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松山本是矗立在怒江地区一座很普通的小山。抗战时期,日军重兵据守松山,因此在1944年的中国远征军大反攻,松山成为必夺之山,成为整个滇西抗战的成败关键。松山也由此成为了一座英雄之山,成为了千万抗战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之地。成为浓缩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不朽丰碑,亦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松山之上,面对侵略者的枪口炮火,远征军官兵们为保家卫国,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有的战士舍身炸碉堡,许多参加“敢死队”的战士迎着枪林弹雨冲锋,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
没有公墓和丰碑的英雄之山
在远征军反攻松山时,不惜调动6万精兵攻山近4个月,以牺牲7600多人,伤1万多人的代价拿下松山。守山1300多日军几乎全部战死。松山既克,滇西日军防线顿时瓦解,为滇西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然而我们随着先烈们的足迹爬上松山时,却深深感受到许多失落和遗憾,几乎所有战壕、掩体都被荒草淹没,每一处战场都藏在密林深处,松山的多处遗址,多年来早就变成当地村民的培秧育苗的用地。
当我们查阅了松山抗战遗址资料后,你会发现,整个松山遗址方圆25公里,目前缺乏一个综合的保护性规划,保护设施缺乏,松山核心抗战遗址没有很好的标明保护范围的标识。只有简单参观线路和一部分遗址的简单介绍标牌。没有供后人凭吊祭奠的场所,缺乏完整全面地介绍松山抗日遗址全貌的碑牌,只有在部分重要战场遗址,有零散的简单的介绍遗址的石碑。在松山共阵亡了7600多名远征军官兵,但只在松山主峰附近有一座当时攻占松山主峰的国民党103师672名官兵的公墓,墓碑文也只有103师的情况,除103师以外的阵亡官兵都没有只言片语的介绍。
为何这座英雄之山会变成这样?为何牺牲了这么多抗战烈士的无畏之地却没有一座全体公墓或纪念碑?
抗战烈士集体安葬,部分遗骨被迁移
据了解,松山战役结束后,遍地都是士兵的尸体、腐肉和遗骨,甚至还有风干的“木乃伊”。除了很少一部分可以辦认的中国官兵的尸体和骨骸被搬运到松山主峰附近大垭口挖坑集体安葬。其余的全部连同日本士兵的尸体不加分辨地集体就地掩埋,这是因为有的士兵已经死亡三个多月了,再不抓紧时间掩埋不行了。然而到了1947年,又从此处墓地挖出部分遗骨迁至保山隆阳区易罗池,修建了公墓和滇西抗战纪念碑。
可能是因为当时松山战役打了三个月,战时时间过长且每天都有战斗,导致一大部分牺牲官兵遗体没有及时的被管理和安葬,最后无法分辨,没有建立公墓的条件。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具体当时是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部分遗骨日晒雨淋慢慢“风化”
在松山战役结束的几年后,每年雨季的大雨洪水的冲刷,当时被草草掩埋的两军士兵的遗骨又重新裸露出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些骷髅人骨依旧在松山随处可见,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残肢断骨。在松山地区,无论男女只要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看到的遗骨的故事。正是因为当时抗战烈士被草草掩埋,后期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和重建墓园,导致部分被雨水冲刷出来的遗骨慢慢的风化了。
烈士遗骨被当作肥料
在距离松山以南1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水库,因为是滇缅公路第808公里处,所以叫“八零八水库”。八零八水库一带有许多村子,比如淘金河村、绍家寨、黑水河村等等,他们当地人都种苦荞。松山地区由于地质关系,这里种苦荞有一个传统,就是需要大量的磷肥作为“底肥”,而焚烧后的动物骨头就是最好的磷肥。
据当时老一辈人回忆,这附近地区的几个村子的村民时常会来松山阵地上捡死人骨头,他们来捡这些烈士遗骨不是为了祭奠英灵,而是为了做肥料!令老一辈人回忆最深的是:来捡骨头挑回去做底肥的事情,从1950年前后就陆续开始有人这样做了。他们常常看见这些村子的人三三两两的合伙来松山寻找死人骨头,首先是用背篓捡,然后把捡到的骨头放到两个箩筐里挑走了。他们沿着滇缅公路把骨头挑回家。之后他们把骨头和草木掺合在一起用火烧成灰,在播种苦荞时,抓一把烧好的骨头和草木灰,加一两颗苦荞种子一起撒在耕地里。就这样抗战烈士的遗骨散落在了松山千万的土地里。
对于历史我们不做评价,我们只能默默缅怀那些为抗战牺牲的烈士们。可能是由于当时时代的种种原因,没能为这些为祖国奉献的人建立一座公墓或者一座丰碑,但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也不会被世人遗忘的,因为这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历史不可磨灭的印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