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一众开国将领中,有两位将军曾在战场立下令人潸然泪下的生死之约,两人约定作古后要一起埋葬在平津保三角地带,继续为该地的人民站岗放哨!几十年后,两位将军相继谢世时,他们的家人严格遵照两位将军生前的约定办理后事,同时,也做到了后走的按约送先故的。

冀中地区患难与共,结下深厚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旷伏兆

这两位将军,一位叫旷伏兆,1914年生于江西永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1933年参加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营长、团政委、县委书记和军分区、旅、纵队军政委,在战争中数次负伤。建国后,担任过第19兵团政委、地质部副部长、空军副政委、铁道兵第二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秉彦

另一位叫刘秉彦,河北蠡县人。1915年生,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曾任军分区司令员、旅长。建国后,担任过国防部五院副院长、第三、七、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河北省委书记、河北省代省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3年3月,旷伏兆调任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政委兼冀中地委书记时,刘秉彦是军分区司令员。两人一起工作后,配合默契,患难与共,领导冀中军民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察冀根据地民兵正在布地雷阵

抗日战争中,旷伏兆和刘秉彦所在的冀中,一直处于“扫荡反扫荡”、“清剿反清剿”、“围攻反围攻”、“蚕食反蚕食”的反复斗争中。特别是在经过日军“铁壁合围”、“梳篦拉网”、“剔块清剿”,实行所谓的据点、碉堡、壕沟、修路、筑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后,很多抗日政权被摧毁,大批干部被杀害。在“村村都带孝,户户闻哭声”的惨况下,旷伏兆和刘秉彦提出了“抗日者生,不抗日者亡”“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拿起武器,保卫家园”的战斗口号,领导军民积极挖地道,在平原地区开展地道战、地雷战,并采取挑帘战、单打一、奔袭、伏击、掏窝、端碉堡等具体战术,打击敌人。

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不仅政治委员与司令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而且他俩同部队广大官兵、同冀中人民、冀中山河同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于是,政委与司令产生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死后仍同冀中人民在一起,永远为冀中山河站岗放哨的感人故事。

无私奉献,不惧生死!两位将军订立生死之约

那是1946年6月间,旷伏兆和刘秉彦任命任子木到平南支队当参谋长不久,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任子木腹部受伤,用担架将他抬回到分区司令部后,他并没有感到很痛。夜幕降临后,司令部在渠沟镇驻宿。旷伏兆和刘秉彦为了照顾任子木,三人同睡在一个炕上。第二天拂晓时,刘秉彦叫睡在他右边的任子木起床时,连叫了几声,不见任子木答应,便伸手去摸。一摸,刘秉彦吓了一跳,任子木身子已冰凉了,看样子,他已经牺牲很长时间了。大家立即起床,将任子木遗体整理好后,在村外一个山丘安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旷伏兆在冀中战斗途中

人非草木,任子木突然走了,大家心情几天都难以平静。

“人为革命而死,死得光荣。我们生没带什么来,死也只能赤条条地走啊!”旷伏兆沉默了一会儿后,对刘秉彦说。

“我们两个人以后死了,一个埋在大清河岸,一个埋在永定河岸,仍然为三角地带的人民站岗。”刘秉彦非常了解旷伏兆的过去,更了解他此时的心情,便坦诚地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那我们离得太远了。”旷伏兆露出了生死不离、恋恋不舍的表情,接着说:“如果我们要是在一个战役牺牲了,就同牺牲的指战员埋在一起,不要棺材,清风明月共一丘。”

“生死同穴,这主意好,这主意好,节约土地啊!”刘秉彦郑重其事地表明决心:“我们随时准备这样做,死后一定要埋在平津保的三角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刘秉彦与夫人李彩云在河北白洋淀

“要栽一棵树,见树思人嘛!”刘秉彦稍顿了顿,又怡然自得地补充说。

“好!就这样定了!”旷伏兆再一次表明了自己言而守信的态度。

言为心声。两位将军情同兄弟,在各抒己见中订立了生死之约。

接着,两人又议论了栽什么树的问题。

旷伏兆说:“松树不畏严寒,与霜雪斗,与风暴斗,在斗争中顽强、挺拔地生活,很像我们共产党人,不怕一切困难,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

刘秉彦接着旷伏兆的话说:“为了人类,松树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身杆可以盖房子、做家具,松叶可以榨油,松脂可以作松香、松油,像我们共产党人,只要人民需要,可以粉身碎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最后谈到种哪种松树时,两人一致认为要种马尾松或油松,因为这两种松生命力长,最具纪念意义。

战友情深,生死同穴

1996年6月4日,旷伏兆逝世后,年已81岁的刘秉彦老人,怀着沉痛的心情,从石家庄赶到北京旷伏兆家,按照两人生前之约,同旷伏兆老伴许更生等人一起为旷送行,将旷的骨灰安葬在河北省雄县米家务米北庄西街口小学校内烈士纪念陵园中,并栽种了一棵常青松,为旷实现了生前的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旷伏兆将军墓

旷伏兆将军走后两年,刘秉彦将军也于1998年7月21日跟随而去,骨灰按照两人生前的约定,与旷伏兆安葬在一起。旷伏兆在纪念碑南,刘秉彦在纪念碑北,相距只有几米远,两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付出了毕生的老将军又可以畅谈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秉彦将军墓

有这样心系百姓的战友与情投意合的兄弟,并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际遇!两位将军的事迹也令无数后人为之动容,让人不禁感慨:人生得这一知己,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