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商界曾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曾带领着古井酒厂“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古井集团成了中国知名大型企业,在1999年企业总资产就接近百亿。
被称为“中国酒界第一人”的他,在国内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白酒革命”,不仅被我国轻工部授予“中国先进工作者”的殊荣,还曾连续两届担任中国人大代表,可谓是名利双收。
他也是全国第一个敢把自己印在酒瓶上的人,全酒厂上下都不敢有任何质疑,只因大家都深知如果古井贡酒没有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
这个人就是“安徽酒王”王效金,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走在了受贿腐败的道路上,为了五百多万被判无期徒刑,75岁在监狱中凄惨病逝。
王效金如何铸就了古井集团的传奇?他又是怎样一步步沦为阶下囚的?
王效金
从穷小子到厂长
1949年,王效金出生在安徽亳州的一个穷苦家庭,因为下巴长了一颗痣,算命先生说他有“龙凤之像”,必定会成为人上人,但现实却和算命先生所言大相径庭。
在王效金18岁时,他作为知识分子代表在老家的一个村庄务农插队,后来在1970年,他又托关系在亳州机械厂谋得了一个岗位,这一干就是12年,也就是说30岁之前的王效金毫无作为,一直都是一个普通工人。
但在平凡的日子里,王效金始终记着算命先生的话,他相信自己是“大器晚成”。
1982年他被调任亳州工业公司工作,因为表现出色,王效金在亳州工业公司两年就进入了亳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在其他先后担任了秘书、科长职位,
1985年9月,王效金正式进入了亳州古井集团工作,担任副厂长一职,但很多人都觉得王效金表面上风光,实则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这是因为古井贡酒虽然曾是明代皇家御用名酒,也是安徽亳州响当当的特产,但在上世纪80年代古井集团却陷入了危亡之际,因为经营不当连年亏损,整个酒厂死气沉沉。
然而此时的王效金,却一眼就看出了古井集团的症结,过于老旧的制度体系让集团像一个“生锈的齿轮”,根本转动不起来,于是他痛定思痛,发起了一场震惊全国的“白酒革命”。
当时的他,向正厂长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就是“大刀阔斧”改革工资制度,他建议将工资和绩效挂钩,以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方式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其次他建议将厂里“繁文缛节”的规章制度全部删除,采取新的管理制度。
最后,王效金建议厂长对厂内员工进行整顿,清除一些不出力的萝卜坑、关系户,将上下层级关系变得简单透明,并选聘一些真正优秀的人才,为酒厂输送新鲜血液。
就是这三点建议,把处于破产变得古井集团拉了回来,在1987年他也正式担任正厂长,整个酒厂上下对王效金服服帖帖,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然而好景不长,在1989年我国突然削减对白酒行业的扶持,国内一大片酒厂应声倒地,但早已完成“换血”的古井集团却丝毫不慌,反而让王效金看到了无限的商机。
刚开始,他采取“降度减价”的策略,加大古井贡酒的受众面,而后又扩展了金融、房地产、贸易等业务领域,加大古井集团承担风险的能力。
在古井集团工作的十年中,王效金让酒厂的资产升值了18倍,利润增长了24倍,一年盈利高达3.14亿元,在1999古井集团的资产更是接近百亿。
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后,王效金迅速被业界推向神坛,被称为“中国酒界第一人”,但在名利双收时,他的贪念让自己步入了深渊。
病逝狱中
随着古井集团的成功,王效金开始不断接受媒体采访,无数创业者把他当作偶像,一时间,被虚荣心裹挟的王效金开始大搞“个人崇拜”,写了许多关于从商的书,让古井集团也成为了他个人的“一言堂”。
从他要求酒厂将自己的头像印在酒瓶盖上就能看出,王效金在名利中逐渐丧失了一个企业家的理智,他不仅在企业大搞“集权制”,还妄想成为古井集团的精神领袖。
最后,王效金开始蔑视法律,他不仅通过自己的权力为他人走通关系,合伙包揽集团工程,还企图与经销商合谋吞并集团财产,把高价酒以“白菜价”卖给经销商,经销商赚取差价后在于其分赃,总共收受贿金高达500多万元。
在2007年,王效金的罪行终于东窗事发,在次年被判处无期徒刑,入狱时的他已经58岁,鉴于外的妻儿泣不成声。
在狱中因为表现良好,王效金曾先后获得两次减刑,在2011年更是由无期徒刑减为18年,狱中的王效金可能一直期盼着有生之年能重获自由,看看在家中等待自己的妻儿,看看如今古井贡酒的辉煌。
然而世事难料,75岁的王效金不幸在狱中病逝,从一代商业传奇沦为“阶下囚”,在狱中凄凉离世,王效金为自己的贪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结语
贪欲可以使人“一念成魔”,要时刻不忘初心,摆正自己对待金钱的心态,王效金带给了我们一个沉痛的启示,只有身正心净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长远,法网和正义也终究会降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