就没有提到刘邦。县令让萧何曹参去办事,让他们去招人,没想到他们居然找的是刘邦,所以才有了,“乃令樊哙召刘邦”,因为樊哙是刘邦在沛县的联络人。最后出现了县令一看到是刘邦反悔关城门,之后又想杀萧何曹参。因为此时县令明白了,之前萧何曹参提的那个建议压根就不是在为他想,而是故意把刘邦给引回来,刘邦和萧何曹参早就勾结在一起。

公元前209年九月,刘邦在沛县杀县令、被拥立为沛公、起兵抗秦。由此可见,刘邦起兵造反其实早有预谋,而萧何曹参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打掩护的作用。可怜那个被杀的沛县县令,到头来不过是被人利用的棋子。

【启发】

从策略上来说,县令借用外面逃亡的人来控制沛县可以。但是在具体执行上一级借用的势力上出现疏漏。作为弱者,想要控盘或者崛起,自己没资源只有借助外部资源,亦或者说借势。但是怎么借很关键。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引狼入室造成鸠占鹊巢。上面材料中的县令就是如此。弱者想通过借势来控盘,自己必须具备几个要求。

1.有一定的基本盘。

2.外部势力在某个方面离不开你。

3.借来的势力不能太大。

你借来别人的势,别人入局了,就会想还要不要带你玩。如果这上面三点你都欠缺,你显得那么无关紧要,那么别人凭什么带你玩,凭什么和你一起分利益,他们自己独吞不好吗?所以说,弱者想控盘崛起必须借势,玩的好逆袭,玩不好出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