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我一向很敬重的一个学者,一个三农方面的专家。尽管也有人对他说三道四,但我一直不以为然,基本未对他的观点说过一个“不”字。但最近看到了他对伤痕文学的一个说法,我实在不能赞成。

温铁军在讲我国工业发展历程的一个讲座上,讲到条件艰苦,讲到知青下乡,偶然提到了伤痕文学。从他的几句话来看,他显然是在认为,所谓伤痕文学,就是知识分子抱怨下乡干活,抱怨劳动受苦。

根据温铁军的意思,在1965年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苏联又刁难,所以当时生活困难,劳动力不足,于是发动知识分子下乡,无论是弹钢琴的,还是写诗的,都下到农村,于是有些人就抱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铁军说,他自己也下乡过,也插过队,按说他也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果他也抱怨,也就是“伤痕”了。言外之意,他没有抱怨,而是表示了理解。可是,伤痕文学是这么回事吗?

所谓伤痕文学之“伤痕”,并不是指下乡干活,甚至不是指肉体上的伤痕,而主要指心灵的伤痕、时代的伤痕。虽然有些伤痕文学里写到人物被打,但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被冤屈、迫害,思想被毒害。

伤痕文学主要内容是什么?总结起来就是,伤痕文学对那帮人倒行逆施的罪行进行了讨伐,歌颂英雄人物或平凡百姓在那个时代中的高洁品质,抚慰人们在浩劫中遭受的身体与心灵的双重伤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卢新华的《伤痕》,主人公王晓华积极上进,因为母亲被打成叛徒而与其划清界限并离家出走,九年之后母亲的冤案得到平反,但已病重,王晓华赶回见母亲最后一面,却为时已晚。

这个小说里的伤痕是什么?是王晓华的母亲蒙冤受屈,是王晓华思想受到错误灌输以至于与母亲划清界限,是母女俩心灵与情感上受到的创伤。这与知识分子下乡干活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抱怨下乡干活吗?

那个时候,像小说中王晓华母亲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有很多很多。具体有多少,网上有相关资料,而且都是重量级官媒发布的。这难道不是伤痕吗?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伤痕,更是民族的伤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痕文学的另一个代表作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主要人物谢惠敏同学,单纯真诚,品行端方,但由于投入社会工作的时间、精力多,学习成绩平平,更重要的是,她思想已经被扭曲异化了。

像谢惠敏这样的学生,在当时也不是少数。那时是一个老师怕学生的时代,学生们把老师拉出去批斗,甚至是毒打。《三体》里就有这种描写,而那三个打死老师的女生,后来都自称是受害者。

这难道不是伤痕吗?广大青少年正值学习进步的大好时机,但是,不仅白白浪费了青春,而且还做出好多错事,甚至犯下罪行,这难道不是伤痕吗?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伤痕,更是中华民族的伤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伤痕文学绝对不是温铁军所理解的那样,绝对不是知识分子下乡干活的问题。温铁军没有蒙受冤屈,如果他蒙受冤屈,就肯定不会这样说了。许子东曾说,那个时候,90%的人是受害者。

许多农民不理解,不知道自己也是受害者,反过来指责写伤痕文学与支持伤痕文学的人。他们认识不到,那些年国家陷入内耗,经济停滞,人们不敢说话,是导致生活困难与精神压抑的重要原因。

所有人都应该搞清楚一点,伤痕文学反映的,不是个人的伤痕,而是中华民族的伤痕。温铁军说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苦难,既然如此,就要正确认识那个时候的错误,避免重蹈覆辙。现在就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