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永安,男,山东威海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文革中曾至云南怒江峡谷傣族村寨插队劳动两年。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学习,1984年11月起在复旦大学任教,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现为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博士,教授。

【正文】

一个优秀的普通人,会热爱世界,热爱万物,热爱人类,踏踏实实找到一个自己内心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情,这就可以了。

从内向外生活,不要从外向内生活,不要外面说什么好,我就这样生活,而是我内里喜欢,我很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去做,就这样的人一辈子很单纯,一辈子做好一两件事就非常好。

那么从这个点出发,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普通人,他应该具备什么特质?

第一点,爱自然。

我们中国、美国现在动作那么厉害,但是两国合作签署的条约,却是致力于人类进步,致力于碳中和。碳的排放和碳的消除,在若干年里边要达到平衡。

为什么把这个问题放在那么重要?因为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生存的基础。

我们人类是从自然里出来的,内心深处会希望按照自然的规律去生活。而且自然有它伟大的智慧,现在活在自然里的所有的东西,包括我们人类,都是伟大的智慧选择的结果,不要以为自己比自然高,面对大自然要谦卑,内心深处,你的生活要有一个自然的尺度,而不是野心勃勃把一些虚假的东西作为替代品。

所以我很喜欢孟子,他在《孟子·离娄下》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盈科”,“盈”就是水流,流到这个“科”,“科”就是一个坑、一个坎。

水流到这里之后,首先要把它灌满,然后才能继续往前,就是自然的。

我们人生活也是这样,不能整天忙着奔,整天就是急匆匆的,我们要有“盈”的时候。

要有沉淀的时候,据柳宗元《小石潭记》里有一句最美的话,写鱼在水里游,“空若无所依”。

我们人心深处太混乱了,永远没有“空若无所依”的状态,所以我们给自己要有一个严苛的节奏,这是自然给我们的一个启发。

我们现在的生活碎片化,人在漂流,生活里面留下了大量的“科”,就是大量的坎,我们就跨着过去了,坎在你心里,永远留着,越来越积累,去纠结焦虑,最后深度抑郁,没解决,你没有“盈”的过程,都在不断的积累这个“科”。

我们需要爱自然,爱我们的童心,爱我们的内心深处最自然的一些情感。

其实鲁迅小说里边我觉得最伟大的是《故乡》,写出了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闰土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里对十一、二岁的闰土的描述,“项带银圈,手捏一把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多么活泼多么灵动。

不到30岁,变成什么样了呢,“小时候的我回乡看到他了,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最后恭恭敬敬叫了一声,老爷”,跟他爸爸一样的,跟他爷爷一样的,跟他曾祖父一样的,中国人2000多年,农业社会几千年就在循环,一代一代在循环,根深蒂固的那种在内心深处的未老先衰。

自然到哪里去了?所以鲁迅才感慨“仁义道德,全是痴人”。

我们现在商品社会更厉害,对人的塑造和老化过程更厉害,金钱的意识,有时候让一个孩子七、八岁就固化了,再也打不开了,任何东西的衡量核心全是钱。比农业社会还厉害。

爱自然的人,实际上都包含着特别丰富的、特别深切的内心。

去爱自然的人,他的生命里面才有刺激。我们爱自然,会有意识地让我们保持一个自然的节奏。

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的人要特别提倡做一个有24节气的人。

每到冬至春分时候,你要想一想自己这一天,想一想我这半个月怎么样,我的生长怎么样,想一想停一停,这样你会有一个内心深处的一个节律。

中国文化特别重要的一个中心概念,一个核心概念,除了人以外,我觉得就是节,有礼有节或者节制、节操、节俭,中国语里面节用的特别多,而我们今天都忘记了。

复旦大学已经去世的钟扬教授,我特别钦佩他,他就是看到了人活得不自然,大自然一点都不自然了。

西藏有30多种独有的植物,一些植物种子白白的,因为气候变暖,很多植物都没了,急了半死,然后跑到西藏,他努力收集,想起码收集2000种植物,结果收集了1000种,后来车祸去世了,他是个高端科学家,在中国3万多植物学家里面,他的排位在前100名之内。

但是他放弃了高端实验室,带着采集队去西藏,这就是甘愿做个普通人,什么院士都不申请了,这就是为自然焦虑,它会带动你的价值观,这就是我们说为什么要爱自然。

如果你当官的话,一定要做一个有四季的官,你该当春官就当春官,该当夏官就当夏官,该当秋官该当秋官。

朱洞来到长沙,发现当地民风野蛮,看到有一个地方废墟,原来是道家的道场废掉了,他想想要搞教育,于是搞了个岳麓书院。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大学问家,但是他是个“春官”,多种树为后代留点文化的种子,结果现在变成了千年学府,后来朱熹什么都到这来,这就是“春官”,自己看不到,但是留给后人。我们今天的人太缺乏这种春天播种的精神,都是急着收,都想马上做一个“冬官”,赶快收回来,急啊。真的爱自然,做普通人,爱自然,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爱生命。

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

什么叫珍惜自己?

你是很特别的,你跟别人是不一样的,不管从生物学上,还是从你的原生家庭、你的成长历程上来看,你都是跟别人不一样的。

很多人被磨平了,变得跟别人千篇一律了,没价值了。

下面的时代是需要高度的创造精神,从小失去了自我,将来你凭什么去创造?

为什么我们中国动漫现在不如人意,因为我们强调从幼儿园开始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分数第一工作之后绩优第一,这时候你的生命你自己真实的生命到哪去了?

约翰·多恩在1623年欧洲大文艺时期做布道,他说“没有人是独自存在的岛屿,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这话说得很好,你首先要说是大地的一部分,不然你什么都不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是虚漂的,价值的基础都没有。

什么叫大地?土地的逻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土种什么东西,一个人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特质来,自己是个什么特质,就过成什么样子。

桃花就是桃花,我们很多人是个桃花,却硬是要长成一个梨花,或者长成个椰子树,一生奋斗,不知道自己是谁。很多父母亲也是,我每年去招生,父母带着孩子来了,都是很优秀的学生。

我们招的都是文科,在全新疆22万考生里边,起码是文科前35名之内的,理科都是前60名之内的,很优秀。但父母来了,一句话,文科考经管,因为以后收入高,那孩子是什么特质,喜欢什么,没人管,就这样。

所以人活着就是一个模子,精神人口太少了。

我很喜欢村上春树,他相信自己,相信奇迹,敢于想象自己今后活出什么样子。

还有梵高,就是很简单,热爱太阳,画画就是要画出耀眼的光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评论家评论:“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第三点,就是爱人类。

爱人类,才会拥有中产化社会的社会情感。才能看到人类的苦难,找到自己一生的事业。

我们爱人类,不是因为人类美好,我们爱他,而是人类存在那么多问题,我们怀着正义之心去看待问题,然后你去爱,才能看到人类的苦难,有焦虑,才能找到自己一生的事业。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获得不了公正的一种生活,因为我们心里有焦虑,我们才会去奋斗,你个人可以选择奋斗,也可以不奋斗,很容易放弃,也很容易去争取。但是你有一份人间情怀,那就大不一样。

所以普通人就是要有一种对于世界的,对人类的一种深切的亲情。

比如发明电影的卢米埃尔兄弟,他们为什么要发明电影?因为对人类有价值。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的“印度沙龙”。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工厂大门》、《拆墙》、《婴儿喝汤》、《火车到站》。

这对满心好奇的双胞胎,最大的幸福,是想知道世界需要什么,自己又能做到什么。做一件心里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儿,是他们的人生向往。

所以我们说做一个普通人不容易。

我们作为优秀的普通人一定是努力的创造,然后努力的按照自己的本心去生活,要做到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一个最好的要求。

如何优秀?

核心问题是既普通,但是优秀,优秀不是出人头地,而是我们把它做到最好。

这个女孩子,是我在西藏遇到的,研究生毕业了,也不去争什么,就跑到西藏看看别人怎么生活,然后跟牧民在一起,给自己一个就是隔离,去了解自己,做一个间断了解自己,这就是普通人,她想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

所以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恐惧,在这个世界,我们很多人是被恐惧压倒的,怕困难。

其实我们普通人面对生活,更像是愚公移山,有那么多困难,但是我们一天一天的去面对,一步一步地做事情,你能够过去,这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去做那些可能没有人做过的一些空白的领域的事,或者说别人做过,但是失败了的事情;

我们去试一试,试一试不见得能成功,但是你的人生过程不一样,你打开的东西不一样,我们真正一个普通人就是要做到打开了一个新东西,如果你讲终点讲成功讲成败你就失败了。

这就是普通人精神,要获得我们真实的这么一个人生。

实际上所有的那些优秀的人,实际上他们都很普通,但是他们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说勃朗特三姐妹,写《简爱》、《呼啸山庄》,她们爱这个东西,而不是要去跟别人比。

很多人问选择“普通”是不是选择“躺平”,不是的,“普通”不是“躺平”,而是一种积极,是一种思考,是一种热爱。

所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说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先做普通人,同时我们要努力的让自己优秀。