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因后果,新仇旧恨
1941年12月,二战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如火如荼,英国多次要求美国参战,美国在隔岸观火。但美国也敦促日本从中国撤军,并在经济贸易上封锁日本,日本怀恨在心。日本想要攫取东南亚的油气、橡胶等战略资源,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就成了卡在喉咙里的刺,必须拔去。
日本决定策划一次大规模的偷袭,消灭太平洋舰队。
美国人盲目自信,认为日本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们低估了日本人的战斗精神,或者高估了日本人的长远谋略,日本就是捅了马蜂窝,二战形势从此逆转。
珍珠港事件,短时间日本以较小的代价完胜美国,但这却是德国战败,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导火索。
得知这一消息,美国悲痛,日本狂喜,德国愤怒,英国窃喜,苏联比日本还开心,它确实是改变了世界,改变了各国的处境。
有一点永远不变,几千名葬身于太平洋的美军士兵的亲人,更多普通的美国民众,全世界热爱和平、珍惜生命的普通百姓,回顾往事,会凄然、痛心、悲悯!
02硝烟笼罩珍珠港,数不清的美国士兵一瞬间失去生命
1941年12月7日黎明,日军缓缓接近了珍珠港,此时人们都还沉浸在美梦之中。
随着日军指挥官一声令下,大批战机从航母上起飞,直奔珍珠港,美军雷达发现了空中的阴影,可指挥官却想当然地认为那是从美国本土回来的B-17轰炸机。
密密麻麻的日军战机像蝗虫一样呼啸而来,接着,日军轰炸机投下了装有木鳍的鱼雷,鱼雷贴着水面飞行,很快就在战舰底部爆炸,伴随着一声巨响,珍珠港偷袭正式开启。
鱼雷和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一枚炮弹击中了亚利桑那号的军火舱,这艘巨型战舰瞬间就被拦腰炸断,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高耸入云的战火和硝烟笼罩着整个港湾,数不清的美国士兵在一瞬间失去了生命。
日军的轰炸机打得美军毫无反击之力,顷刻间,所有的飞机全部被炸毁,绝大部分战舰遭到轰炸后损毁、倾覆。
士兵们有的掉进了海里,有的在甲板上绝望地挣扎,还有的被困在了满是积水的舰仓内,巨大的水压使得他们无法打开舱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积水没过头顶。
海面上漂浮着失去反抗能力的士兵,但日军依然不肯放过他们,密集的扫射穿透他们的身体,一道道火舌不断地吞噬着鲜活的生命。
此时的夏威夷,早已满目疮痍,成了人间地狱,被炸毁的战舰上升腾着滚滚黑烟,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士兵的尸体。
军医院里早已乱成一团,到处弥漫着血腥味儿,源源不断的伤员被送到医院,医护人员濒临崩溃。
03 珍珠港事件后续影响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半个世纪后,美国海底探险家罗伯特·巴拉特披露,他在珍珠港附近海底发现了当年战争留下的许多物品,包括战斗机、水上飞机、登陆艇、微型潜艇、鱼雷等,以及多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的弹药,还有一艘被美军击沉的日本潜艇的残骸。
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是美国战争史上最惨痛的失败,罗斯福悲痛气愤得从轮椅上忽地站了起来,血债血偿!当即决定对日宣战,加入第2次世界大战。
日本国内一片狂喜,他们迅雷不及掩耳地打了漂亮仗,只有山本五十六知道日本不是美国的对手,既然捅了马蜂窝,就等着“大黄蜂”来复仇吧!
听到珍珠港事件的消息,希特勒愤怒得鼻子都快歪了,他把正在开会的人员统统赶出了会议室,在此之前,希特勒不断告诫纳粹军队,不要惹美国,千万不要在大西洋用鱼雷袭击美国的军舰,他有自信短时间荡平欧洲,接着打败苏联,收拾英国,但这个前提是美国别来掺和。
丘吉尔听到这个消息后,压抑着内心的狂喜,在当天的日记上记了这么一句话:“这真是个好消息!”此前丘吉尔多次要求美国参战,美国人都在隔岸观火,这下好了,美国要参战!
苏联的狂喜不亚于日本,美国对日宣战,日本就无暇顾及北边的苏联了,正在对德作战胶着期的苏联,立即将部署在远东的数十万兵力调往对德前线,不再担心腹背受敌,集中精力对付顽固的纳粹。可以说,珍珠岛事件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催化剂。
这就是战争,各方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那几千名葬身太平洋的年轻生命,给亲人带来无尽伤痛,给美国人民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参考电影《珍珠港》、《二战秘闻》等,如有侵权或不当,即删即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