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检察“她”力量,巾帼显担当(主题)

——记2024年度法治人物刘玲(引题)

枣庄日报记者 张文莉 通讯员 姚媛

她英姿飒爽,走路带风,做事果敢干练!

为啥她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那是源于她对检察事业的执着、源于她内心深处的挚爱和担当。

她就是刚刚在中央电视台“202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晚会载誉归来的滕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刘玲

刘玲从检至今扎根基层一线,从公诉到未检,再到公益诉讼,始终精钻细研、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办理每一起案件。

多年来,因工作表现突出,刘玲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山东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公诉人”“山东省优秀检察官”“齐鲁最美检察官”“感动枣庄”十佳政法干警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获个人三等功5次、嘉奖5次。

精细入微,紧盯安全关

优秀的检察官,是从案子里“磨”出来的。刘玲无论身在何处,目光所及皆为线索,这简直成了她的职业病。2018年8月的一天,刘玲下班回家,看到外卖小哥手里提着某串串包装袋正在派送。她拿出手机打开某网上销售平台,意外发现这家每月销售量上百的串串店,竟查不到食品经营许可证。

“食品安全关系着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凭着一份职业敏感,刘玲先后打开多家其他外卖平台的商户页面查看,发现这个问题普遍存在。次日,刘玲组织办案组成员梳理了辖区内100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又连续加班加点走访摸排,随机调查了部分实体店面,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近40家店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过期,却依然开展外卖业务!

调查取证后,刘玲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提出,餐饮网络平台把关不严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最终原因。相关部门立刻采取线上线下联合执法监督,督促外卖店铺整改,并对外卖平台所属公司进行约谈并立案处罚。

“外卖入网,更应入法网。”刘玲从一个疑点入手查找问题根源,让辖区网络餐饮得到了全面整治,有效筑牢了网络餐饮安全的“防火墙”。

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

2021年3月,刘玲被抽调为最高检南四湖专案组成员。“借大势、办大案、解决一批‘硬骨头’案件,是应有之义。南四湖是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泊,水质污染根源在于水。”刘玲将目光放在了湖泊污染上,并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

立案之初,摸排一批高质量案件线索是关键。滕州地处南四湖流域的重要节点,境内河湖水流最终汇入南四湖。她第一时间找来滕州市地图,研究辖区河湖布局、流向,并向环保部门了解到河湖周围企业排污情况。

滕州五条主干河流沿线167公里,刘玲和同事们骑自行车、步行巡河。白天走访,晚上加班……两个多月后,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刘玲团队发现,多家煤矿外排废水硫酸盐含量长期超标,这些废水通过河湖汇入南四湖,对人类、水生生物以及土壤均有危害。

但煤炭产业是滕州的支柱产业,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法律必须遵守,环境必须治理,企业必须生存。”刘玲早已洞若观火,心中有了办案思路。她先后10余次深入企业调研,与行政机关座谈,最终确立了“一企一策”的个性化治理方案。经过整改,这些企业最终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深剖细研,办好手头案

“不是埋头审卷,就是出庭,再不就是一线指导、研讨案情……很难看到她闲着。”这是同事们的一致评价。从起初的办案新手,到成为部门办案业务骨干,再到任职副检察长,深剖细研、捍卫公平正义,是刘玲始终如一的坚持。

自2022年担任副检察长以来,刘玲带头办理了多起大案要案。一体办理的全省首例大气污染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构建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新模式,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焦点访谈专门报道,获评2023年度“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大气污染类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提供了“滕州实践”。

“不要怕麻烦,多审核几遍,不能疏漏每一个环节……”每起案件的成功办理,都倾注了刘玲的担当和坚韧。近年来,她结合案情研发的《农村合作社违规发放贷款法律监督模型》被省检察院冠名推广;她办理的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帮助多家企业避免近亿元债务,她牵头制定的《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贡献;她自主创建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未考古即出让”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被省委政法委评为2024年全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优秀案例。

从检22年来,刘玲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挚爱的检察事业,主办、参办和审批办理各类案件2800余件,其中,主办重大复杂疑难案100余件,无错案、无瑕疵,为国家法治建设、为全国普法宣传作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检察工作,刘玲始终保持全身心投入,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在繁琐的案情中保持细致谨慎。她在笔记本里写道:“不负苍天不负卿,不负光阴不负民。”求索之路何其漫漫,刘玲的检察事业还在继续、她的检察故事也在继续着……

来源:枣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